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想应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探讨
2014-10-20徐学华
徐学华
数学思想较之于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数学方法处于更高层次,它可指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它来源于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在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及方法处理数学问题时,数学思想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一、渗透数学思想的必要性
省编教材数学教学新大纲指出,“职高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职高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见,教学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数学思维,并贯穿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数学思想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培养基本能力的有力工具。有些知识乍看起来好像是零散的、毫无联系的,例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前它是一个纯代数问题,而二次函数图像是几何问题,如今二者早已结合在一起了。解题方法更是何等简单和直观!再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时,结合图像进行教学,即数形结合,学生会一目了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原来看似孤立的东西就不再孤立。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对一道数学题的研究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解题思路,数学思想就是构建解题思路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
二、中职数学思想的应用实例
1.符号表述思想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一种语言。符号表述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特色,它能使数学思维过程更加准确、概括、简明,符号的使用极大地简化和加速了思维进程。如省编教材二册《立体几何初步》中,符号表示比比皆是:如“aα”表示直线a在平面α内 ;有无数个公共点 “a∩α=A”表示直线a与平面α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A; “a∥α”表示直线a与平面α平行,没有公共点。在整个教材中,符号表述几乎贯穿始终,其优点不言而喻。
2.换元思想
中职数学中,换元思想广泛应用于不等式、函数式求解中。学生应明确换元思想的相关概念,理解换元思想的基本法则,用换元思想实现数学问题的转化,通过换元,使问题由繁到简。如f(x-6) =x2-10x+31 ,求f(x)解析式。这是一个典型的利用换元法求解的题目。可以令x-6=t(换元),则x=t+6,带入上式得:f(t)=(t+6)2-10(t+6)+31=t2+2t+7,所以f(x)=x2+2x+7,通过换元,使问题迎刃而解。
3.方程思想
运用方程方法,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求解,使问题得以解决,是中职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正余弦定理应用、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函数解析式等。借助方程求解的思想方法,常常使问题容易解决。如圆的一般式方程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求过A(0,5),B(1,-2),C(-3,-4)三点的圆的方程。可以设圆的方程为x2+y2+Dx+Ey+F=0再代入数值,从而确定D,E,F的值。这种通过待定系数来确定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就是待定系数法,在数学中应用非常广泛。
三、加强数学思想渗透的途径
1.在授新课时渗透数学思想
传授新知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形成数学思想的过程。在推导结论、探求思路、总结规律等过程中,都是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好时机。授课时,如果只是一板一眼地罗列知识,乍看有条有理,其实内行人一看便知:不注意总结,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不可能形成系统,并且会很快遗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总结,最好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解题探索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
在解题思路探索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使学生的思维品质更具合理性、条理性和敏捷性。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须经反复提炼、概括。例如,在学完余弦定理后,给学生出几道看似类似的题目:(1)已知三边,能求三角?(2)已知三角,能求三边?(3)已知两角一边,能求其他一角两边?(4)已知一角两边,能求其他两角一边?学生自己解答后,分组讨论,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得出结论的同时,领会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魅力。
3.在阶段性复习时注重渗透数学思想
在阶段性复习时,不仅要求学生把握好书本上的知识内容,领会它在本单元、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还要总结并掌握主要涉及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如,在复习立体几何一章时,除了掌握必要的公理、定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该章的一些显著特点及思想方法:①空间图形→平面图形。②平面图形的性质→空间图形的性质。复习时抓住这两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中职数学教学中大家关心的数学思想所作的粗浅探究,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重视,以期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黄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