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需求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培养
2014-10-20刘风
刘 风
一、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社会转型,推动社会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委员会前主席雅克•德洛尔(1996)任主任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支撑教育的四个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多元化社会人才。基于此,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出具有多重能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使其能够合理处理生活和工作的关系,能够积极应对风险和挑战,能够乐观面对问题和困难,能够坚守本土化特色也能够变革思维,与国际化接轨。国内学术界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多归纳为核心能力的培养,即,维护个人尊严与社会正义的能力,理解人类需要和多元文化的能力,运用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知识的能力,运用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的能力,社会工作服务规划与执行能力,掌握建立专业关系与资源整合的能力(刘斌志,2013)。但是,学者沈黎(2011)认为,关于社会工作核心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总的来讲,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社会工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关于社会工作能力的培养却观点各异,比较分散。在这里,综合学者的观点,笔者将社会工作多元的能力与核心能力做一些思考,确定社会工作的专业复合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服务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的基本内涵
社会工作复合能力指的是社会工作学生在专业的教育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综合的、系统的、多元的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思路、构建社会工作新模式的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服务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工作认知能力是基础,社会工作学生的认知水平直接关系到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和认可;服务能力是核心,社会工作学生的服务能力能检验其四年本科阶段学习的收获;交往能力是关键,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创新能力是动力,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不断本土化、操作化的动力源。
(一)社会工作认知能力是基础
社会工作认知能力主要是指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接触和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表现出的能力;是学生在接触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时感知、记忆和问题解决等过程中所偏向的、习惯化了的态度和方式(单新荣,2012);是影响学生的智力、兴趣、情感反应、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思维结构。因此,在对学生的复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德洛尔(1996)也认为,学会认知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如何掌握认知的手段。社会工作学习能力影响并形成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认知结构,认知能力的提升依赖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升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学业和职业生涯中的竞争力。因此,通过课堂和实践教学方法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品质,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取并运用知识,了解服务对象需求,洞察社会现象,分析社会热点,解决社会问题。
图1 社会工作认知能力结构图
(二)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是核心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是社会工作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也是一项谋生工具,主要是指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各种实际操作能力。包括“沟通和接案、促进与使能、预估与计划、介入与提供服务、在组织内工作、发展专业”等六项能力(O.Hagan,1996)。由此可见,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在专业复合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能够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参与社会生产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还可以促使其找到社会归属感,提升自我认可和自我满足感。根据德洛尔的观点,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服务技能的兴起,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主要建立在服务者与服务对象、服务者之间、服务者与机构之间以及研究者和管理者、管理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服务能力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的核心内容,作为谋生手段,作为工作的具体内容,不能再像耕地或生产钢板那样来加以准备了。而应该在精心策划的基础上进行培养,以完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服务社会。
图2 社会工作服务能力结构图
(三)社会工作交往能力是关键
交往能力实质上是一种包含了表达、争辩、倾听和设计能力的一种沟通能力。德洛尔在教育的四大支柱中提到的“学会共同生活”(雅克•德洛尔,1996)就是交往能力的体现。交往能力是指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培养学生具有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计划而团结合作的精神。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来说,交往能力又包含认知成分,情绪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Mechenbaum,Butter and Gruson,1981)三部分。从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定义分析来看,交往能力指向人的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而心理与行为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人们主要通过人际交往形成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又反作用于人际交往(魏颖,2007)。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在实训和实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交往能力的提升。所以,交往能力是一种包含着主动性和互动性的专业能力,在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个在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培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最关紧要的部分,与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密切相关,即服务者、倡导者、策划者、资源连接者等,这些角色的扮演客观要求服务提供者发挥强大的理解别人的能力和别人理解自己的能力。
