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烹饪专业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2014-10-20谢丰
谢丰
一、研究的原因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不仅体现在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应用文的阅读与写作的内容,更明显地体现在其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强调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要“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
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作中常常要与主管领导、顾客进行交流,这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就会比较高。在体现职业学校办学效益的指标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出口顺畅”。中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直接影响到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绝大多数中职毕业生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但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既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中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多年的口语交际课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许多制约口语交际课程发展的“瓶颈”因素以及教学上亟待改进的环节。例如某教师在讲授《即席发言》时,从精彩、深情的导入,到观看《诸葛亮舌战群儒》视频,再到讲解即席发言的各个要点,还不忘列举几个精彩的实例。当教师已把即席发言的理论讲得一清二楚,该轮到学生实践时,却发现学生面面相觑或低头不语,谁也不愿主动上讲台做示范训练,被点名后即使不情愿但也上了讲台的,也是随便应付几句就赶快“溜之大吉”,无奈教师只好又唱起“独角戏”。
又如某教师在口语课上指导学生演讲训练。刚开始学生非常积极,但两个月过后,这位教师就明显感觉到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没了,除了个别学生仍愿意配合教师外,不少学生到了训练时不是伏台睡觉,就是在玩手机。教师更无奈,每次训练只能反复点几位学生“撑场面”,全班口语训练变成个别学生的训练。对此学生也满肚牢骚:老是那几个话题,听都听厌了,都是那几个普通话说得好点的同学训练,其他人能不产生抵触情绪吗?
二、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学生的需要是很实际的。烹饪专业的学生工作需要经常接受领导、客人的咨询,所以经常要训练询答口才;需要训练说服口才、辩论口才、推销口才等,这些能力的提升需要专业的口语交际训练,而不是简单的口头作文或者是演讲训练就能解决的。潜意识中,口语交际教学仍依附于语文课阅读写作教学系统中,教师往往根据读写教学的需要来取舍,导致口语交际训练的课时得不到保障。最后,因为没有明确细化的目标、严谨的实施步骤、渐进的训练顺序及相应的测评方法,使得教学无所适从,随意性很强。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改进、完善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在烹饪专业口语交际教学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抓好三项基础训练、建构口语交际分阶段教学法的内容和策略。从理论的层面对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关键还是要真正、扎实地把口语交际教学任务落实到教学工作中,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为学生将来的职场生涯做准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中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改进策略
口语交际教学最终的目标当然是学生拥有良好的交际能力和个人修养,而什么方式最有效?这就要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分阶段完成的目标体系,根据不同阶段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全局上又能融为一体。结合烹饪专业的特点,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我们的阶段性目标设置应该是“先易后难,先理后言,先合后分,先说后辩”等特点。
1.抓好三项基础训练——普通话训练、朗读训练和演讲训练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是否需要进行普通话语音的辨正与训练呢?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的,口语交际过程中人要用有声语言实现信息传递。说话人必须语音准确且清晰,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听者的理解是否正确,使用方言或带有严重方言口音的普通话会大大影响表达的效果。实际上,人与人之间语音差别很大,语音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特别是在方言区的学生方言较重,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语音训练。以《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口语教程》为依据,重点放在读上。
朗读是培养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有效途径,也是练习口语的有效形式。同时,朗读还可以增加词汇和句式的储备,培养敏锐的语感。在训练时教师应在学生朗读前,重视读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确朗读要求,诸如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通过这些显性的要求,使学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能力的培养过程要求学生预先写出演讲稿,上台后可以看稿子,但必须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再到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最好学生需具有即兴演讲的能力,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离不开打好基础。同时根据口语交际教学的规律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们不妨大胆尝试采用分阶段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方法。
