APP下载

工笔何以当代

2014-10-21于晓平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当代工笔传承

摘 要:工笔是国画中的一个技法分类,工笔画作为中国画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的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当今画坛,中国画的发展以及价值取向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与油画和版画相继走在前沿的境况相比,中国画相对滞后。工笔如何当代化的问题尤其是怎么在继承国画精髓基础上使工笔跟上时代步伐就显得尤为尖锐了。

关键词:工笔;当代;意识;创新;传承

北宋韩拙《山水纯全集》有“有巧密而精细者”[1]之说,工笔画作在经历了唐宋高峰之后,随着宋末元初的文人画兴起而逐渐式微,在当今画坛里,国画工笔已经强势复出,但是想要达到崭新的高度,道路还很崎岖,作为国画工笔现在面临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保存国画精髓的情况下当代化。

工笔画发展至今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死亡,但是创新不意味着哗众取宠,舍本逐末,现在很多所谓的当代艺术家,特别是工笔方面,很多艺术家都刻意模仿,追求一些表面的浮华,甚至哗众取宠的形式,逐渐偏离了国画的精神,工笔画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传承的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即合理”,虽然万事都不能这样绝对,但是工笔存在至今也是有他的道理的,精髓还是需要保留的。

我认为工笔的当代创新,不在于形式,也不在于材料,而是在于思想。当代存在的着很多“所谓”的当代艺术,就是一种“伪”当代,一种在当代风气下得赤裸裸的“伪装”,只求形式,一味求“新”,乍得一看确实很“当代”,如果细细品味却与‘当代大相径庭,所以工笔的当代化需要的是中国文化的核,和当代化意识的肉 ,这样才能更加丰满和具有说服力,工笔才能当代化。

工笔画的发展、兴盛

对于工笔画发展史的细致入微的研究和反思,更有利于我们的对于工笔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以及对于工笔画的当代化以及工笔“当代”意识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工笔画所体现的“当代”意识及发展方向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工笔一词最早明确出现是在清代的画史画论里,但是工笔画的历史要远远比他的名称的出现要久远的多,如果探讨工笔画的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由此可见他对中国绘画和文化的意义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虽然《宣和画谱》里有“河出图洛出书”[2]的说法,被认为是绘画起源说之一,但是无证可考,其他史料里也有记载过其他有关远古先秦时期的绘画相关内容,但是并无画作遗传,也就没法佐证。最早有据可考的工笔画应该要算是战国的《人物御龙图》和《人物龙凤图》,技法简单,颜色也不算丰富,但是其勾线,平涂,局部渲染足以可见工笔画的雏形了。唐代和宋代可谓是工笔画急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工笔画成就卓著,画家涌现,盛极一时。

《周易》中有亢龙有悔一卦,讲的就是盛极必衰,也许是因为工笔画确实太过鼎盛,这就为工笔画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宋代后期开始文人画逐渐兴起,从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到苏轼的画作的文人画,如果抛开当代人思维和后世画论、画评对于文人画的评价,客观上可以说宋代文人画兴起也是对国画创新的一种探索,工笔画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如果不求变化,一味固守也是不行的,文人对于国画的这种探索在那个时代来说也应该算是国画思想的当代化了吧,但是这对于工笔画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工笔画至此以后逐渐式微,从此开始中国画进入了一条腿走路的时代,文人画成为正统,而工笔画被逐渐削弱,地位急转直下从而被认为定为工匠画,特别是董其昌的南北宗论的提出更加强化的这一思想,加剧了工笔画的衰落,一直到近代这种情况才得到缓解。

近代工笔画的复苏及当代化

中国工笔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画中一门最古老、最具特色和最有发展潜力的画种。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时代要求中国工笔画不断创新,不断的从优秀的传统和当今世界的多种文化艺术中吸取有益成分,在借鉴的基础上,走自己独特的创新之路。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个性,继承优秀的传统,植根于自己民族的土壤中,用新的绘画观念和语言为现代工笔画闯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

不论是哪种类型流派都是要以国画的精髓和中国文化为中心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工笔而言,线和渲染是工笔的两大特征之一,个人认为这两个特征还是不可偏废,随着时代发展,颜料工具都在变革,在技法和工具、颜料不断演变创新的今天,更大的变革是意识和思想,再传统的工具和颜料、甚至是技法都可以画出当代的效果、这才是工笔当代化的核心、在追求创新的今天、很多人打着工笔当代化的旗号、一味猎奇、求异,完全忽略了工笔画甚至是国画的核心、形成了一批伪现代、恶趣味的东西。每个时代的创新都是建立在思想指导的基础上,尚若被材料、工具所牵制甚至反噬、那只能说是艺术家的悲哀了,不论是工具、技法、颜料还是其他的外在都是为了反映思想、以精神为寄托的。

工笔的当代化意识,这是画家所最应该具有的、并不是说你用了最前卫的材料、借鉴了最前卫的什么思想你画出来的就是当代工笔、这就好比一个清代的人穿着一套西服、一出口就是之乎者也,怎么看都是不伦不类。

艺术需要创新,形式需要发展,无论怎么变,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思想,而这种思想是兼具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是由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思想文化现状决定并体现出来的,这才是中国的艺术、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中国的艺术才会蓬勃发展,才是真正的工笔当代化之路。

注释:

[1]出自北宋韩拙的《山水纯全集》,全句是“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前者指写意,后半句就是所说的是工笔。

[2]《宣和画谱》北宋宣和(1119~1125)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的著录著作。“河出图洛出书”的意思是龙马跃出黄河,身负河图;神龟浮出洛水,背呈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绘制了八卦,这也被称为绘画起源说之一。

参考文献:

[1]沈鹏、陈履生编《美术论集》第四集中国画讨论专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2]李伟铭等编《中国美术研究》,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3]叶华.论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性.[J]《美术观察》,2004年第9期

[4]胡建锋/胡泊.中国工笔花鸟画“藏”境所形成的审美延续性[J],《美术研究》,2007年第1期

[5]卢晓波.论工笔人物画艺术语言创新[J].,《美术大观》,2007年第1期

[6]陈池瑜《现代中国画的传统与变革》[J].社会科学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 2 月第 8 期第 2 卷

作者简介:于晓平,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猜你喜欢

当代工笔传承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中国中产阶级音乐的人文观察
论当代女摄影师作品中的个人视角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