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原点的行走
2014-10-13徐飞
徐飞
不要以成功为目标——你越是对它念念不忘,就越有可能错过它。因为成功如同幸福,不是追求就能得到;它必须因缘际会……是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并把自己置之度外时,意外获得的副产品。
——弗兰克
懵懂的文学少年
我从不隐讳而且经常提起自己的中师学习经历,因为在我看来,中师所受的教育近于“全人”教育,而这种美好的教育如今已难觅其踪了。
1996年,我中师毕业,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参加工作做一名小学教师,二是继续留在学校读两年大专。尽管大专毕业仍是做小学教师,但我还是想“赖”在学校里。但是,父亲并不同意,认为早工作可以减轻家庭负担。父亲的执拗是全村出名的,埋怨、愤怒让我的心情一片狼藉。1996年的初夏,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将腹诽化作了火热的文字,我写了封长信《父亲,请听我说》,然后工工整整誊写在方格稿纸上,满满五张纸,塞进信封贴上邮票,落款“如东县人民广播电台”。
两周后,当我从广播里听到甜甜的女中音动情地读着我的那封信时,我觉得全世界都在倾听我的述说。自从那封信被播出以后,父亲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最终做出妥协。而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发表的快乐。
我至今都很怀念在如皋师范就读的两年大专时光。大段大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二楼阅览室总是那样寂静,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香气,饥渴的眼睛在字里行间快速地奔跑。陆志平老师教古代文字,汪政老师教文学评论,何平老师教写作……我很幸运地遇上了这些有情怀、有才情、有个性的老师,但我更幸运的是我们班级所特有的浓浓的读书、写作的氛围。记得每天上午课间操时间,总有同学从学校收发室取来信件发放,偶有同学的作品发表,大伙就会聚集过去,品赏赞叹一番,而回到各自座位后,大伙的心也被撩拨得痒痒的,班上自然形成了一股比赛发表的风气。两年时间,我们班47位同学人人公开发表作品,共发表作品260多篇,可算是不大不小的奇迹。
自小到大做惯了好学生的我,自然不甘落于人后。那时,深信写文章是需要灵感的,而且灵感需要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如皋古城有水绘园遗迹,水绘园是冒辟疆和董小宛的住宅,园林幽幽,自有古意。自诩为才子的我想总归能从冒大才子那里获得写作的灵感吧,于是,有次星期天,我带了一盒饼干,外加一盒香烟——我是不抽烟的,但总觉得作家写文章时嘴里应该叼着烟,于是就在嘴里衔着一根没有点着的烟——进了水绘园。我在那长廊短亭之间来回踱步,轻轻触摸着冒大才子的蜡像,但那灵感迟迟没有出现。直到水绘园关门,我才恹恹而出。
第一学期过去了,班上已有不少同学发表了文章,我心里自然着急。正逢麦收时节,便想写一篇有关麦子的文章。但我虽在农村长大,却对麦子没有感觉。又是一个星期天,骑车出城,到郊外,找一处麦地,钻进去。扯一根麦秸,放在嘴里使劲嚼,恨不得嚼出灵感来。天色渐晚,躺在一块已收割的麦地里,望着辽阔的天和苍茫的地,有一种要掉泪的感觉。赶紧骑车回校,连夜写出散文《怀念麦地》,后在《如东日报》发表。
有了第一次发表的经验后,我的写作热情被激发了。两年时间,一共发表了14篇文章,虽然都是些一千字左右的“小文人语篇”,但写作带给我另一个世界,让我拥有了强大的内心。
不为彼岸只为海
2002年,我迎来了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在教了四年初中语文后,我被调到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没有念过高中的我,要去教一群高中生,我有过一丝忐忑,而更多的是兴奋和期待。
我任教高一(4)班和高一(10)班语文,我很少向老教师讨教学习,只是根据自己学习语文的心得体会指导学生们学习。意气风发的我经常上课跑题,但从学生们清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我的认可和喜欢。我没有受过应试作文的训练,自然也不知如何指导学生们写作,我只要求他们每周交一篇随笔给我,要求所交的随笔“三不一需”:不限字数,不定文体,不定篇数,需有真情。我并不强求收交随笔本,如果本周某学生没有找到写作灵感,可以不交随笔本。为使学生找到随笔写作素材,我给他们提供了十种素材:“感悟亲情”“回归自然”“漫步校园”“聚焦琐事”“点击时事”“重返历史”“亲近大师”“定格瞬间”“延伸课文”“畅游未来”。学生交来的随笔文体多样,有写散文诗的,有写古体诗的,有写剧本的,还有写小说的,甚至有几位进行中篇小说的创作。有些学生每周交来的随笔不止一篇,洋洋数千字。我被学生的真情、热情和才情所感动,学生交来的每篇随笔我都留下长长的批语,有的批语写得比学生的随笔还长。发随笔本时,常看到学生迫不及待地翻看批语,传阅批语。
