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居民消费的三个着力点:收入分配、供需调整、政府治理
2014-10-17范金伞锋袁小慧
范金+伞锋+袁小慧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这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文章针对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抑制消费增长的体制机制性因素,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的三个着力点:在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前提下,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在全力满足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基础上,采取差别化供给政策;强化政府治理能力,积极创造扩大居民消费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收入分配;供需调整;政府治理;政府;市场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3-0036-06
收稿日期:2014-03-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收敛的结构性路径分析和政策研究》(7087305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的着力点研究》(12CJY07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苏省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011ZDAXM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范 金,男,博士,江苏省行政学院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问题研究;
伞 峰,男,博士,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世界经济问题研究;
袁小慧,女,硕士,江苏省行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问题研究。
以扩大居民消费为核心的内需问题是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8年年底首次提出的,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再次提出扩大内需问题,并将其逐步地升格为长期战略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地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2012年11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无论是对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还是对于推进小康和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以及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中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体制机制性问题,以及各种相关障碍因素,起始于1998年年底的以扩大居民消费为核心的扩大内需战略仍是一项艰巨任务。结合现状,我们认为,扩大居民消费涉及经济、社会和政治等诸多方面,需要从收入分配、供需调整、政府治理三方面综合考量。
一、充分发挥国民收入分配调节作用,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提高收入水平和平均消费倾向的扩大是关乎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1]。对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及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而对于全社会平均消费倾向的提高,则需要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多年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呈现出持续下降态势,相反,企业和政府收入份额不断上升[2]。世界银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在GDP比重持续快速下降,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抑制了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为此,何其春(2012)提出必须对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加以调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不断缩小居民收入差距[3]。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于收入初次分配环节
要拓宽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加强对企业和政府收入增长机制的监管和规范,逐渐减少直到最终取消各级政府的预算外、体制外收入①,强制企业按规定实行利润分红②和实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改变居民收入占比相对较低格局。
第一,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填补城乡消费断层。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品类别和消费层次存在着城乡差异,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家庭更多的倾向于“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而同类消费品却难以进入大多数农村居民家庭。可见,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成为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重要途径[4]。为此,一方面,要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为重点,规范和提高农村居民直接收入的主要来源。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规范和完善农民外出务工的服务保障,加强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的制度约束,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继续加强政府对农村生产的各种补贴和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经营环境,为农村居民增收创造条件。继续贯彻落实对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直接补贴,减少农村生产经营成本。进一步加强政府对以工带农、城市反哺农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改善的投入力度,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创造条件。
第二,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积极鼓励和促进自主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民生之源,要不断形成以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前提下,对就业带动作用大的投资项目在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加快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开辟新的工作岗位,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手段,促使中小企业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物流、旅游、信息等新兴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大力弘扬创业精神,降低准入门槛,充分激活包括资本、技术、劳动、知识和管理在内的各种资源,完善落实鼓励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积极推动民众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和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制度,构建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就业体系;开辟各种渠道,努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促进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endprint
第三,逐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也是首次将“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和“扩大内需”联系在一起。中等收入阶层是拉动内需的主力军。在发达国家,社会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中等收入阶层占比较高,从而表现为最终消费率较高。我国长期形成的社会结构则与之相反,呈现出“中间小、两头大”的“哑铃型”结构,中等收入阶层之比相对较低,而这部分中产阶层由于收入稳定,且薪金预期稳步上升,是社会消费的主要动力。近年来,我国汽车和住房市场的繁荣就是中产阶层推动的结果。因此,要进一步培育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通过中产阶层对全社会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促使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度提高,使其成为带动我国消费升级的中坚力量。
(二)对于收入再分配环节
要进一步加大对低收入者、失业者等人员的转移支付,完善税收调节机制,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完善政府公共支出行为,缩小城乡以及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差异性。要充分发挥和引导社会公共事业和慈善事业,积极推动政府、市场和民间相结合,构建和谐的互助捐赠、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氛围。