2.建构口语交际阶段性教学——“敢言”阶段
“敢言”其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阐明抑制“口才”发挥的心理障碍及清理方法,着重帮助学生解决在大庭广众之下从容讲话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尤其是自卑和怯场问题,树立学生在众目睽睽的环境中敢讲敢说的信心和胆量。
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基本的口语技能。以参与口语活动为主,通过浸润式的学习活动获得口语交际行为的基本语感,并养成用口语表达思想的习惯;训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普通话训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安排教学活动,同时结合语文教学特点,多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找到新的学习动力,进而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动机。endprint
比如,改口头作文为关键词串词式的作文,既保留了普通话训练中的口头作文的痕迹,在训练时强调说清说准普通话,这类似于普通话测试中的朗读能力的测试,但也有所创新。比如为了更适应学生将来求职面试的需要,要求学生必须能自如地进行自我介绍或者是与语文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训练时加入语文基础知识问答的内容。这些内容基本切合中职学生今后的职业需要。绝大多数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需要进入社会,在他们求职的过程中,需要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所以如“自我介绍”部分的测试就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不少学生通过训练、考试,再经过教师的点评,都能克服胆小、言语思路混乱、语言含糊不清的毛病。学生在这些练习中, 仿佛身临其境、心感其情、思维活跃、热情高涨。不仅可锻炼口才, 而且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理论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一般说来这个阶段大部分的学生是害怕训练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要注意唤起他们的自信与勇气。特别是对那些还未迈出“第一步”的学生,更要注意鼓励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锻炼自己,不让他们“站在岸边看别人游泳”,因为只有下了水才能学会游泳,只有通过当众说话才能克服害怕当众说话的心理,培养起学生大声说话的胆量。
3.建构口语交际阶段性教学——“喜言”和“善言”阶段
“喜言” 的主要任务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从“别人要我讲”向“我要讲”过渡。“善”指善于、擅长,即有“做好或处理好某事的才能或技巧”之意。“善言”其主要任务是教师着重帮助学生提升驾驭语言能力的规范性、礼节性、说服性和技巧性水平,实现“喜言而不滥语,能言而又悦听”的目标。
设“喜言”和“善言”为第二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这个阶段强调了交际能力的互动性,主要是模拟在社会背景下参与语言交际活动。这样抽象的口语技能被引入真实交际的场景中,训练了学生在社交语境下的交际技能:辨别以文化氛围为标记的言语社区的特点并以此选择得体的语言变体、明确口语交际的规则、掌握倾听的知识。训练内容更具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例如进行概述、复述、描述和评述的训练。训练中教师可以采取设计听、说的多种情景,以利于学生在仿真情境中循序渐进有针对地进行概述、复述、描述和评述等训练,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1)概述和复述。这两种训练属于人际语言交流中的互动感知训练。概述指用简短而凝练的语言将某一文段或事件准确地概括出来。它着重在于训练和考核学生的概括能力。复述指用自己的语言将听到、看到、读到或经历过的事件理论和观点重复再现出来,它着重在于训练和考核学生的再现能力。复述也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养成思考问题并敢于张口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复述不同于单纯的背诵,它要求把记忆、思考、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其理解内容。
(2)描述和评述。描述指用描摹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将自己所经历的见闻感受和阅读过的事物加以表述。它着重于训练与考核学生生动传神的表达能力。评述指用评议的方式将自己所见、所阅读和所经历的事件加以评议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它着重于训练和考核学生确立及表明自己观点的语言能力。
修炼成“喜言”和“善言”,意味着口语交际能力中最重要的“自主性、创造性”素质的生成。为达到“自主性”和“创造性”目标,教师可采取以下几个基本的训练步骤。
①教师引导,利用典型示范与针对性的训练相结合,力求技巧、方法逐一突破。
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模拟进行听、说的口语交际实践,可采取个别、小组、全体的方式进行相互间的学习交流。
③自主实践。独立自主地进行听、说口语交际活动。通过讨论、体验、印证,归纳方法,内化理论,力求口语交际技巧的熟练运用。在课堂上的训练可以迁移拓展,引导学生运用口语技能和方法,由课内的虚拟场景到课外的真实场景(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并注意课后反馈。观察、分析学生训练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新的训练内容。同时也要认清口语交际的核心是培养人的修养,提高人的应对能力,而非片面强调认知目标。