图3 社会工作交往能力结构图
(四)社会工作创新能力是动力
社会工作创新能力是一种包括了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等一系列能力在内的,具有主动性、实践性、发展性、协作性等特点(郭文海,2010)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内的有开创性的能力;是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的经验累积基础上,在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已有知识的变革、创新和拓展的能力。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培养过程中最艰难的任务。创新能力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即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表达、意志力以及学生的性格等密切相关。这一系列的非智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影响学生能否接受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专业理念以及服务理念。因此,出色的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展示课堂教育发展的突破性因素,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动力源。教育学家德洛尔曾提过,学会生存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迅速变革与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自己命运所需的基本能力,其中创新能力在巨大的社会变迁中对自我命运的发展方向起着指引性和动力性的作用(雅克•德洛尔,1996)。因此,在大陆,自社会工作成为一种职业以来,为了促进职业的发展和成熟,社会工作者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课堂教育的重点内容。创新能力能够推动社会工作的改革,促进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实务的本土化进程。因此,培养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创新能力成为发达国家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成为我国专业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成为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培养的动力。
图4 社会工作创新能力结构图
总之,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在社会工作教育过程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认知能力、服务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第一,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是在专业认知能力培养过程中逐渐完善、成体系的。最基本的专业学习能力、业务学习能力,专业认知能力的提升为服务能力培养提供足够的理论模式和实务模式,牢固的专业认知又增加了未来教育者、研究者和管理者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基础的专业习惯化能力、具有情感反应的能力,专业认知能力的完善为交往能力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技巧和介入资本,稳固的专业认知又增强交往的深入程度和成功接案的几率。作为根基而存在的学习能力、兴趣偏向性能力,专业认知能力的提高为创新能力的突破性成长存储了重要的知识和求知的驱动力。第二,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是在以服务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呈现出基本框架的。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专业能力,服务能力巩固了学习、认知能力,提升了其高度和深度。作为一个复杂的专业能力,服务能力展现沟通与交流过程中的魅力和艺术,充分表现了交往能力的特点。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专业能力,服务能力推动了服务提供者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促使提供者创新服务技能,完善服务手段。第三,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是在以交往能力为关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作为一种人际感受、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为认知能力发展提供了媒介,交往能力的培养也要以认知能力为基石。作为表达、合作、协调、融合能力,交往能力为服务能力的强化创造良性的环境,交往能力培养也要以服务能力为后盾。作为人际想象力的存在,交往能力为创新能力的发展孕育了创新元素,交往能力的拔高也要以创新能力为方向。因此,四种能力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目标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目标。第四,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是在以创新能力为动力的驱使下不断更新并完满的。作为一项发展性的能力,社会工作创新能力为专业认知能力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思维意识和学习方法。作为一种开创性的能力,社会工作创新能力为专业服务能力补充了新的专业技能和技巧。作为主动性的能力,社会工作专业创新能力为专业交往沟通能力填补了人格和交流方式的空白。
图5 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要素关系图
三、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的培养路径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社会工作的春天来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的,当前我国各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蓬勃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更是地方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刘斌志,2013)。为回应现代需求,高校逐步承担了培养经世致用的社会工作人才的时代使命。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培养作为高校社会工作教育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将为满足现代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发掘需求市场是培养认知能力的基本途径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在我国大陆还存在自身要素不完备,各要素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等缺陷。导致社会工作学科发展与现代需求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连结。作为供给方,高校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任务的担纲者。其任务就是通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使专业人才尽可能符合社会期待(赵怀娟,2012)。占据社会工作复合能力基础地位的专业认知能力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树立自信心,还能使社会工作者正确面对服务的领域和需求人群。根据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社会工作的社会需求广泛分布于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领域中。
