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体育与健康教学“师生成长共同体”,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4-10-15张庆锋
张庆锋
摘 要:我校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推出了“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教育模式,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师生关系是焦点,通过互动,重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改进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师生成长共同体”。
关键词:平等 民主 主体 “师生成长共同体” 构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b)-0236-01
1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提出及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展示分享自己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体验与收获,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我校“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提出,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来说,也有深远的意义。“师生成长共同体”突出的是以交流互动为特点的教学,师生各自凭借自己的探究学习,用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彼此的交流,交换意见,合作探讨,实现知识技能的共同掌握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改变体育与健康课传统的“授—受”的教学模式,改变教师只教,学生只学的“单向”培养方式,将产生一批新的“老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老师”,学生的能力将得到充分体现,个性将得到充分发展。
2 体育与健康课“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
2.1 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前提是树立教与学平等
老师闻道在先,知识体系系统丰富,在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方面水平高于学生,但学生是一张白纸,有着巨大潜能、具有充足活力的群体。在交流互动中老师和学生各个方面是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质是先掌握知识和后掌握知识的关系。我们必须知道的是他们中有好多将来会成为社会的栋梁,能力和才能将来会在老师之上。为此,我们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认真听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我相信我们教师也会受益匪浅的。
(1)要改变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具有充足活力的新生军,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奋进的、有思想的学习主体。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一定要改变教师的“一言堂”,把学习主体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灌输着,而应该是学生求知途中的富有经验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学生的求知助手。
(2)要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学生”。
新课程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整个教学应形成一个真正的“师生成长共同体”。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具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善于去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做学生的学生。如在篮球技术教学中,作为高中的学生他们当中有很多打球很好地同学,教师在教学开始可以让他们来展示他们的球技,学生看到自己身边的同学能做的这么好,顿时信心和兴趣就来了,如果这时是老师展示或示范,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因为他们会认为老师是专业的而且不知练了多少年才练成的,作为学生的他们完全有理由做不到这么好。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共同体中篮球特长学生在自己小集体中“老师”的作用,相信他们肯定比老师做的好,因为他们的交流更充分。这时的老师可以在自己建立的学习平台中去向更有创造力的学生去学他们的知识技能,且教师的“学生”身份参与更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完成对自我的发现和超越,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
2.2 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关键是重视教学的互动性
体育与健康课要在教学中实践互动,在动态中实现高效课堂。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互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展示,包括师生间的交流和生生间的交流。通过交流互动,共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将不断发展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互动意味着交流、展示,意味着共建;对学生来说,互动意味着角色的转变,主体性的提高,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挖掘;对老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学不是单一的传授知识技能,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倾听,是专业成长、自我提升的过程。在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品德提高的同时提高自己。
课堂中每个人都有展示发言的机会,但由于课堂中实现人人的绝对平等是不可能的毕竟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教师要充分备课设计好每一堂课,创设一个可以让每个同学有展示机会的平台,鼓励和引领全体学生的参与,实现多方位的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叉互动。如在学习篮球掩护配合战术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怎样能通过队友配合超越防守,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模仿,然后老师给他们平台展示他们的方案,展示的同时老师帮助归纳总结,展示结束基本上所有的掩护配合同学们都了解了,就像自己原创的方法一样,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2.3 教师精讲点拨每节课进行知识总结
课中经过老师学生的交流互动,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展示分享来各自的成果,但是这时学生毕竟对新知识是初学者,对知识的理解大部分同学是浅显的,且知识点是较零散的,这时老师应该对知识进行总结,给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对知识的认识可以得到升华。总结也可以先由同学总结,老师加以串联和评述。最后还要对各个同学进行评价,合理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当然评价要老师和同学共同评价,对这节课每个同学的表现,以及对知识技能的学习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正确合理的评价能使学生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规律,取长补短是自己不断提高,以往老师占这课堂的主体地位,学习好的学生怎么学习怎么思考的,基本别人不知道,通过课堂的共同学习,谁的思路好,谁的学习方法对,谁勤奋努力,大家都会看到,大家都去学习好的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大家就会共同提高,当然包括老师在内,“师生成长共同体”教学方式的建立,是新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同时学生之间多向交往,构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轮课改理念下,没有开放互动式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是很难进行的。“师生成长共同体”是需要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入理解、对学生心智和体能的充分了解上,才能使教学达到满意的效果。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应该把学校变成一个凝心聚力的文化场,把学校变成师生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的精神家园,让教师享受职业的幸福,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实现师生和谐发展的,达到了“成就学生,发展教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许崇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3).
[2] 郝占辉,田英,苑芳强.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7).
[3] 許崇文.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N].中国教育报,2009-7-4.
[4] 沈卫.助长型师生关系:和谐校园建设的基石[J].中国成人教育,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