第一,完善税收结构,逐步推进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制,降低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根据聂海峰、刘怡(2010)测算,短期来看,所有间接税都是累退的,而长期来看,税收负担呈累退性降低。尽管营业税长期看呈累进性,但作为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仍然是累退的,对于收入分配调节作用有限[5]。可见,以增值税、营业税这种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是鼓励投资的税收,通过价格渠道转嫁,成为公共财政收入的主体,客观上成为引导各级政府多上项目、多铺摊子的重要体制性因素③。而在以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直接税为主的税收体系下,税负难以转嫁。同时,税收与效益挂钩,有助于优化投资结构,调节收入再分配,进而扩大居民消费。然而,我国个人所得税以广大工薪阶层为主,抑制了这部分群体消费增长。为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将原有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个税税率,由9级超额累进修改为7级超额累进。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税收征收的调整,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增长。郑玉歆(2010)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体制改革变化,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以土地(房地产)、资本等为代表的居民财产性收入直接导致了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6]。因此,要积极推进房产税扩围,以及设立新的直接税税种,比如遗产税、资源税、碳排放税等,通过扩大直接税的征收范围,增加直接税税收收入占比。
第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营造消费环境。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时,要重点应用于民生投入,要考虑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别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教育、医疗、社保和“三农”等民生领域倾斜,增加投入,要研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以便于对财政转移支付的成效进行量化评价,推动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的改进。继续深化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制度改革,完善居民社会保障之本,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信心[7]。
二、针对不同地区和阶层城乡居民消费市场,采取差别化供给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层不断形成,居民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化,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消费差异较大。为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地区和收入阶层,细分不同群体的消费市场,采取差别化供给政策,充分满足不同居民的消费需求空间。
第一,引导和鼓励居民科学消费,实行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并重的消费理念。所谓可持续消费,就是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要积极引导居民形成健康向上的消费观念,推崇“低碳消费”的健康消费理念,通过购买方式的改变,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2012年5月通过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空调、冰箱、电视、洗衣机、热水器、节能灯、节能汽车等均提出了财政补贴政策,确定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在鼓励和引导居民合理消费的同时,还要加大力度约束和抑制高收入阶层的奢侈性消费和超额消费,通过征收税收、提高关税税率等措施,对超额、超标消费加以控制调节,倡导和推行节约、绿色消费方式,优先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及其条件改善的消费需求。要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落实到消费品的生产标准中,强制推行各种消费品的节能标准,重视培养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尽量延长商品使用周期,禁止过度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的使用,回收产品包装和淘汰的电子产品。
第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易成本。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得到了明显的改善④。但在春节、“黄金周”期间以及大城市常年交通拥堵的现状,真实反映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离需求尚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仍然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对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组织和协调城市相关单位和企业对农村的帮扶和辐射带动,通过健全和发展农村商业网点、加大电网改造力度等手段,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降低农村市场流通成本,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市场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垄断行业和部门的规范管理,规范公路收费和降低信息通信服务价格。目前,我国公路违规收费、超期收费问题突出,大大提高了区域经济之间的物流成本,严重影响了公路的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制约了旅游、运输等与交通行业密切相连的行业的发展。尽管2009年以来,大部分省份都逐渐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但仍存在大量一级公路和经营性二级公路收费,应进一步引导、鼓励各地逐步取消其他一级及一级以下普通公路收费。在信息通信领域,由于垄断的存在,信息通信服务价格明显高于国际上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在抑制潜在消费能力增长的同时,也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成本。endprint
第三,不断提升产品结构,满足城乡居民吃穿类商品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增长,食品消费在城乡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减小,但城镇居民对食品安全、口味、营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更加追求科学合理的膳食;农村居民对肉类、蛋禽类的消费也稳定增长。为满足城乡居民对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一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监控管理,实现产品源头追溯和监督,构建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跟踪监测体系;二是要引导城乡居民合理、科学的膳食结构,在符合人体健康的前提下,合理搭配各类食品,防止营养不足和过剩;三是结合地区特色和民族特点,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日常在外就餐的需要;四是通过举办美食节、博览会等途径,加强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食品交流,在弘扬传统饮食文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居民食品消费市场。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更加讲究服装的款式色彩、品牌质地,追求着装的个性化,农村居民穿着已经向成衣型服装转变,开始追求健康、时尚和品牌。为了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衣着消费的需要:一是要在设计、生产、销售和面料研发等各个环节提供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国际知名品牌,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年龄人口、不同场合衣着消费的需求;二是要活跃农村服装市场,推动各类服装批发和零售市场,以及各类品牌服装专卖店和连锁店的建设,满足农村居民渐趋多样化的衣着消费需求;三是通过举办服装节、展销会等活动推广服饰文化。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家电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以旧换新”只能是开拓局部城镇市场,家电消费重心应向农村市场转移。考虑到城镇居民家电消费市场相对饱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城镇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要向智能型和环保型转变。同时,要兼顾适合大户型居住空间的大型家电产品消费的需求。对于农村市场,则应进一步拓宽“家电下乡”政策实施途径,尤其是加强农村市场家电售前和售后服务,引导和培训农村居民的消费使用。