湘南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相关机构和部门进行探访后,笔者曾就学生对这次探访的满意度做过一个调查。
表1 湘南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机构探访满意度调查结果①数据来源于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于复合能力培养的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XJK013BGD026)。
可见,通过机构探访,能够培养学生对社会工作需求领域的真实认知,能够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有助于发现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学习能力,了解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感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满意度中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学生对机构探访的整体满意度处于中等以上。同时,培养认知能力是转变学生对需求市场偏见的有效途径。在第一部门(政府),举凡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民生改善等相关的岗位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参与。在第二部门(企业),社会工作可以承担困难职工帮扶、人际关系调适、就业援助等工作。在第三部门(民间组织),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空间则更为广泛,如面向困难人群提供公益产品和服务,面向有需求的个人及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赵怀娟,2012)。这样一来,社会工作专业认知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机构的探访,摆脱简单的课堂授课模式,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工作的内涵和价值,能力得以提升。
(二)转变需求理念是培养服务能力是重要路径
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思路与社会发展和需求理念紧密相关。我国正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转型,社会建设任务繁重,社会管理需要新观念和新形式,尤其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刻不容缓,急切需要扭转“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而这一过程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伍。但是,由于传统的观念认为服务领域的工作待遇差、自我实现价值小,导致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愿意在一线工作,更多偏向做管理类工作。因此,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不断发展及就业岗位对服务能力要求的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爆发式增长”(邓玮,2012)背后出现的诸如学生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转变需求市场的服务理念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服务能力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管理还没有完全从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因此,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制过多,从根本上抑制了社会力量的生成,直接导致社会工作只能在政府职能范围内解决问题,使社会工作岗位只能存在于政府之内(曾富生,2010)。人才培养的最终归宿在于社会,实现就业。社会工作服务能力的培养要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影响和转变需求理念。
首先,鼓励学生多参加实习和见习活动,在实习和见习过程中影响需求方的陈旧观念。
访谈记录1(A同学):“我在实习的时候接触了这样一个案例:这个男孩是××救助站的流浪儿童,我第一次和他接触的时候挺害怕的,因为他总是以一种玩弄的、讥讽的眼神看着我,我当时说话都有点结巴了。后来经过专业老师的指点和鼓励,我按照社会工作的实务步骤,了解了他的情况,做了一个详细的案例计划,第二次见他的时候压力小多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多多参加实习和见习还是很有用的。而且,刚开始去救助站的时候,除了站长以外,其他的工作人员根本就不搭理我们,也不配合我们的工作,他们认为只要给那些流浪儿童提供一个住的地方,给吃的就很好了,谁还管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啊。……通过我们的努力,救助站的人看到流浪孩子的变化后,对我们也另眼相看了,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其次,增加实践服务项目,督导并跟踪学生服务过程中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36.9%、17.2%、16.4%、45.1%、25.4%、28.1%、19.7%、12.4%的学生参与了农村养老机构、城市养老机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学校社会工作、市救助站、街道办事处(乡镇)和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的见习。学生见习的满意度分别有89.5%、81.0%、84.6%、60.0%、65.0%、68.6%、73.5%、65.6%,效果非常好。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服务型专业,加大实习和见习的力度后,能够扩大专业的影响力,进而转变服务理念,增加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感,提升服务的专业性。
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动态的、发展的过程,需要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者在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注重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践,合理开设小组活动、工作坊等,调动学生的服务意识。积极开展社会服务行动研究,通过社会工作科研项目整合学生团队,在“教学、科研、实践和服务”的良性互动中,促成学生专业服务能力的成长。
(三)调整培养目标是适应需求模式培养交往能力的应然选择
需求模式与培养目标的错位是导致交往能力培养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工作教育在内陆起步晚,师资力量薄弱,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意识不深入,社会工作专业交往能力的培养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目前,大陆二百多所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水平滞后,学生眼界、思维都跟不上这一“时尚”专业发展的思路。因此,要求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整合资源,转变社会需求模式,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以培养交往能力。
