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2014-10-20朱海蓓
朱海蓓
笔者认为,学习金字塔理论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这一理论的发现者是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爱德加·戴尔在研究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时发现,在两周以后,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所能记住的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是不一样的,并且呈现金字塔的形状。在金字塔的顶尖,就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听讲”方式,教师讲,学生听,两周以后,学生仅仅能记下约5%的内容;塔尖往下,通过“阅读”的方式,两周后在学生的脑海里能留下约10%的内容;再往下,用“声音、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则可以达到20%;采用“示范”的方式,就会达到30%。相对而言,这些学习方式的效率都比较低,而如果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那么学生记住的内容就会攀升至50%;如果能够在“做中学”或进行实际演练,就可以达到75%;金字塔的最底部是采用“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的方式,学生就可以记住高达90%的学习内容!
后三者的学习效率是属于高效的,究其原因,是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团队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做中学”,让学生担任“小老师”,以做到“马上应用”的办法。因此,在基于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构过程中,必须要突出小组合作学习、“做中学”和让学生担任“小老师”角色。
一、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以合作的小组为基本组织结构,改变课堂上教师的垄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和竞争性。在合作小组组建时,必须讲究分配合理、差异互补、职责明确,不能仅仅按照学生在教室内的座位来自然分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合理分配。分配好后,还要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分工,要求每个成员都有任务,可让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为了突出组内全体成员的主动性,还可以采用轮流担任小组长的形式。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开展小组合作,具有一定挑战性、延展性的问题。比如教学《岳阳楼记》前,笔者为各学习小组布置了系列问题:你能收集到哪些有关岳阳楼的资料?你知道这篇文章创作的背景吗?找找岳阳楼的照片,说说它跟你读了课文以后对岳阳楼的想象是否有出入?哪些文言字词需要作为重点识记?你觉得哪些语句非常美,为什么?你觉得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来背诵这篇课文?各小组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分工合作、充分准备。课堂上,各小组都兴致勃勃地展示了自己组的预习和研究成果,而且组与组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课后,学生纷纷表示,感觉课堂上的时间过得真快,学习的效率也特别高。
二、让学生在“做”中学习
杜威主张“从做中学”,陶行知进而提出“教学做合一”,都强调“做”,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做中学”就是要摆脱以往灌输式的讲授,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探索实践。比如在初三复习过程中,笔者会给学生提供一篇课外现代文,要求学生自己命制阅读题。开始尝试的时候,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学生在命制题目的过程中,必须仔细揣摩以前做过的阅读题,看看那些阅读题到底是怎样的形式,是从哪些角度命制的,然后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命制题目并自编答案。虽然学生编出来的题目、答案可能无法跟正规的语文试卷相比,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实践。事实证明,在“做”的同时,学生的收获会特别大,当他们了解了试卷是怎么样命制的,反过来做题时就觉得简单了。
三、让学生在“教”中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即授即传”的“小先生制”,虽然这种提法的立足点是为解决当时教育中师资匮乏的特殊困难,但其做法是充满智慧、富有先进的教育学意义的。在现在的课堂中,让学生胜任“小老师”的角色,立足点则是为了让学生“即授即会”,能够在教师提供的情境中“马上应用”,把之前学到的知识清楚地讲解给其他学生听。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为了讲解清楚某个知识点,自己必须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以对这个知识点非常熟悉。因此,在运用讲解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把之前学到的东西牢固掌握,做到“即授即会”“马上应用”,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笔者经常在集中学习文言字词之后,让同桌或同小组的学生交替扮演“小老师”的角色,要求能够清楚地讲解给同桌或者同小组的同学听,也可以推荐代表到讲台前讲,像教师一样向讲台下的同学提问并且接受同学的提问。从实践的效果来看,这样识记的效率非常高。
学习金字塔理论提醒我们,为了追求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在团队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索中去,而这需要语文教师掌握并合理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切实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