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而不闹
2014-10-20芮锦锋
芮锦锋
现今的社会,什么都讲个“快”字。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发展要快,连带着文化也趋向于“快餐文化”了。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形象而便捷,大脑的功能很多都被眼和手的功能代替了。这种急功近利型的“快餐文化”甚嚣尘上,甚至已经波及校园,影响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越来越少,更多地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还美其名曰要少讲,让学生多思考。教师讲得少,学生在下面乱吼乱叫,这就是所谓的新课堂教学吗?有的听课教师是外行,认为教师讲了学生听,课堂氛围活跃,教师讲得很少,学生说得很多,是不错的课堂。这难道就是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吗?我觉得“活而不闹”的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一、用好多媒体,让学生真正动脑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和审美观的重要时期,良好的思考习惯能帮助学生将外在的知识、观念内化成个人素养。但现在语文课堂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的视觉、听觉冲击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年轻教师上课,导入的时候,先来两张优美的图片,或者播放一首歌曲,课堂教学则是一张接一张的幻灯片,如果要朗读,也是音频文件代替教师和学生涵泳,最后结尾又放几张图片,还美其名曰“给学生留下美丽的想象”。这课教师上得很愉快,学生听得也很愉快,学生心情愉快了,讨论问题自然会热烈一些,看到美丽的图片还会惊叫两下,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可是结果呢,一节课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留下几个字,而学生什么也没有记住,只是流行歌曲重新温习了一遍,见识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罢了。
多媒体的普及,将在各学科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我们迫切要做的,是加强多媒体和语文学科的有效整合。由于语文学科以语言为媒介的特殊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易陷入思维培养的误区。语文学习需要对文本进行品味,对情感进行体验,更需要有理性的思考,这是难以用固定的程序和绚丽的画面甚至音像来代替的。这就需要有效整合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才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可利用多媒体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与创新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问题情境正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教师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思考的动力。有了这个前提,针对课文特点,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图像和音像效果,创设让学生宛如身临其境的情境,学生置身其中,暂时转换成文中的角色,也就走近了作者,走进了文本。
如教学李煜的《虞美人》,导入课文时借助多媒体课件,邓丽君那忧愁的歌声让学生一下子走进了帝王的沧桑与悲愁,为阅读、分析课文营造了氛围,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起来,明白“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真正含义,为后面进一步研讨文本、深入思考文本内涵提供了思维保证。
二、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文言文以其言简意赅、思想深厚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但是大部分师生还停留在字词句式的层面,难以很好地深入挖掘其思想内涵。即使是字词层面的文言文教学,仍把文言翻译作为救命稻草。所以,文言文学习成为师生的一“怕”:教师在课前咬文嚼字,课上声嘶力竭,课后批阅翻译身心俱疲,而学生索然寡味,文言文阅读能力提升缓慢。针对这种文言文教学现状,能否在教学方式上作变革,进一步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能力呢?想象是一种好办法。想象是一种对有限的事物产生更多选择与对策的思维和行动习惯。在揣摩文言文字词的丰富内涵时,建立在合理前提下(语境中)的想象,让今天的师生共同走进历史人物的生活乃至思想中。
我见过两次比较成功的文言文教学,一次是汤亚萍老师用肢体语言模仿文言文中的关键字词,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意义的教学。文言文语言的精妙不仅需要反复诵读涵泳,品味思考,更需要作切身的想象体验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妙处。《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丛话》都载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诗人贾岛因赴考到京城长安。一天,他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用“推”好,还是用“敲”好,他的手不知不觉地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做敲的姿势,幸好路遇韩愈帮他敲定了“敲”字。可见,用肢体语言模仿这种方法由来已久,也最真切。
如《鸿门宴》中,为了对付项庄舞剑的杀意,“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这个“翼”是翅膀,究竟是怎样掩护沛公的呢?不妨请三个学生来模仿一下这个情景。很显然,项伯是在用自己的身体来挡住刺向沛公的利剑,从中可看出项伯的情义。在必修三语文读本中的《庖丁解牛》里,庖丁解完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让学生用神态和动作模仿展示这种“踌躇满志”,从中可见庖丁对于这活计有多大的职业满足感。
另外一次是对主要文言文情节的想象演示,是我校郑玉娣老师的《鸿门宴》教学。她在学完《鸿门宴》这篇课文的基础上,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第一小组是编剧组,负责把《鸿门宴》改成剧本,全剧分为四幕,分别是:序幕“曹无伤告密,范增说项羽”,第二幕“夜见张良”,第三幕“鸿门宴”,第四幕“刘邦逃遁,怒斩曹无伤”。第二小组是演员组,根据剧本进行排戏,也就是我们的演员阵容。第三小组是观众组,同时也是后勤组,主要做好后勤工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技术指导,并提出一定的要求,改编课本剧既要尊重原文又要高于原文。等到公演的时候,我校很多教师都去看了,演出很成功。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和句子通过表演重新呈现给观众,让学生再一次复习了课本。在演出结束时,教师让观众发言,说说哪些地方是编剧们加进去的,这些加进去的内容合理吗,并且说出理由。编剧由于要编写剧本,必然要对课文做深入研究;演员们要演出,必然要把各自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还要串词,等于又复习了课文;观众则在看戏的时候还要思考,必然也要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才能找出演出与课文的差距。这样一来,全班人人参与,一篇枯燥的课文以这样新颖的形式让他们牢牢记住了。基于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多开展这样的活动,通过与课本的亲密接触,学生的心灵得以滋润,文章得以贯通,一举两得。在传统文化尤其是文言文学习中,如果能打破思维局限开展多种活动,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使文言文课堂更高效,更有活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命活力展示场”,语文教师应以师生之间的对话为基础,使教师有价值的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有机结合,真正地使课堂“活而不闹”。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周龙敏.让语文课件充满诗意[M] .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