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2014-10-16高洋
高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有利于家庭和睦幸福;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可以使孩子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孩子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那么,农村初中生的养成教育状况是怎样的呢?围绕初中生的仪表意识、待人意识、学习意识、个人品行意识、社会公德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养成五个方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对我校及周边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影响农村初中生养成教育的因素主要如下。
一、学生个人因素
农村初中生社会见闻、知识面等方面相对缺乏,加上自身年龄小,社会阅历少,分辨意识差,对社会上的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问题还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让学生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无论是从感性还是从理性上都缺乏一定的认识。
二、家庭教育不容乐观
有些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本着“树大自然直”的原则,对子女教育放任自流。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身体素质培养,轻心理素质培育;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有的家长把对孩子的教育看成是自家的私事,对正当、合理、科学的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积极配合。农村初中生的父母一般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较低,很少能从心理上关心、照顾孩子,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或疏于管教及简单说教,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良好行为意识及习惯的形成。此外,不少家长的不良嗜好、不良习惯和低级趣味等不良行为也给孩子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
三、“留守儿童”易成为“问题少年”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部分处在心理断乳期,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他们中出现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学习普遍较差。调查显示,他们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社会公德习惯不良,如不讲卫生、社会交往和生活等方面我行我素;有的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等,成了“问题少年”。
四、家长没有更新子女就业的职业观念
农民讲的是实在,认为没知识照样能挣大钱,而学生也觉得挣钱比读书有趣多了,新的“读书无用论”在农村一些人的头脑中形成,觉得自己以后从事的工作不是什么高尚的职业,没有必要去形成良好的品行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社会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内外不同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的不断影响,作为农村新生代的初中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喜欢赶潮流,但是分辨能力不强,于是对新事物就会模仿甚至全盘吸收。由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另外,一些音像、书刊大肆宣扬暴力、黄、赌、毒,泛滥成灾。网络对学校德育和对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
六、学校德育工作滞后
1.社会对学校的德育评价是片面的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德育内容。我国文化历来比较重视“德”。然而,近年来,重智轻德的现象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家长只关心子女的考分而漠视思想道德品质,小学、初中、高中只有考分的衔接,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高校录取新生也只看考分而淡化品德表现。所以在很多学校,德育处于智育的从属地位,评“三好”常常是“一好”代“三好”,德育工作的延续性、完整性及渗透性都不能在学校工作中有所表现。因此,德育工作总是流于形式,而很少落实到学生道德行为的改变上来。德育内容无法落实,德育效果不好,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会发生偏离。
2.德育的内容没有注意创新
道德教育需要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社会转型、文化进步的内在要求。家长和教师必须以新的视角来看待养成教育,要让养成教育具有时代特点,与21世纪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高科技竞争时代相一致。如良好的待人行为习惯;团队合作的习惯;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收集、整理信息的习惯等。但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缺乏这种创新行为。
3.没有注重对特殊个体的教育
我校的班额相对较大,上课时有的学生受到教师关注、期待的机会少,师生的情感互动、思维撞击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情感的陶冶和品格的形成。这样对于一些特殊的个体,如“留守儿童”和存在其他问题的“问题少年”就不能时常跟踪式地去给予关爱和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黄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