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数学作业设计之我见
2014-10-16任晓英
任晓英
摘 要:在新课改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逐渐得到推广,提倡以个性化的作业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已是数学教师共同研究的主体。要保证数学作业能有效地成为课堂的延伸,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设计中就必须做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换作业形式,优化作业评价,从而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实践能力。
关键词:个性化;兴趣;信心;评价
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但那种形式单一的作业已变为学生的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的负担,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教学作业设计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丰富作业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和生活经验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作业内容生活化。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1)运用数学,描述生活现象。我在布置作业时,适当补充了一些数学与社会联系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做一个有心人。如在教学完分段函数后,我留出思考题:某旅游风景区门票有两种,散客票和团体票票价为每人20元;团体票的收费标准为:团体人数不超过15人按散客对待,超过15人时票价为每人15元。试建立团体票购票人数与团体票门票收入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如在统计的学习中,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我校老师的上班是乘车、步行,还是骑车呢?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乱猜,有的说不知道,有的说去访问老师就知道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我只要求他们采访10位老师,并要求制成调查统计表。学生利用下课时间,紧张而兴奋地走进办公室,第一回做了调查员,成果丰富多彩,有的画√记录,有的画○记录。学生在独立完成实践作业的同时,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2.作业内容有层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素质教育原第一要义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而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在设计作业时,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我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中等生可选择★★、稍差生可选择★。此类作业设计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
二、变化作业形式,提高实践能力
以往的数学作业形式比较单一,远离学生和社会生活,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变化作业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操作性作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作业设计中,要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活动,拼一拼,画一画,分一分,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拓展思维。
2.日记型作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有一些感受,怎样才能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和闪耀的智慧呢?我尝试让学业生写日记,日记内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布置的,另一部分是学生自选的自己认为与数学有关的日常发现。虽然这种活动比较费时,但学生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
三、优化作业评价,增强学生信心
数学作业评价,不能填写单一的“优、良、及格”等级,而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1.用赏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的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因此,我们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批阅学生每次的作业,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下游学生。
2.“等级+简语”来评价学生的作业水平。“等级+简语”式作业评价是描述学生作业水平,并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和导向性,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轻视”作业结果,“重视”作业过程。新课标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恒量学生作业的唯一标准。
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好几年了,有的可能还在为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而苦恼。我认为作业是要布置的,但不是单一地做数学题,而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质疑能力、动手能力等融入到作业中,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作业,让作业内容丰富起来,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让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