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的人物塑造
2014-10-14顾建新
顾建新
小说是否要塑造人物形象?这历来是文学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中外传统的文学理论,一直把能否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检验小说成败的关键。黑格尔是这个理论的集大成者,而亚里士多德则把人物放在小说诸因素的最后。当代西方的“叙事学”,也把人物当作一个不重要的因素。
近几年,青年作家钟法权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坚持现实主义的道路,努力塑造出不凡的人物。其创作的特点是, 注重个性化的手法,力争走出具有特色的写作新路。
钟法权近期写的《西行记》(发表在《延河2014年第6期》),值得一读。
《西行记》写的是红25军历经艰险,克服了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北,并给予追兵沉重打击的一段历史。作者面临的难点是:一段已有定论,且人们已经知道的史实,如何写出新意?换言之,面对当代的青年读者,如何在尘封的历史中注入现代的意识?如何解决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与小说创作虚构性的矛盾?如何与众多已写就的同一伟人的作品泾渭分明?
小说从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显示创作的特色,并解决诸多的矛盾。
小说写了许多英雄人物,如年仅28岁就牺牲了的吴焕先政委:本来已经渡河了,为救战士,毅然返回,结果中弹。这个情节写得壮怀激烈,震撼人心!体现了政委对战士的深爱,身先士卒……有多少深刻的内容包含其中。但小说着力刻画的还是徐海东将军的形象。作者写作的方略是:将人物放在异常艰险、恶劣的环境中,显示他的大智大勇,突出他超人的军事指挥才能。这样,人物既有立体感,又有深度。
小说紧紧抓住一个“奇”字,就使人物卓尔不群,让人读之难忘。
一奇是主人公中弹,生命垂危,却能绝处逢生。传奇的色彩,不是市俗化地给人物披上美丽的光环,而是旨在讴歌伟人的坚忍不拔。
二奇是故事情节善出奇招。例如,在渡过泾河时,保安团事先把船搜得一条不剩,徐海东却竟然找到了三条渡船和几个船工,带领尖刀营,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再如,在蒋介石对陕北第三次大围剿中,面对大兵压境,徐海东设计了围城打援、诱敌深入、埋伏奇袭的三步方针,结果获得歼敌三千多名、缴获大量军用物资的重大胜利!
如果说,《西行记》写人还多少受些历史真实的束缚,那么,作为“外一篇”的《呼唤》,在创造虚拟的艺术世界时,作家的笔就灵动了起来、飞扬了起来!
小说中的木匠汪守春,作者为彰显他的个性特征,重笔写他的“痴”,为此谱写了多个层次:他迷上了大财主代万山的妾杏春,初识时,以言语打动;接下来做活时,眉目传情,魂不守舍,屡屡出错;为了能接触杏春,他故意拖延工期。这些细节还不算很特别的话,那么,在最后的情节设计上,就令人心灵震颤了!他与杏春偷情被抓,被割下了右耳!为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仅如此,当他得知杏春自尽的消息后,中风了。为了一个女人,他竟灵魂出窍至此,人物的“痴”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者在刻画人物时,采用的是层层叠加、水涨船高的艺术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