鼓励性、赏识性的批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交来的随笔本逐渐增多。批阅两个班的随笔本,我是苦乐参半,苦者常要起早贪黑、经常熬夜至一两点,乐者诚如我在一篇文章中所写:“每周随笔的批阅,是我生命中一段最美的时光。忘却时间,琐事隐退,静听花开……读至妙处,或击掌,或沉吟,或凝虑,感佩于万物有灵的童心,驻足于真情无价的孝心,欣喜于世界大同的爱心。”
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由愿写而乐写,就产生了将佳文妙句汇编成集的想法。与学生交流后,得到热烈的回应,当天就有学生送来“金点子”,有的建议以刊物形式创办,有的建议分栏目编辑,还有不少学生送来刊名供选择:“未央歌”“溅玉集”“夹心饼干”……我让大家讨论刊物名称,最后大家一致认可小才女王玲玲提供的“不为彼岸只为海”。两个班的学生自荐、竞选,迅速成立了编辑部,栏目名称有“静听风吟”“虹桥有约”“心灵氧吧”“指手画脚”“风临山庄”“真情三月”“校园写生”“爱尔兰咖啡”……
第一期稿子的初审是各栏目的编辑,二审是主编,我负责终审。那时候,电脑还没有普及,学生中间会打字的较少,于是,电脑打字的任务就落在我身上。我又是一阵起早摸黑,挤出一切可用的时间,打字,排版,美编。一周半后,第一期刊物问世了,一万多字,二十多页。拿着装订好的、散着油墨香的刊物,教室里一片欢呼,而我所有的苦和累全都消失。endprint
两位主编王玲玲、王小颖,更是热情高涨。第一期刊物诞生后,两位“野心家”跑来向我索要文字录入及版面设计的权利,于是我允许他们在班上物色人选。第二期刊物一个月后如期面世,所不同的是学生设计的版面更精美,而我也暗自庆幸少了编排之苦。
后来,两位主编又“贪心不足”地索要终审权利。但在班上讨论时,不少学生坚持要将随笔本交给他们信赖的“飞哥”,而另一派主张“体恤吾师”。最终,他们达成协议:我仍保留每周批阅随笔、终审的权利,而主编也享有终审权。在第三期刊物的“编辑”中,我的地位已开始动摇,近乎“傀儡”。
两个班的弟子很给我争面子。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两个班的语文均分在同轨18个班级中分居第一名、第二名,尤其是作文均分高出其他班级两分以上。“无意插柳柳成阴”,我就如武陵捕鱼人一样,无意中踏入桃花源,看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界。我据此写了篇论文《让学生在编刊中成长》,发表在《语文建设》2013年第10期上。
分数时代的技术追求
从2005年至2010年,我连续五年任教高三。说实话,仅凭高三一年要使语文成绩有明显提高,很有难度。我也失去了在高一、高二任教时那份从容、淡定,我一度眼里只剩下了——分数。为了追求分数,我开发了一套自我感觉良好的技术。
比如,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语文教材(包括读本)有着完整的体系,覆盖面广,资源丰富,但学生往往“身在宝山不自知”,对手边的资源往往熟视无睹。如果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整理素材,既能以写促读,提升阅读技能,又能积累丰厚的素材,还能锤炼思维,锻造思想。
2009年,我教高三(1)班,开展了教材资源大开发的实验。我与《新课程报·语文导刊》编辑取得联系,将我的实验构想告诉他们,他们很感兴趣,愿意连载“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写作素材”。于是,我向学生征稿,每千字80元。既能发表,又有稿酬奖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将班级学生按四人小组为单位划分,每小组承担一篇课文的写作素材资源的开发,小组长负责质量把关。比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可以从不同角度挖掘写作素材资源。从史铁生角度,可以提炼出“问”“窗”“寻找”“空间”“柳暗花明”“唤醒自己”“独自面对”“柳暗花明”“残缺与完美”“为生活设定目标”等。从母亲的角度,可以提炼出“无声胜有声”“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等。从地坛的角度,可以提炼出“发现”“美的力量”、“倾听自然”等。从三者关系的角度,可以提炼出“脚印”“对话”“生命的支点”等。从整体角度,还可以提炼出“回味”“守望”等。确定角度后,即写成200字左右的素材卡片,如:《唤醒自己》:
