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应重视多媒体的运用
2014-10-15王卫华
王卫华
在笔者的认知中,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标准和所学教材确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精心备课,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并与教学方法相组合,共同运用于教学的全过程,以多媒体综合信息的方式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它集图像、声音、视频和文字为一体,容量极大,形象性和趣味性特别强,且可以帮助老师合理调控课堂教学时间,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科学合理的互动平台。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要重视多媒体的运用,这是由社会发展的时代因素、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等决定的。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我们要高度重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多媒体是教学的必然趋势
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到信息网络时代,科技给教学提供了整合多种手段呈现知识的技术。传统的教学媒体如教科书、黑板,在承载知识的种类和能力方面都已显不足,它们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而幻灯、录音、录像等媒体,虽然承载信息的能力有所提高,但他们与多媒体比较起来,其缺项十分明显。例如,幻灯不易表现事物的运动,录音录像缺乏灵活的交互能力,在运用这些媒体进行教学时,信息的传递只是单向的。与这些媒体不同,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集成一体,而且多媒体与使用者能够双向交流,教师可在计算机上对所教知识进行存取转换、按需编辑等。更主要的是,计算机早已与网络结盟,这就为教育教学开通了广博的信息源泉,为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对于这一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当今世界各国都重视其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运用。美国在1998年就宣布要使每一所学校、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个公民都享受现代互联网带来的全新的学习环境,日本也提出在各阶段学校教育中都要积极利用信息工具、多媒体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的要求。我国政府现在也特别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运,不惜斥巨资在各所学校配备多媒体。
教育发展除了靠教师,还有赖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教学中不能运用多媒体,或不能普及媒体教学,我们就会落伍于时代,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也不该拒绝现代先进的科技手段。重视多媒体教学,是现代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多媒体是学科特点的必然选择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的外延极其广泛,语文的信息量极其丰富,同时也极其开放,因此,课堂教学就极其需要网络背景下的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多媒体教学之于语文教学无异于一场革命,它给传统的乃至现代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命,它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必然选择。
1多媒体教学便于补充知识信息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且不说动辄涉及一个领域的专题或社会实践活动,也不说内容纷呈的推荐名著和系列化的作文训练,单说每一篇课文,它所牵扯到的相关相类或相反的内容就无法计数。这些相关相类或相反方面的内容,都可以用来相佐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是,这些内容不可能在篇幅有限的课文中一一呈现,这就需要老师对其进行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充分显示其优越性。由于与互联网相连,多媒体可以呈现海量的相关知识内容,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极大地扩大了课堂容量,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石榴》时,教者可以补充出作家创作的时代背景,可以联系历代歌咏石榴的诗词歌赋,也可以补充出石榴花果生长动态形象及知识。总之,凡有助于理解课文、陶冶情操、增长见闻的知识,都可以补充到课堂上来,从而进一步丰富文本知识,扩大课堂容量。
2多媒体教学便于课文内容理解
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健康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选择意境优美、境界开阔、语言精练的文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思维,丰富语言。在教学这些文章时,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有声的画面、动态的演绎、多途径信息的整合,把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意境,精准地把握文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笔者在上高尔基的《海燕》时,就在网上下载了一段视频。视频中海燕鸣叫,海鸟翻飞,海浪声声,波涛汹涌,白浪滔天。那大海的气势,尽现了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时的氛围,极具感染力,它很容易让学生进入这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去,激发学生联想想象的思维,启发他们对作品主旨和情感的把握。
3多媒体教学利于调动学生感官
多媒体教学可以随时展示视频、声音或图像。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声像资料,在讲课需要时呈现给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声音和图片的大小,选取全景或局部特写。
例如,在讲到郭沫若的《石榴》一文时,文中描写单瓣花形态变化时写道: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这里,“安普剌”是什么东西?“希腊式的”又会是什么样子?“金罍”这种青铜器又是什么造型的呢?对于这些,学生都没有具体概念,也无法想象。对此,在备课时,笔者就从网上寻找它们的图片,把图片制作成课件,并向学生们展示。图片反映的资料真实、逼真,学生们一下子就对抽象的事物有了具体而清晰的感受,然后就很容易掌握住单瓣花的形态变化。
三、多媒体教学是认知规律的需求
从认知特点来看,初中生的自觉认知意识有所发展,但还不很成熟。初一年级学生的无意识记忆特点表现得很明显,即对有兴趣的材料记得比较好,对一些难理解的材料或不感兴趣的材料记得比较差。此外,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补充大量的课本以外的知识信息,让学生感到新奇,从而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多媒体教学整合了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实现了多位一体的传播方式,能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热情,提高识记效率。多媒体能直观地呈现事物、动态地演绎事物的变化过程,这些都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听感官,具有教学的直观性,适合中学生经验型思维的特点。在使用多媒体手段的课堂上,学生很少分神或萎靡不振,课堂活动参与率高。
综上所述,无论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还是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因素来看,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都应该重视多媒体教学。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六套中学(22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