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考试训练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2014-10-16成善军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高水平心理素质运动员

成善军

在高考大环境的压力下,学生在体育考试中能否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自己的水平,除了平时努力刻苦的训练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心理素质。

2011年高考体育加试结束,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成绩不理想多半不是因为自己竞技水平的问题,而是因为心理素质不好,直接导致技术完全失控,无法发挥正常水平。怎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通过总结、反思,笔者现在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让学生多参加比赛,积累经验,熟悉场面

竞技体育,不是只靠突击训练就能立刻见效的,而是要进行常年的、系统的训练。一般参加高考的学生,最起码要经过1—2年的系统训练,因为人体差异的不同,学生训练努力的程度不同,自然训练的成效也就不同。因为中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机会少,所以就更要抓住这些机会,不要因为自己水平不够、不能取得好的名次而放弃这些比赛的机会。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1.经验的积累

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见到很多高水平运动员。和高水平对手一起比赛,能激发部分学生的潜能,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极大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或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比赛结束后思考、总结,从哪些方面可以完善、提高自己的技术动作。学生还可以学习到高水平运动员良好的比赛习惯,积累比赛经验。

2.心理状态的调整

区级、市级运动会,对于普通的中学生来说,场面已经足够宏大了。很多学生都没有见过如此盛大的开幕式,如此高水平的比赛,如此多的运动员,如此多的观众,甚至可能还有电视台来现场拍摄。这对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无疑是一次极大的挑战,对他们能否在各种复杂、困难的环境下,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保证技术、战术的充分发挥,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都是一种强有力的锻炼。

3.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有很多的学生都是背着家长练体育的。通过调查,很多家长都不同意自己的孩子练体育,觉得练体育既没有出路又耽误学习。如果学生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一点成绩,家长会认为他们在这方面有些天赋,从而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很多时候,家长的一句话比老师的十句话都管用,学生学起来也会更努力,因为他们想证明给父母看自己有这个能力。

二、多与学生交谈,从思想上进行放松

学生不良的心理素质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中形成的紧张习惯,因此要解决比赛紧张的问题,就要从改变性格中的不足做起。在高考大环境的压力下,学生的课业压力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如果还要进行课外训练,难免会产生过重的思想包袱。

教师平时训练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特别是学习或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多与他们交谈,多给些鼓励,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对那些学习或体育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要时常提点他们,戒骄戒躁,减少自负,反省自己,发现不足。告诉他们,如果自我感觉良好,不愿接受批评,过分地想在比赛中表现自己,把结果看得很重,往往不会取得太大的成就。

三、完善训练方法

1.情景变换

通过与学生的交谈,笔者发现很多学生是因为考试时身边的待考学生太多,从而心理过度紧张,技术动作完全变形,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可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营造与考试相似的环境,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

2.环境选择

选择不同的场地进行训练。因为人体差异的不同,每个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都不一样,因此经常变换场地训练,对于那些适应环境慢的学生有很大帮助。

3.抗压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辛辛苦苦训练一两年,只为高考那几分钟的比赛,这种压力是无法言语的。因为一旦失败了,就意味着一两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所以在训练中,对于完成训练计划的质量要求要非常高,一定要奖罚分明,而且罚要罚得重,这样才能让学生高度重视每次练习,在最后的比赛中不会出现太大的失误。

在各种复杂、困难的环境下,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技术、战术的充分发挥。许多竞赛结果证明,高水平运动员相互之间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水平等方面差距甚小,竞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关键时候顶住了压力,往往就能够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

(责任编辑袁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水平心理素质运动员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