要针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多开发一些物美价廉、性能可靠的产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适度扩大城乡居民汽车消费,大力促进城乡居民信息通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目前,我国已整体迈入汽车进入家庭的门槛,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的汽车消费已经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爆发性增长所导致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加剧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已经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对这种爆发性的汽车消费热潮必须加以适当限制,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把私人轿车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种补充而适度发展。调整家庭轿车生产结构,推动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混合动力和电动轿车的研发、生产。从2009年开始到2010年底结束的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等政策实施对城乡汽车消费市场的影响较为明显,因此,要继续推行相关刺激消费政策,在“汽车下乡”政策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推进1.3L排量以下的微车进军农村市场,在“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过程中,扩大服务范围,鼓励促进城市出租车的更新换代和黄标车的淘汰。要大力促进城乡居民信息通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继续降低城乡居民电信资费标准,特别是通讯费和互联网接入费标准,在实施“三网融合”过程中要切实为群众提供方便,例如行业标准的兼容性,使更多的居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填平不同消费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
第四,调节和改善消费品的供给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不仅仅取决于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受到消费品供给结构的影响。从消费品供给角度看,我国工业消费品由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供给相对过多,而消费性服务业产品则相反,其规模、种类和质量与居民消费需求结构不相适应,有效供给不足,相应服务业不够发达,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为了更大限度的满足居民消费性服务产品的需求:一是大力发展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现代和新兴服务业,调整产品结构,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服务产品的供给,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二是要以4G业务快速发展为契机,推动通信产业升级发展,并带动相关通信产品生产,促进居民消费向享受型、智能型消费转变;三是降低资金准入门槛,规范和完善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制度,提高非公资金比重;四是加强市政公用事业、社区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引导服务规范化和网络化;五是鼓励和引导居民旅游、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产品消费,尤其是加大对农村居民相关消费产品的推广和宣传,培育健康的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精神享受和文化消费需求。
对于满足居民教育消费方面,要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进的教育消费格局,满足不同类型居民的消费需求;从人才、资金、设施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扶持力度,保证适龄青少年都能接受基础义务教育,维护教育的公平性;培养高水平、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为居民消费升级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对于满足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方面,要大力培育风格各异、各具特色的休闲度假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满足各阶层居民的需求;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杜绝零团费和各种宰客现象,让游客明明白白消费;促进边远旅游景区交通通信和电力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享受型、发展型消费的需要。一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城镇社会保障服务的覆盖面,全面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贫困人口的救济制度;二是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快办医主体的多元化,满足城乡居民医疗保健的多样性需求;三是积极拓展医疗保健消费市场,促进全民健康状况的改善。
第五,以满足基本生存保障为基础,采用住房供给多元化方式,满足城乡居民差别化住房需求。实践证明,限制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不但起不到抑制需求的作用,反而会助长房价上升,挤压居民其它消费需求。因此,应从扩大供给入手,满足城乡居民差别化的住房需求。一是完善住房用地供给制度,规范基准地价的确定和公布制度,减化、规范房屋开发中各种税费,防止住房价格非理性上涨。二是完善住房供给结构,尤其是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性住房需求,增加中小户型住房供给,严格控制高价位、大户型、低密度住房的开发。三是尽快推出廉租房等住房供给体系,通过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补助、租金补贴等方式,形成保障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共有产权住房等多元化住房供给模式。到“十二五”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要达到20%左右。四是规范二手房交易,尤其是规范房地产中介企业的经营行为。五是提高住房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居民住宅安全和居住质量。六是因地制宜地向农村推广水冲式厕所、集中供暖、沼气、饮用自来水等住宅配套设施,提高农村居民居住质量。endprint
第六,改革和完善节假日休假制度,倡导“带薪休假”模式,创造良好的居民休闲环境。除春节外,每年“五一”或“十一”黄金周,以及暑期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客源的旅游市场的火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旅游消费的巨大需求。然而,交通、住宿、旅游景点等供给与现实需求的反差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缓解集中休假带来的消费需求膨胀,合理使用商业资源,就需要进一步宣传和引导具有行业和地区特征的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的建立,提升居民旅游消费质量。目前,我国享受“带薪休假”制度的职工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和少数机关、事业单位,应该在更大范围内加以推广和实施。
三、强化政府治理能力,积极创造良好的居民消费环境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科学履行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消费环境,是实现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保证[8]。借鉴罗志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思路,我们认为,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应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三方面入手:
第一,强化政府经济社会管理职能。一是继续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以扩大居民消费为着力点,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完善消费政策,拓展消费空间,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科学引导和规划投资项目,重点是加大基础设施项目、生态环境工程以及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和投资,深入优化投资结构,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的格局。完善和调整贸易格局,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背景下,进一步推动出口市场的多元化,优化财政税收等扶持政策,保护出口贸易稳定增长。二是充分发挥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发展的职能。着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引进和吸收高端设备,引导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和智能电网、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鼓励上下游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产业资源,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市场竞争力。三是发挥营造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职能。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扶持的政策力度,加强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与执行力度,引导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努力改善企业发展环境,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四是坚决抵制乱收费行为,反对“与民争利”行为。例如,政府应加强对饱受争议的“遗产继承公证费”、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各种体制外、预算外收费的科学管理。建议可考虑通过颁布《遗产法》、《博彩法》等政策法规,取消天价“公证费”而为征收2%的遗产税,将相关收费纳入国库。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提高整体社会福利水平。
