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37例
2014-10-21岑宝盈曲崇正
岑宝盈 曲崇正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针灸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温针灸结合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采取电针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治疗组采取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肩部功能,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推拿;温针灸;肩周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57-02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关节囊、肌腱、韧带、滑囊、周围肌肉等软组织退变、损伤引发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囊病变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疾病,50岁左右的人群发生率较高,由此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1]。肩周炎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是主要治疗内容[2]。本院对推拿配合温针灸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74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通过X线检查为阴性,病程较长患者可以见骨质疏松症状;肩周疼痛,夜间较重,因天气变化或者是劳累引发;肩部肌肉发生萎缩现象,肩外侧、肩前、肩后有压痛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出现“扛肩”现象。本组患者其中男28例,女46例,最小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71岁,最短病程为4 d,最长病程为1 a。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2组患者的年龄、体征、职业、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按照患者肩部压痛部位,选取患侧阿是穴、肩贞穴、肩前穴、阳陵泉、肩髃穴,如患者上臂痛可以加刺曲池穴、臂臑穴,如患者肩胛痛可以加刺天宗穴、曲桓穴。使患者取健侧卧位,进行局部消毒后,使用0.35 mm×50 mm不锈钢针灸针进行皮下刺入,提插捻转,采用平补平泻方法进行中度刺激。留针时在针尾连接D8606-Ⅱ电针仪,使用疏密波,按照患者的适应度进行强度调整。留针30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天开始下一疗程。治疗组患者采取推拿联合温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温针灸的针刺取穴与对照组一致,留针后将长度为1~1.5 cm的艾条套在针柄处,艾条下端距离患者皮肤4 cm左右,在艾条顶端点燃,等其燃尽自灭后去除灰烬,拔针。为了避免出现患者表皮以外烫伤现象,可以在针柄处套入一块中间有圆的硬纸板进行隔离,留针30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 d开始下个疗程。推拿法手法:①揉捏法。要求患者端坐,双手自然下垂,放松,将患肩露出。医生位于患者患肩处,使用指腹或者是掌心贴在患者肩部皮肤上,轻揉3~5 min,使用拇指对肩井穴、天宗穴、肩髃穴进行各1 min点按,使用拇指、食指、中指对患肩的肩部痛筋和三角肌束进行对握,使患者肩部的疼痛感和胀麻感得到消除;②展筋旋转法。医生使用一只手掌按压患者,另一只手将患者的患肢握住,缓慢的进行内收、后伸、外展牵拉、内旋等上举活动,在位于患者面前,一只手按压患肩,一只手托住患肢肘部进行5次耸肩活动,使患者的患臂抬起与肩齐平,进行肩关节旋转动作;③抖动法。医生位于患者患侧,两只手掌对患者的鱼际进行紧握,使患者的患肢呈外展状态,轻轻的抖动患肢1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 d后进行下个疗程。
1.3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经过3疗程治疗后,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肩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肩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肩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的到改善或者是加重,肩部功能没有得到好转。
3讨论
肩周炎在我国中医治疗理论中认为是由外感风寒湿邪、劳损、气血不足导致的经络阻滞、经脉不通、气血瘀滞现象,治疗的关键是进行散寒除湿、温通经脉,使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针刀、中药内服外敷、艾灸、针灸、推拿等,其中以针灸治疗方法最为显著。温针灸是指针灸和艾灸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等效果,推拿可以直接针对发病部位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使患病部位气血通畅等效果,且副作用较小,早期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症状加重,预防复发[4]。针刺阿是穴、肩贞穴、肩前穴、肩髃穴可以达到祛风散寒、疏经通络的效果[5]。温针灸是利用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通过针体将温度传达到肌肉深处,达到化瘀通络、温阳驱寒的效果,使患者的患肩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得到促进,使炎性反应得到吸收和消散,使关节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在温针灸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环得到促进,使患肩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能够有效的对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水荣.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镇痛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8,24(2):10-11.
[2]唐巍东.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91-94.
[3]ZY/T001.1~001.0-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4]刘铭.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I临床疗效观察72例[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3):15-16.
[5]张希军,庞向臻.推拿温针配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9):65-66.