访谈记录2(B同学):“我比较喜欢香港的那几个可爱的专家来我们系做的一些讲学。尤其是关关,年纪都那么大了,思维还那么活跃,还那么有激情的去传播社会工作精神,他们来了三次,每次接触都有不同的收获。他们教给了我们除了课堂之外的更多解决问题的知识。我想我以后面对服务对象时也能够像他们那样努力,而且能够成功的结案。”
访谈记录3(C同学):“社会工作其实就是教我们怎么与人打交道的。我们的同学经常会在社会工作协会的带领下去××社区、××生态公园、××江边做一些志愿服务,还会去敬老院和光荣院参加活动,跟着老师参加课题和项目的调研活动,我发现这些活动都会与陌生人打交道,很能炼胆量......我比较喜欢倾听老年人的故事,很有意思……总体感觉现在班上的同学在语言组织方面都有一定的逻辑性,性格也好很多……”。
如果社会工作专业交往能力培养目标在最初阶段不是基于对社会需求的考虑而提出的,则容易导致培养目标模糊、空泛,与社会的现实需求错位、断裂。综合以上访谈资料可知,加大与港澳台地区的社会工作机构和高校的交流,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完善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机制,及时跟进学生服务动态,准确定位社会工作专业交往能力培养的目标体系,是提高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能力的应然选择。这就要求调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优化社会工作实践教学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增加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四)打造开放式教学模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
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是一个艰难且漫长的过程,要求教育者与学生共同努力。德洛尔(1996)认为,思考、判断、想象、表达、情绪控制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能力既是个人为完善自身的个性所需要的,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发挥自主性和首创精神进行革新与创造的保证。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中要强化培养学生正面的、积极的心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独立的人格和勇于冒险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依据社会工作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基于实务的工作过程和项目制的运作逻辑,确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模块和能力结构,并以此来设计、开发专业课程,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侯利文,2013)。
访谈记录4(D同学):“我现在是大二了,经过这两年的学习,我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也越来越多,我很喜欢互动环节。比如说我们在学校社会工作这门课中总会有十多分钟的情景剧模拟环节,L老师只给我们几个角色,还有一句话的主题,情景设计全部是我们自己想的,根据我们的想法表演出来的节目很有意思,大家都好嗨。L老师还会观察到我们每个人的特点,总是用一种鼓舞的眼神和语气激励我们,经过她的带动,会蹦出很多新鲜的观点。”
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建构满足学生兴趣、好奇心,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的思路和方法,构建有助于发挥学生特长的专业服务模式是培养专业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四、小 结
现代需求导向下,要求社会工作者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统合协调力、开拓力、策划力和丰富的社会资源。所以,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养要以政策、管理需求和社会需求提出的能力要求为指引,培养出具有“认知能力、直接服务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四种能力的专业人才。以四种能力建设为核心,从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课堂教学方法与评估、教师学缘结构优化、实习实训督导与评估等方面入手(侯利文,2013),统筹规划社会工作复合能力培养的体制与机制,进而实现社会工作复合能力培养体制各个环节与现代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另外,社会工作专业复合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知识与技巧三大基石基础上的。要坚持“政府引导、院校主导、师生主体”的三位一体的实施框架;要坚持“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能力教育”三位一体的原则;要坚持“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与拓展课程”三位一体的原则(刘斌志,2013);要坚持“认知能力、服务能力、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四位一体的原则;要坚持社会工作复合能力与现代需求之间协同发展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更快、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服务,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
[1]冯云英,1990,《高中生社交能力测验的编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樊金,2006,《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研究》,《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期。
[3]郭文海,钟天送,2010,《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第6期。
[4]侯利文,2013,《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社会需求的视角》,《学理论》第6期。
[5]刘斌志,2013,《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教育评论》第5期。
[6]刘美丹,201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分析》,《边疆经济与发展》第10期。
[7]罗天莹,2010,《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第2期。
[8]单新荣,2012,《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第2期。
[9]苏敏,2012,《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浅谈》,《当代职业教育》第1期。
[10]吴秋实,2013,《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社会工作介入》,《长春大学学报》第6期。
[11]魏颖,2007,《大学生人际交往及人格的相关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赵怀娟,2012,《需求与供给: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发展环境分析》,《山东社会科学》第6期。
[13]赵怀娟,2012,《回应需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发展的契机与策略》,《社会工作》第2期。
[14]曾富生,2010,《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需求与供给矛盾分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