第二,强化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职能。强化政府治理能力,应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是大力扩大劳动者就业和创业。只有充分就业,劳动者才有收入增长来源,民生才有保障,扩大内需才有基础。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创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要进一步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要大力推动吸附劳动力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二是完善社会保障职能。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是提升居民消费信心的基本条件。要合理配置公共财政资源,让公共财力和资源更多更好地用于民生工程建设;要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正常调整机制;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问题;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范围,做到征地、补偿、保障三同步;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形成以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三是保证提供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明确不同政府间的职能和责任,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地区财政支付能力;统筹配置城乡资源,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消除城乡体制分割,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体系,提高公共财政投资效率和基本公共服务质量。
第三,强化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一是维护居民消费物价的稳定。物价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居民消费信心和实际购买能力。平稳的物价水平是促进居民消费健康增长的前提。要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那些偏高的收费标准,对关乎民生的如粮油、副食品、药品等重要生活必需品实行价格监测和临时干预措施,同时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从加强企业间竞争、为企业减负和提高供给能力等方面维护物价的基本稳定。二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制止偷税、骗税、骗汇和走私活动,整存和规范市场运行秩序,改善居民消费环境。规范市场金融秩序,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监管,取缔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严查工程建设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要不断完善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保障食品安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维护中国产品的国际声誉。对于已经发生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要参照国际惯例,本着对内对外负责任的态度加以处理。要在促进居民消费信用制度建立的同时,大力推行消费信贷。多年来的情况表明,个人消费信贷的扩大对我国住房、汽车消费和教育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力地拉动了内需。三是努力降低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公款消费也称职务消费,包括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款旅游、公费出国、公款私投、公费休闲等多种形式。在政府各项消费中,公款消费已经成为地方财政的沉重负担。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达到19.03%,公务员职务消费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达24%。过去一些年来,各地基层政府互相攀比建造豪华办公楼的现象相当普遍,成为政府浪费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2011年3月,国务院明令要求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数据,但已经公开的并不能让民众满意,而要真正借此监督政府花钱,仅仅公开还不够。为此,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严禁政府机关豪华办公楼建设,严格控制招待费、公车消费、公款旅游等支出,加强行政支出的管理。严格遵守和执行公款消费支出标准,加大对相关项目经费开支的审计和监督;严格控制公车私用、滥用问题,取消领导专车和专职司机,采用对公务员实行一定数额的交通补贴等形式;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预算和决算体系,增加财政预算透明度,明确公布相关经费使用情况,加强社会监督,实现从项目审批、土地使用到资金支出等各环节的严格控制。endprint
注释:
①根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在2005年8月2日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的看法,“全国各级政府统计内的预算外收费高达5000亿元,统计外的预算外收入至少3000亿元,两项相加即超过8000亿元,而这些绝大部分来源于乱收费和乱罚款。”假如数据可靠,那么各种体制外预算外的各项收费竟分别高达同期增殖税的近0.8倍、营业税的近2倍以及消费税的4倍,数字的确触目惊心!
②2005年世界银行研究报告(L.Kuijs,Investment an Saving in China,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3633)和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10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中均显示出目前国有企业给国家分红不足,使得不断增长的利润并没有通过再分配回馈给社会。
③按照韦 森(2014)估计,“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翻了三四十倍,而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最多也就是翻了7.7倍。这里面有几个因素,第一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很好赚钱,资本边际收益率高。中国的税收主要是通过间接税取得的,增值税还有企业所得税,所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财政收入也在高速增长。这是第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二个是通过‘金税工程,使财税部门税收的征收能力大幅度提高了,电脑联网,增值税发票一开,偷税漏税非常难。尽管税率没变,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大幅度上升了。”参见韦森著《政府还没根本认识到税收是一种“必要的恶”》,南方都市报,2014-03-06。
④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黄有光认为:“基础设施的贡献,很可能比许多人所想象的还要大。基础实施的贡献,除了在分工水平不变下所提供的利益,更在于通过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而促进分工和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力。”参见范金著《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分析和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参考文献:
[1]方福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原因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分省数据[J].中国社会科学,2009(2):68-82.
[2]郭庆旺,吕冰洋.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6):16-30.
[3]何其春.税收、收入不平等和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2(2):4-14.
[4]陈立中.收入增长和分配对我国农村减贫的影响:方法、特征与证据[J].经济学季刊,2009(2):711-726.
[5]聂海峰,刘 怡.城镇居民的间接税负担: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估算[J].经济研究2010(7):31-42.
[6]郑玉歆.按照经济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1-14.
[7]赵振华.加速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J].桂海论丛,2013(1):7-10.
[8]罗志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N].人民日报,2009-04-22.
责任编辑 莫仲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