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新课型
2014-10-20熊姿
熊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中对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提出了两点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以及“阅读浅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由此看来,过去串讲课文,逐段逐字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翻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与时俱进了。这种方法在学习文言文之初有一定的成效,但长此以往,会使文言文教学显得单调乏味,容易引起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反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并且不符合新课标精神中有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的要求,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和价值观的有效形成。
一、积累文言文知识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文言文教学初期,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知识的方法: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古今词义的异同、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让学生自己从中摸索出一套规律。比如方位名词的活用,可以让学生在所学文言文中找出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的例句。如《过秦论》中的“内立法度”“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其中的“内”“南”“西”等,都属于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可让学生思考这些句子的相同之处。学生可能会看出这些方位名词后都加了动词,进而得出结论:方位名词加动词,则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接着再让学生证实结论,在课本中再找一些这样的例子。这样,学生就通过思考自己掌握了基本的规律,而不是教师灌输给他们,他们的印象就会更深刻。在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在讲授新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安排小组完成一定内容的梳理,小组先独立思考归纳文言文知识,然后组内成员相互对照补充。全班交流时可采用比赛方式,让各小组代表展示小组成果,其他成员或小组可纠正或补充。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竞争、合作意识,一举多得。当然,在这种方法推行之初,学生可能不太适应,教师应有一定的耐心,并且不急于批评学生的错漏之处,而是给予鼓励,如此坚持下去,就会看到成效。
二、赏析精彩片段
一篇优秀的文章,除了知识点需要识记外,其作文手法也值得我们借鉴。古文写景叙事精练,抒情议论隽永,令人回味。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时,可抓住一些切入点。比如写景类的注意写景手法、抒情方式、修辞运用等,记叙类的注意叙事顺序、描写手法等,议论类的弄清论证方法,等等。通过对精彩片段的赏析,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如 《劝学》最后一段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其中还用到了正反对比论证;韩愈的《师说》中第三段“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运用了引用论证;贾谊的《过秦论》中作者用了事实论证来证明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学生可以从中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做到学以致用。
三、品味高尚情操
文章是情感的载体。古人常常在文章中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我们在体验作者情感时,一定要做到“知人论世”。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如果能够了解鲍照所处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对读书人的束缚这一背景,那么作品中表现出的矛盾、痛苦、愁绪就很好把握了。又如杜甫的《蜀相》,如果结合杜甫的个人遭遇和时代境遇,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诸葛亮的崇高敬意。
除了通过“知人论世”来品味作者寄予作品中的高尚情操外,还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达到目标。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我们也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告诉我们,在诵读中可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读的内容不一定非得是文章全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或有所感悟的片段诵读,至于读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寡人之于国也》可采用分角色朗读,也可以采用默读,或者全班高声朗读。学生在自主合作的诵读中,便可感受到古人的高尚情操。此外,还可以通过听名家朗诵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文意及作者情感的理解。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篇幅过长,加上学生本身对文言文的兴趣不浓厚,所以让他们自己阅读的效率可能会比较低。可采取让学生听朗诵的方式,在名家的感人朗诵中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愫,然后再让学生选择部分有感悟的片段朗读,进而达到学习目标。
总之,文言文教学既要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又要让学生通过文本的学习掌握赏析技巧,体会作者寄予其中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让文言文教学跟上课改的脚步。
(责任编辑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