4.建构口语交际阶段性教学——“善辩”阶段
设“善辩”为第三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这是口才教学中的关键阶段,辩才是口才的高端表达,亦是对人际语言交流中出现争论困局的应对能力。该阶段将教学重点放在参与辩论的技巧、思辨能力和语言逻辑培训上,使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从“打动人”向“说服人”升级。教师要从理论上阐明辩论技巧的构成要素和语言逻辑的主要原则,并组织学生在课堂和课后反复进行命题辩论演练。
口语训练系统中另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是思维环节,思维训练也是口语训练中的重要一步。从心理学原理看,思维与语言是紧密联系着的,语言所表达的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不敏捷、不清晰、不严密,语言的表达也就不可能流畅清楚。很难想象,一个思维迟钝且混乱的人,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将更多地体现为理想的师生谈论的形式而非现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这一飞跃表现在训练中,也许我们的口语训练不再如以前那种需教师通过点名或鼓励才能进行的可怕的过程了。实现了这一飞跃,也许我们的口语交际课程会让学生不再紧张,形式更人性化;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也将会有一个飞跃提高,至少可以使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1)赞同与反对的能力。指在谈话的过程中,针对所涉及的某一问题或明显表现出或暗示出自己赞同或反对的能力。
(2)引领与转移的能力。指在谈话过程中谈话者如何将谈话的话题从自己所不喜欢或不熟悉的内容引领或转移到自己喜欢或熟悉的领域中的能力。
(3)迎合与婉拒的能力。指在谈话的过程中,话题被其他谈话者引领进某一领域中,自己应如何迎合这一话题的能力,以及在谈话中话题涉及自己不愿答复的内容,自己应如何明确尤其是婉言回拒的能力。endprint
(4)颂扬与致歉的能力。指在谈话过程中如何合理而又不露痕迹地轻拍马屁或婉转地向对方表现出歉意的能力。
(5)反语与设疑的能力。指的是在谈话过程中面对令自己不快的事物运用夸张的方式表面应和实际挖苦,表达能力和在谈话中善于向对方提问以了解事实真相的能力。
(6)机智与幽默的能力。指在谈话过程中谈话者所体现出来的思维上的敏捷性与语言上的幽默个性。
四、结语
中职生毕业后大多即就业。他们要应付职场竞争,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而实力的形成靠零敲碎打是不行的,必须有系统性的培养、训练才能得到增强。同样,口语教学不能仅靠一两节课、一两条理论就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个飞跃。开设专门的口语交际课程,是有效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强有力保证,开设专门的系列口语交际训练课是非常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是口语交际教学最重要的环节,要达到训练目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关键之一是利用好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目前口语交际教学仍从属于语文教学的前提下,上好语文课,搭建好语文课这个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平台,在每一个课堂教学的环节中渗透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应该重视的问题。
目前口语交际教学发展时间短,尽管应引起重视,但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熟,很多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往往有无从入手之感,难以有序地设计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活动,更不知怎样有效地进行实际操作和科学评价等。总的来看,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研究大多限于经验描述性的课堂教学探讨,缺乏视阈开阔、多学科参与的深度研究。专门针对中职学校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尤其缺乏对中职学生的生活世界、口语及其交际的文化与课程价值的研究。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
打铁先要自身硬,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学识、道德、能力、心理等素质的综合体现。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完备的口语交际理论、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超的言语应用能力。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导致目前一些学校的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走过场,而不能达到真正训练能力的目的。所以许多中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更多的是在课外的“暗箱”状态下自发地、潜移默化地进行。
本文的许多构想只是个人在从事口语教学之余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其中许多想法,包括建构口语交际能力阶段性教学的设想还处在设计阶段,要顺利实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为了顺应中职学校发展的需要,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探讨必将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炎平.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张鸿荃.中国当代听说理论和听说教学[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6]刘伯奎,王燕.口才与演讲[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7]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黄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