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0例临床观察
2014-10-21沈大政
沈大政
关键词:疏肝和胃法;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34-01
胃炎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肠胃疾病,这种疾病有多种类型,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但是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较大影响,本病反复发作可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可能进展成胃癌。为此本文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患者40例均符合BRG的诊断标准[1],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年龄为(38.5±3.5)岁;病程3个月~8 a。观察组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39.0±4.0)岁;病程3.5个月~9 a。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胃痛、呕吐、泛酸、口苦、嘈杂、饥不欲食,食后胃胀等,并进行胃镜检查,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2]。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吗丁啉、奥美拉唑治疗,其中吗丁啉10 mg,3次/d,奥美拉唑20 mg,2次/d,口服,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胃镜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处方:柴胡15 g,白芍15 g,丹参12 g,黄连6 g,甘草15 g,枳壳10 g,旋复花15 g,木香10 g。伴有脾虚,其加黄芪15 g,白术15 g;伴有阴虚,加沙参15 g,石斛15 g;恶心呕吐增加竹茹10 g,生姜15 g。每日1剂早中晚3次服用,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胃镜检查。患者在治疗期间,以清淡食物为主,禁忌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1.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进行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或者减少,胃黏膜恢复正常或者是得到明显的改善;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胃镜检查胆汁反流减少,胃黏膜炎症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进行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的改善,进行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没有减轻。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的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3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肠胃疾病,这种疾病的产生多因幽门功能紊乱、胆胃功能出现障碍、肠胃压发生变化所致。从中医学上进行分析,这种肠胃疾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胃痛、神疲乏力、呕吐、恶心等。从中医证候上进行研究,这种疾病多为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肝胃不和[3]。
自拟中药方以基本方为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当的化裁,进行对症治疗。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壳可以起到除胀的作用,两者合用配方,调理肝胃、顺气消胀。其中旋复花降逆止呕,白芍柔肝解痉止痛,黄连具有清热的作用,用丹参、木香活血化瘀,将甘草和白芍联用可以止痛[4]。疏肝和胃法治疗药物中的成分均有各自的功效,不仅可以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还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调整,健脾、养胃、护肝等。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来看,中药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4.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8.
[3]张建波.疏肝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J].陕西中医,2010,31(6):686-687.
[4]哲剑虹.疏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11):1614-1615.
(收稿日期:2014-04-10)
关键词:疏肝和胃法;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34-01
胃炎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肠胃疾病,这种疾病有多种类型,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但是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较大影响,本病反复发作可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可能进展成胃癌。为此本文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患者40例均符合BRG的诊断标准[1],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年龄为(38.5±3.5)岁;病程3个月~8 a。观察组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39.0±4.0)岁;病程3.5个月~9 a。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胃痛、呕吐、泛酸、口苦、嘈杂、饥不欲食,食后胃胀等,并进行胃镜检查,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2]。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吗丁啉、奥美拉唑治疗,其中吗丁啉10 mg,3次/d,奥美拉唑20 mg,2次/d,口服,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胃镜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处方:柴胡15 g,白芍15 g,丹参12 g,黄连6 g,甘草15 g,枳壳10 g,旋复花15 g,木香10 g。伴有脾虚,其加黄芪15 g,白术15 g;伴有阴虚,加沙参15 g,石斛15 g;恶心呕吐增加竹茹10 g,生姜15 g。每日1剂早中晚3次服用,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胃镜检查。患者在治疗期间,以清淡食物为主,禁忌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1.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进行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或者减少,胃黏膜恢复正常或者是得到明显的改善;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胃镜检查胆汁反流减少,胃黏膜炎症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进行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的改善,进行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没有减轻。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的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3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肠胃疾病,这种疾病的产生多因幽门功能紊乱、胆胃功能出现障碍、肠胃压发生变化所致。从中医学上进行分析,这种肠胃疾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胃痛、神疲乏力、呕吐、恶心等。从中医证候上进行研究,这种疾病多为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肝胃不和[3]。
自拟中药方以基本方为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当的化裁,进行对症治疗。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壳可以起到除胀的作用,两者合用配方,调理肝胃、顺气消胀。其中旋复花降逆止呕,白芍柔肝解痉止痛,黄连具有清热的作用,用丹参、木香活血化瘀,将甘草和白芍联用可以止痛[4]。疏肝和胃法治疗药物中的成分均有各自的功效,不仅可以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还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调整,健脾、养胃、护肝等。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来看,中药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4.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8.
[3]张建波.疏肝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J].陕西中医,2010,31(6):686-687.
[4]哲剑虹.疏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11):1614-1615.
(收稿日期:2014-04-10)
关键词:疏肝和胃法;反流性胃炎;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34-01
胃炎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肠胃疾病,这种疾病有多种类型,其中胆汁反流性胃炎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但是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会产生较大影响,本病反复发作可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可能进展成胃癌。为此本文针对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的患者40例均符合BRG的诊断标准[1],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年龄为(38.5±3.5)岁;病程3个月~8 a。观察组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年龄(39.0±4.0)岁;病程3.5个月~9 a。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胃痛、呕吐、泛酸、口苦、嘈杂、饥不欲食,食后胃胀等,并进行胃镜检查,中医辨证为肝胃不和证[2]。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吗丁啉、奥美拉唑治疗,其中吗丁啉10 mg,3次/d,奥美拉唑20 mg,2次/d,口服,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胃镜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处方:柴胡15 g,白芍15 g,丹参12 g,黄连6 g,甘草15 g,枳壳10 g,旋复花15 g,木香10 g。伴有脾虚,其加黄芪15 g,白术15 g;伴有阴虚,加沙参15 g,石斛15 g;恶心呕吐增加竹茹10 g,生姜15 g。每日1剂早中晚3次服用,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完成治疗后,对患者胃镜检查。患者在治疗期间,以清淡食物为主,禁忌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1.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进行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消失或者减少,胃黏膜恢复正常或者是得到明显的改善;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好转,胃镜检查胆汁反流减少,胃黏膜炎症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进行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有所减轻;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的改善,进行胃镜检查,胃黏膜炎症没有减轻。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的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3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肠胃疾病,这种疾病的产生多因幽门功能紊乱、胆胃功能出现障碍、肠胃压发生变化所致。从中医学上进行分析,这种肠胃疾病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的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胃痛、神疲乏力、呕吐、恶心等。从中医证候上进行研究,这种疾病多为肝胃郁热、胃阴不足、肝胃不和[3]。
自拟中药方以基本方为主,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适当的化裁,进行对症治疗。方中柴胡疏肝理气,枳壳可以起到除胀的作用,两者合用配方,调理肝胃、顺气消胀。其中旋复花降逆止呕,白芍柔肝解痉止痛,黄连具有清热的作用,用丹参、木香活血化瘀,将甘草和白芍联用可以止痛[4]。疏肝和胃法治疗药物中的成分均有各自的功效,不仅可以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还可以对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调整,健脾、养胃、护肝等。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来看,中药疏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较好,无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可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06,11(11):674-684.
[2]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8.
[3]张建波.疏肝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0例[J].陕西中医,2010,31(6):686-687.
[4]哲剑虹.疏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11):1614-1615.
(收稿日期:201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