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管齐下,让地理课“活起来”

2014-10-21林学文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课堂气氛教学方法

林学文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就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一、 转变观念,师生平等

在素质教育这个大背景下,地理教育工作者已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课本知识而忽略课外知识,也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不能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然的话,就算让学生把课本上的考试内容读了一遍又一遍,教学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对此,我们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切实根据实际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贯彻教学大纲要求,密切联系社会和家庭,同时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学习、掌握、探究新的教学手段。

长期以来,广大地理教师常常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只顾“填鸭式”教学,而忽略了学生对于活跃的课堂气氛的渴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下,学生往往会对地理课产生厌恶心理,学习效率自然也就难以提高。在生活中,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角色,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这对于完成教学目标十分重要。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角色应是“导演”,而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才是地理课堂这个舞台的表演者。只有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畅所欲言,教师在旁引导辅助,师生关系融洽和睦,才能达到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学生兴趣被激发并长时间维持的效果。

二、 教法灵活多变,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新时代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十分喜爱,而对陈旧的事物则提不起兴趣。同样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难以适用于他们。在地理课堂上,不时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课堂刚开始时,学生还能专心听讲,但不久之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逐渐出现开小差、私下讲话,甚至睡觉等现象,而讲台上的教师还在滔滔不绝。显然,这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心理学研究发现,课堂教学气氛是课堂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结合的表现。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下,学生自信心的增强通常是通过多次成功所引发的,这能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学生学好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另一方面,二次成功的推进可能来源于前一次成功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加强营造课堂气氛的力度。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在一个开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中投入学习,教师应尽可能地用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充满诱惑或悬念的语言来讲授课文,并配以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情来进行课堂教学。

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地理教师应大胆创新、钻研教材,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自我需要、兴趣和情感因素,以饱满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把抽象的概念叙述得栩栩如生,把地理事物的存在与产生过程生动地讲述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萌发求知动机,获得情感的满足,进而利用情感的力量来使学习深入和持久。

三、 开展课内外活动,拓展学生知识面

地理教科书上的知识很多,但与学生联系密切的知识却不多。试想,一个班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够去异国旅游,有多少人能领略完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光。因此,教师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效。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问举例,给学生讲授家乡的地理风貌、经济区分布规律等,学生的知识面就会随之拓宽。另外,将家乡的地理特征与其他地区作比较,既能提高学生分析、辨别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地理教师还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小组辩论赛、就某个论点开展讨论、举行地理小知识抢答活动、举办辨图比赛等等。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精彩的教学过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学习地理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在协作中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各项能力。

总而言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广大地理教师能贯彻教学大纲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切实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技能水平,积极开拓新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同时不忘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将不再是难事。

(责任编辑袁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课堂气氛教学方法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