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反思性教学
2014-10-20黄桐
黄桐
当前,广大教师往往注重反思自己的教,却忽视了反思学生的学。作为一线教师,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反思,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教师反思教
1.反思教学定位
新课程改革以来,研究课往往侧重教学定位。我认为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在教学《喂——出来》时,我根据编者的意图、教材的结构体系,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实际,分析有关主题的问题,即应该从环保还是从人性真善美的角度去立意,从而明确教学的立足点。
2.反思动态生成
师生的交流,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教学《童趣》时,一个学生把“夏蚊成雷”解释为“夏天的蚊子发出雷鸣般的叫声”。另一个学生说:“不能说是叫声,应该是蚊子飞时翅膀的摩擦声。”这是教学中我没有想到的。对于这类动态生成的问题,教师如果不做反思总结,没有应变教学的预期行为,就无法完善教学过程。
3.反思教学设计
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与教学设计往往会出现不相统一的现象。在教学《理想》时,分析了“理想”的意义,补充了丰富的材料,学生仍是云里雾里。我反思后,发现教学内容的设计只着眼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于是,我及时作了调整,降低难度,突出“基础性”,从而顺利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4.反思教学效果
即反思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情感行为是否产生预期的变化。教学《背影》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分析父亲对“我”关爱的集中体现——买橘,第二课时主要分析父亲的几句话,“我”的几次落泪。我按照这些教学目标来实施教学,但学生并没有被文中的父子深情所感动。课后,我对教学环节重新做了处理,在另一个教学班实现了预期效果。
5.反思教学资源
教学《化石吟》时,我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花费了两天的功夫制作了八张幻灯片,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情景下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理解。教学后的某一天,我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个有关化石的专题节目,认为能够更好地说明教学的意图,于是产生了将其加以运用的想法。这一课的反思,促使我拓展了教学资源的领域。
二、学生反思学
1.反思学习目标
学生首先要明白学习语文对自己的生活和发展的意义,从而树立远大的目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在学习每一课时应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法与情感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还要弄清学习本节课自己还存在哪些困难,以做好学习这节课的思想准备。
2.反思学习习惯
一位哲人说:“开始是我们创造习惯,后来是习惯制造我们。”可见,习惯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反思要落到实处,要在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方面下工夫。
如让学生反思每天的预习、复习做得怎么样。一开始,只有部分女生能比较细致地做好这些工作。对于此,不可操之过急。因为习惯不是一两天就能养成的,必然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而一旦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将终身受益。
3.反思学习态度
“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谚语无不说明了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通过学习行为的反思而发现有耕耘才会有收获。不认真学习不仅没有收获,而且学习的过程反而非常累,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认真学习。端正态度,体会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4.反思学习方法
学习成果的优劣,除了智商、学习态度等因素外,学习方法也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为通过考试而采取的学习方式有两类:一种通过记忆或寻找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来学习,另一种通过理解学习内容的含义或探求其现实意义来学习。在语文学习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考试结果反思、对比两种方式,以获得最好的学习方法。
5.反思学习结果
每一次测验或考试结束后,学生不能仅看看分数就置之不理。不论考得好与坏,都应仔细寻找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彻底弄懂。最好从考试的准备、考试时的心理状态、考试结果入手,分析考试的得与失,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长期坚持,不仅学得扎实,也锻炼了心理素质。
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反思教和学生反思学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反思教学,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