(收稿日期:2014-04-30)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针灸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温针灸结合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采取电针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治疗组采取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肩部功能,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推拿;温针灸;肩周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57-02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关节囊、肌腱、韧带、滑囊、周围肌肉等软组织退变、损伤引发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囊病变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疾病,50岁左右的人群发生率较高,由此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1]。肩周炎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是主要治疗内容[2]。本院对推拿配合温针灸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74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通过X线检查为阴性,病程较长患者可以见骨质疏松症状;肩周疼痛,夜间较重,因天气变化或者是劳累引发;肩部肌肉发生萎缩现象,肩外侧、肩前、肩后有压痛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出现“扛肩”现象。本组患者其中男28例,女46例,最小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71岁,最短病程为4 d,最长病程为1 a。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2组患者的年龄、体征、职业、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按照患者肩部压痛部位,选取患侧阿是穴、肩贞穴、肩前穴、阳陵泉、肩髃穴,如患者上臂痛可以加刺曲池穴、臂臑穴,如患者肩胛痛可以加刺天宗穴、曲桓穴。使患者取健侧卧位,进行局部消毒后,使用0.35 mm×50 mm不锈钢针灸针进行皮下刺入,提插捻转,采用平补平泻方法进行中度刺激。留针时在针尾连接D8606-Ⅱ电针仪,使用疏密波,按照患者的适应度进行强度调整。留针30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天开始下一疗程。治疗组患者采取推拿联合温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温针灸的针刺取穴与对照组一致,留针后将长度为1~1.5 cm的艾条套在针柄处,艾条下端距离患者皮肤4 cm左右,在艾条顶端点燃,等其燃尽自灭后去除灰烬,拔针。为了避免出现患者表皮以外烫伤现象,可以在针柄处套入一块中间有圆的硬纸板进行隔离,留针30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 d开始下个疗程。推拿法手法:①揉捏法。要求患者端坐,双手自然下垂,放松,将患肩露出。医生位于患者患肩处,使用指腹或者是掌心贴在患者肩部皮肤上,轻揉3~5 min,使用拇指对肩井穴、天宗穴、肩髃穴进行各1 min点按,使用拇指、食指、中指对患肩的肩部痛筋和三角肌束进行对握,使患者肩部的疼痛感和胀麻感得到消除;②展筋旋转法。医生使用一只手掌按压患者,另一只手将患者的患肢握住,缓慢的进行内收、后伸、外展牵拉、内旋等上举活动,在位于患者面前,一只手按压患肩,一只手托住患肢肘部进行5次耸肩活动,使患者的患臂抬起与肩齐平,进行肩关节旋转动作;③抖动法。医生位于患者患侧,两只手掌对患者的鱼际进行紧握,使患者的患肢呈外展状态,轻轻的抖动患肢1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 d后进行下个疗程。
1.3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经过3疗程治疗后,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肩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肩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肩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的到改善或者是加重,肩部功能没有得到好转。
3讨论
肩周炎在我国中医治疗理论中认为是由外感风寒湿邪、劳损、气血不足导致的经络阻滞、经脉不通、气血瘀滞现象,治疗的关键是进行散寒除湿、温通经脉,使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针刀、中药内服外敷、艾灸、针灸、推拿等,其中以针灸治疗方法最为显著。温针灸是指针灸和艾灸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等效果,推拿可以直接针对发病部位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使患病部位气血通畅等效果,且副作用较小,早期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症状加重,预防复发[4]。针刺阿是穴、肩贞穴、肩前穴、肩髃穴可以达到祛风散寒、疏经通络的效果[5]。温针灸是利用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通过针体将温度传达到肌肉深处,达到化瘀通络、温阳驱寒的效果,使患者的患肩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得到促进,使炎性反应得到吸收和消散,使关节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在温针灸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环得到促进,使患肩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能够有效的对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水荣.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镇痛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8,24(2):10-11.
[2]唐巍东.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91-94.
[3]ZY/T001.1~001.0-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4]刘铭.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I临床疗效观察72例[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3):15-16.
[5]张希军,庞向臻.推拿温针配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9):65-66.
