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语文课外自主阅读兴趣的教学建议
2014-10-13崔竹君
崔竹君
摘 要: 语文教学中开设课外阅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情感,更全面地认识社会。本文从阅读重要性入手,提出几种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拓宽阅读面,激发自主阅读兴趣,最终提高语文阅读修养。
关键词: 课外阅读 语文教学 自主阅读兴趣
一、培养课外自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
多年来,教育界一直不遗余力地大力提倡让学生多读书,并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硬性要求,同时在附录一《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列举古今中外无数经典名著,要求学生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些方向性要求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息——课外阅读非常重要。新加坡的《中学华文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读物。一方面可以增广学生的见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阅读课外书不但能加强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对事物的看法。”[1]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应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
在我们对培养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兴趣进行策略研究前,先要弄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促使学生阅读的动机是什么。所谓阅读动机就是“推动人们进行阅读活动的内部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大类。所谓外部动机就是指动力存在于行为之外,是和它引起的行为相分离的,其主要特征是关注外在的奖励、外在的认同和外在的指导;内部动机指动力是行为内部固有的,主要是关注活动本身的兴趣,不可能在理论或实践上把它们和行为分开”[2]。只有明确学生的阅读动机,才能对症下药。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具体策略可激发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兴趣:
1.有的放矢地推荐优秀作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推荐书目。根据学生喜欢情节性、故事性强的书籍这样的心理特点,向学生推荐具有这些特点的优秀刊物与书籍。杂志如《奥秘》、《科幻世界》就以其丰富的知识性与新奇的内容吸引了许多中学生。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爱上读书,还要有目的地向学生推荐文学名著与经典,既然学生都喜爱读小说,那么就选取一些故事情节丰富、吸引人的小说推荐给学生。根据学生喜欢有意蕴、富含哲理的散文的特点,可向学生推荐《读者》、《意林》这样文学性比较强的刊物。
2.通过指导作文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由于升学压力大,导致很多学生对课外阅读仍抱有一定的功利心态,他们希望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个心态因势利导。某些学生作文时无话可说,这时可以指出他之所以无话可说在于肚中无物,书读得少自然下笔时没有素材。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往往是书读得多的学生,老师在点评作文时可以有意识地让其他学生知道这一点。我们不可低估同龄人的榜样激励作用。
3.用优美的诗句或文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审美是人的天性,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很容易为一些优美的句子或片段而激动,我们可从问卷调查中学生常常会“重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看出,美好的事物总是吸引人的,教师当在课堂上经常为学生提供欣赏美及靠近美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4.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明白自主阅读是一种有个性的生命体验,增强学生阅读的个体成就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部分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时几乎不曾运用任何学习方法,只是单纯“读书”,这样学生的收获是甚微的。学生读了书而收获不大就会打击他们的阅读热情,老师要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施向军在《利用阅读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中举出五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即通过让学生“自拟阅读目标、自订阅读计划、自选阅读方法、自评阅读结果、自补阅读内容”培养能力,最终培养起学生“善听、喜读、爱说、乐写”的语文阅读兴趣[3]。语文教育工作者还有一个重大使命就是让学生认识到阅读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崇高的事情,通过阅读,他们与作者进行着无法复制、不可替代的个人对话。让学生走出“我们本位”的伪阅读,消除学生对于陌生文字的畏惧感与自身阅读水平的不确定感,让学生明白阅读是一件个人的事情,与文本对话纯粹是自己与作者的对话过程,应该是洋溢着个性生命、激情体验的美好过程。
三、培养课外阅读兴趣的意义
爱因斯坦说:“在学校用专业知识教育孩子是不够的。学生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
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尤其文学经典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食粮,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文学经典往往同时承载了民族的和世界的双重涵义。我们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优秀作品,不仅为了丰富他们的知识,成就他们的人生,更在于让他们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世界文化的多元辽阔,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我们国家乃至世界都需要心灵丰富和宽广的年轻人。年轻的时候读书是迎着朝阳在赶路,只有多读书方能让人类心灵变得宽广而深邃,正如帕斯卡尔所说的:“人是能思想的芦苇。”
参考文献:
[1]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36.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58.
[3]施向军.利用阅读课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8):49-51.
[4]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