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职学校学生数学提问能力的培养
2014-10-20李淑英
李淑英
农村中职学校学生的现状是:一般是初中毕业或具有相当初中毕业学历的学生,可以直接到中职学校报名就读。学生的文化素质与政治思想素质都不是很高,多数学习成绩比较差或是经济贫困生,文化基础差异很大,尤其是数学基础差,学生在数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方面都有较大缺陷。学生学习信心不足,目的不明确,自卑心理、厌学情绪及畏难情绪严重,对数学学习感到厌恶,学习无计划,缺乏信心和恒心。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那么,农村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呢?我结合多年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以供大家商讨。
一、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养成其思维的好习惯
在刚走上讲台的初期,我都是依据教材编制的顺序,由定义推出定理、性质,再按部就班地讲解例题,然后让学生模仿例题的形式做题,时间久了发现这种做法使学生的思维受到了严重的抑制,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消失殆尽。经过不断地总结和思考,我试着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力求给学生创造宽松的环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并对自己所获得的材料加以分析、比较、联系、猜想,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学习数学是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例如在学习指数运算时,利用多媒体演示细胞分裂的过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某个细胞第1次分裂,1个分裂成2个;第2次分裂,2个分裂成4个……这样下去,问第8次分裂后共有多少个细胞?”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兴趣去研究思考,学生讨论问题的气氛较之前活跃多了,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平时爱搞小动作的学生张某竟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一张纸撕一次变两张,两张叠在一起再撕开变四张……这样下去,问第100次得多少张?”
二、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其敢于提问,在提问中锻炼自己的思维品质
“农村职校的学生很听话”,没错,课堂上很静,静得连教师提问都没人回答。针对这种情况,我平时上课前5分钟就走进教室,主动跟学生闲聊几句,让学生感觉到我是愿意跟他们交流的,并把聊天中的某些问题作为新课的导入。比如,在教“排列”这个内容时,我先提问来自山里的学生刘某:从学校到你家有几种走法?面红耳赤的他迟迟不敢开口,我慢慢走到他身边,轻轻地问他:“刚才你告诉我到你家有六条路可走,请你大声地把这六条路数给大家听,以便以后大家有机会去你家玩好吗?”此时教室很静,静得大家都听到了我们俩的对话。后来大家纷纷给刘某鼓气,之后他便大声地把去他家的六条路一一地数了出来。从那次之后,我们的课堂渐渐地活跃起来了。所以要有一个好的课堂氛围,必须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关系,善于观察和理解学生,把握他们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在教学中,创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
三、通过多说多做多想,使其勤于提问,培养其思维灵活性
中职生的思维是有一定的灵活性的,要使这种灵活性更好地发展,最好通过多说多做多想来锻炼。我们班有一个“保洁优化问题”,这个问题是这样的,学校安排值周班的任务主要是保洁工作,之前我总是把任务分成四份,分别由四个组来完成,结果有些组完成得很快,有些组完成得很慢,甚至耽误了上第一节课。一天有个学生发现,慢的那些组负责的区域树木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他还建议只安排一个学生就可以负责那个“快”的区域。我试着把这个想法跟学生讲,但他们有的不太乐意。在上“概率”这一内容时,我让大家讨论:“如果只安排一个人负责那个没树木的区域,其余的学生分成三组,请大家讨论你被选中为那个人的机会是多大?”经过讨论,学生惊喜地发现自身成为那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现实问题划归到数学问题来讨论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通过分析和比较,就能将问题转化,提出优化解答过程的新问题。
四、让学生多项探索,使其善于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要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还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使学生善于提问。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如在学习集合运算时,解答“服装班有学生21人。其中12人有哥哥,7人有姐姐,5人有哥哥又有姐姐,问有多少人有哥哥没有姐姐?”对于这样的题型,我设置如下的问题:有姐姐没有哥哥的有多少人?有哥哥或有姐姐的有多少人?哥哥姐姐都没有的多少人?这样既让学生全面掌握了问题,又促进了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只有我们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兼顾中职生的基础、年龄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教育,对学生既关心爱护又严格要求,做一个有“心”的教师,这样学生才会接近你,才会主动参与你的教学中。
(责任编辑黄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