人生苦难不期而至,这突如其来的磨难,总将人推进无尽的黑暗,迷茫和苦闷让原本激情的心逐渐冰冷。而地坛在最恰当的时候接纳了满心颓丧的史铁生,它的安静与祥和熨帖了燥热狂乱的心。那苍黑的古柏,那坦然的落叶,那高歌的雨燕,让他嗅到了生命微苦的气息,生命的元气在心中开始逐渐汇聚,他听到了心灵深处坚冰破裂的声响。唤醒自己,有时只需一棵古柏,一片落叶,一声鸟啼。
这两百字左右的片段其实很难写,既要扣紧题目,又要兼顾文本,还要文字清通。有些学生为发表一个片段,常常要反复修改六七稿乃至十多稿。我负责终审,严格把关,力求每个字词用得妥帖,才同意发表。
除此以外,我还开发了种种能迅速提分的技术,比如帮助学生梳理“独家素材”,提炼出记叙文“写两例,不雷同”、议论文“点类反议联结”的文体模式,让学生背诵100句名言佳句,且从中观层面指导首尾段落的写法、倒数第二段的写法、整句段落的写法,甚至还细化到句子、词语的写作指导。
应试的分数也不低,而且开发的这些技术还在一家报刊连载,但我总觉得,这样的作文教学换来了分数,却丢失了比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读书人》和大作文
2010年,我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高一。不安分的我开始了作文教学的又一轮探索。从2010年至2013年,从高一到高三,我和我的学生留下了七十多份、合计五十多万字的班报。
办班报的灵感,来自管建刚教师的“作文教学革命”。他的“写作——发表——对话”的实验,让我怦然心动。一场小学作文教学实验,引发了我的高中作文教学构想与行动。
我虽然一直坚持让学生写随笔,但每每因不堪重负而中途夭折,或被学生同化以致敷衍应付。随笔,作为一种自由写作,理应受到学生的喜欢,但我发现,学生逐渐疲于应付,热情不高。我发现,可能是反馈环节出了故障。即使我精批细改,也只是单向反馈,而没有互动交流,更没有全体师生参与的共生对话。反馈的简单化,使学生写作时缺少了读者期待,致使写作热情逐渐减弱。作家兼语文教师尚爱兰在回忆女儿蒋方舟的写作成长时说:“一个合格的作文指导老师,不应该把力量都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写作文上,他至少应当分出一半力量来,研究一下,如何‘发表这些作文。”而班报能使学生作品“发表”,从而激发写作欲望。
每次周末,我的学生只有一份固定作业:一篇随笔。周一上交后,我会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从每班各挑出8~10篇有发表潜力的随笔,将随笔本发还给他们,并写上修改建议。这些同学在周三放学前将修改后的习作交给我,最终再由我确定发表的篇目,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输入电脑,下周一交电子稿。我负责将电子稿里的文档汇集在一个文档里,排版、校对、送印。每周三,班报与两个班学生见面。我再根据每期文章特点,相机点评。
班报的制作可以简单归结为六个步骤:“一挑,二改,三定,四录,五印,六评”。这样会不会增加教师的负担?我的体会是:不会。教师从之前的逐篇批阅,到现在的浏览全部、详批数篇,时间并未多花。而且,排版时的粘贴、分栏,也不太费时。我的负担没有增加,学生的写作状态却得到明显改观: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对随笔冷漠以对,而是充满期待,尤其是发表者的随笔本发下后常会引来羡慕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敷衍了事,而是用心写作,甚至为发表而三改、五改。越来越多的学生为着提高写作水平,而爱上了读书……endprint
我在选稿时把握好尺度——“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发真论”,这就使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写出达到发表水平的随笔。我还会有意“偏袒”一些写作困难生,只要他们的随笔接近发表水平,我都会尽力帮助他们,促其发表。在学期快结束时,我还会推出一期“增刊”,给未发表的学生提供发表空间。每期报纸约7000字,文章篇数约8篇。一学期近20期报纸,能给所有发表愿望强烈的同学提供机会。
班报名称为《读书人》,我在创刊词中这样写道:
读—书—人,三字轻抿出口,一脉书香飘溢开来。
