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患者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临床分析
2014-10-16钟远妹
钟远妹
江西省全南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全南 341800
本次研究对128例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剖宫产患者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妊娠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将其按照分娩方式分成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每组64例。阴道分娩组产妇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 (28.7±12.6)岁,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 (38.6±2.1)周,两次分娩时间间隔为1~9年,平均 (4.1±1.5)年;剖宫产组中产妇年龄23~44岁,平均年龄 (29.3±12.5)岁,孕周35~43周,平均(39.1±1.6)周,两次分娩时间间隔为1~8年,平均(3.9±1.2)年。以上统计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两次分娩间隔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分成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对两组产妇的妊娠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新生儿窒息、产后发热、肺不张、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产妇术中出血量、产褥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等。
1.2.2 手术方法 再次剖宫产手术切口选择前次剖宫产子宫下段、体部纵切口或则是倒“T”型切口,再次剖宫产指征包括[1]:前次剖宫产后出现不良症状,子宫壁变薄,瘢痕厚度不足3mm,子宫下段存在压痛感;两次分娩时间间隔不足2年;存在多次剖宫产史;具有剖宫产指征;胎盘处在瘢痕附近。阴道分娩选择前次剖宫产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阴道分娩指征为[2]:术后未发现其他症状;两次分娩时间间隔在2年以上;子宫前壁下段肌壁完整;未出现剖宫产指征;子宫瘢痕厚度大于3mm;宫颈成熟度良好;骨盆各径线测量正常,未出现头盆不正;胎儿体重不足4000g;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并征得同意。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产妇年龄、孕周、两次分娩时间间隔等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的对比采取 χ2检验,在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情况 经对比发现,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2例 (3.13%),产后发热 1例 (1.56%),肺不张 1例(1.56%),吸入性肺炎1例 (1.56%),再次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3例 (4.69%),产后发热2例 (3.13%),肺不张1例 (1.56%),吸入性肺炎1例 (1.56%),两组新生儿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2.2 产妇结果 经对比发现,剖宫产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较阴道分娩组发生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住院时间较阴道分娩组发生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剖宫产组发生产褥感染者3例(4.69%),阴道分娩组发生产褥感染者1例 (1.56%),两者产褥感染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结果比较结果统计 (±s)
表1 两组产妇结果比较结果统计 (±s)
注:与阴道分娩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 (ml) 住院时间 (d)剖宫产组 64 284.3 ±23.2* 5.1 ±1.3*阴道分娩组64 179.7 ±24.5 9.6 ±2.1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目前剖宫产的发生率正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临床实践证实,在行剖宫产手术时,虽然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但是术后瘢痕子宫会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母婴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受到了广大医学工作者和患者的重视[4-5]。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分析剖宫产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妊娠结果发现,再次剖宫产的妊娠结果会对产妇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不会对新生儿产生明显的损害,在今后的临床产科工作中应对其给予注意,对剖宫产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合理选择,以提高分娩安全。
[1]彭慧英.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2010,l(04):69.
[2]王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5):22-23.
[3]余姬文,李芳,李瑞兰,等.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J].中国基层医药,2011,10(09):104.
[4]秘建军.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78例分娩方式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03):74-75.
[5]李红红,和旭华,冯晚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的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1,32(07):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