(收稿日期:2014-04-30)
摘要:目的探讨推拿配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针灸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温针灸结合推拿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采取电针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9%,治疗组采取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59%,治疗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改善肩部功能,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推拿;温针灸;肩周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57-02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关节囊、肌腱、韧带、滑囊、周围肌肉等软组织退变、损伤引发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和关节囊病变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疾病,50岁左右的人群发生率较高,由此肩周炎又被称为“五十肩”[1]。肩周炎对患者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临床的治疗中促进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是主要治疗内容[2]。本院对推拿配合温针灸方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肩周炎患者74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通过X线检查为阴性,病程较长患者可以见骨质疏松症状;肩周疼痛,夜间较重,因天气变化或者是劳累引发;肩部肌肉发生萎缩现象,肩外侧、肩前、肩后有压痛感,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出现“扛肩”现象。本组患者其中男28例,女46例,最小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71岁,最短病程为4 d,最长病程为1 a。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2组患者的年龄、体征、职业、病程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按照患者肩部压痛部位,选取患侧阿是穴、肩贞穴、肩前穴、阳陵泉、肩髃穴,如患者上臂痛可以加刺曲池穴、臂臑穴,如患者肩胛痛可以加刺天宗穴、曲桓穴。使患者取健侧卧位,进行局部消毒后,使用0.35 mm×50 mm不锈钢针灸针进行皮下刺入,提插捻转,采用平补平泻方法进行中度刺激。留针时在针尾连接D8606-Ⅱ电针仪,使用疏密波,按照患者的适应度进行强度调整。留针30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天开始下一疗程。治疗组患者采取推拿联合温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温针灸的针刺取穴与对照组一致,留针后将长度为1~1.5 cm的艾条套在针柄处,艾条下端距离患者皮肤4 cm左右,在艾条顶端点燃,等其燃尽自灭后去除灰烬,拔针。为了避免出现患者表皮以外烫伤现象,可以在针柄处套入一块中间有圆的硬纸板进行隔离,留针30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 d开始下个疗程。推拿法手法:①揉捏法。要求患者端坐,双手自然下垂,放松,将患肩露出。医生位于患者患肩处,使用指腹或者是掌心贴在患者肩部皮肤上,轻揉3~5 min,使用拇指对肩井穴、天宗穴、肩髃穴进行各1 min点按,使用拇指、食指、中指对患肩的肩部痛筋和三角肌束进行对握,使患者肩部的疼痛感和胀麻感得到消除;②展筋旋转法。医生使用一只手掌按压患者,另一只手将患者的患肢握住,缓慢的进行内收、后伸、外展牵拉、内旋等上举活动,在位于患者面前,一只手按压患肩,一只手托住患肢肘部进行5次耸肩活动,使患者的患臂抬起与肩齐平,进行肩关节旋转动作;③抖动法。医生位于患者患侧,两只手掌对患者的鱼际进行紧握,使患者的患肢呈外展状态,轻轻的抖动患肢1 min。每日进行1次,10 d为1疗程,疗程间歇2~3 d后进行下个疗程。
1.3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经过3疗程治疗后,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肩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肩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肩部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的到改善或者是加重,肩部功能没有得到好转。
3讨论
肩周炎在我国中医治疗理论中认为是由外感风寒湿邪、劳损、气血不足导致的经络阻滞、经脉不通、气血瘀滞现象,治疗的关键是进行散寒除湿、温通经脉,使肩关节的运动功能得到恢复。中医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针刀、中药内服外敷、艾灸、针灸、推拿等,其中以针灸治疗方法最为显著。温针灸是指针灸和艾灸结合的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等效果,推拿可以直接针对发病部位进行治疗,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使患病部位气血通畅等效果,且副作用较小,早期进行治疗可以防止症状加重,预防复发[4]。针刺阿是穴、肩贞穴、肩前穴、肩髃穴可以达到祛风散寒、疏经通络的效果[5]。温针灸是利用艾条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通过针体将温度传达到肌肉深处,达到化瘀通络、温阳驱寒的效果,使患者的患肩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新陈代谢得到促进,使炎性反应得到吸收和消散,使关节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在温针灸的基础上联合推拿方法,可以使血液循环得到促进,使患肩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能够有效的对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水荣.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镇痛研究[J].按摩与导引,2008,24(2):10-11.
[2]唐巍东.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2):91-94.
[3]ZY/T001.1~001.0-94.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
[4]刘铭.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I临床疗效观察72例[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3):15-16.
[5]张希军,庞向臻.推拿温针配合肩关节腔注射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9):65-66.
(收稿日期:201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