读书人的枕边从不缺书,三更的梦里有山有水。读书人,喜欢静坐在咖啡厅的角落,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沉醉忘返。读书人,从容淡定,胸中冰雪无瑕;读书人,也会忧愤难眠,为着遥远的人和事。
读书人,世故而又天真,常常悲观但从不失望,能从最黑的深渊里看见星光。
《读书人》不应该仅仅成为发表的平台,还应该成为学生趣味养成、思想淬炼、人格锻造、灵魂澡雪的场地。为帮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资源,我引导他们培养观察力、想象力,体察万物,体贴生命;我还坚持每两周与学生同看一部经典电影,指导影评写作;我组织了《论语》演讲活动,用一年的时间带着学生重新发现孔子;我还开展了寻找“文字情人”的经典阅读活动,帮助每位学生从古今中外作品中找到与自己产生精神共振的大师……以写作为本位,我的课堂纯静而开阔。
以《读书人》为据点,我的作文课很“接地气”,选点实在,指导实效,训练扎实。我整理了一些课堂实录,《在文字的世界里再活一次——班报交流课实录及反思》在《中学语文教学》发表后被人大复印期刊全文转载。
2013年高考成绩揭晓,班上有一位学生徐某没有能达到本科线。几天后,我们每位任课教师都收到他的来信。当我读到他半夜里“灵魂炙烤后喷薄而出”的文字时,我欣慰于他用写作给自己疗伤的方式。他选择了复读。一年后,他告诉我,他报考了中文师范,并如愿被录取。
“好玩”的作文课
在我的作文教学路上,不能不提起黄厚江老师。
黄老师一直提醒我多去研究作文课堂教学,他认为,课堂教学才是教师核心能力的体现。一次,我将新书《从此爱上写作——高中作文三十讲》递送给黄老师,黄老师翻了后,说:“你的书很有价值,而如果能将这三十讲变成三十节课,就更有价值了。”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作文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认真研究了黄厚江、郑桂华及其他名师的作文课堂,也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我尤其喜欢黄厚江老师的作文课,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作文课的特点,那就是——“好玩”。
这种“好玩”的特点,我在台湾廖玉蕙、李崇建老师的作文课上同样感受得到。“好玩”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是真性情、真趣味的自然流露,是游戏精神和快乐教育。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说:“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在黄老师“好玩”的作文课上,我时常会意到作为完整的人的幸福。
无论是在全国课堂教学艺术观摩活动中还是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中,我所执教的作文公开课,都力求体现“好玩”的特点。2014年5月赴广东省天河区执教作文公开课,我选择了初二学生为授课对象,课题为《写出事件的波澜》。
我以改编的《小人书的故事》为课堂教学的凭借,故事的大意是:我从学校边上租书老伯那里租了二十本小人书。由于我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一怒之下将小人书全部烧掉。我每天上学或放学都提心吊胆地绕开书摊。不久,要搬家,我很庆幸但又担心搬家那天老伯会来索书。到了搬家那天,我赖在屋里,但最终还是被迫上车。但担心的事最终没有发生,老伯没有出现。然而奇怪的是,我心里却空荡荡的。
这件事一波三折,充满悬念,我在讲故事的时候故意在中间停顿了三次,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发展,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写出事件的波澜应“合情合理”“指向中心”,最后由这个故事提炼出“矛盾——愿望——阻碍——解决”的“波澜图”,并当堂训练,效果不错。
东圃中学曹惠兰老师在听课后有感而发:“徐老师的课很有趣味,学生参与度极高,思维能紧紧跟随老师,完全没有一点我们平时作文课上遇到的痛苦之状,并独创‘愿望—阻碍式作文构思法。徐老师的课让我眼界大开,原来作文课还可以这么上!”
当然,要能上出“好玩”的课,首先得成为“好玩”的人。好课的第一要素是好人,教学艺术的修炼与提升,就是自我生命的完善与丰富的过程。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215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