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转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4-10-13魏其艳
魏其艳
摘 要: 转专业政策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大学生转专业有内因和外因, 其中学习兴趣和就业前景是主要动机。大学生转专业是对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弥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转专业学生面临学业适应等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一些难题。高中阶段针对学生给予职业指导、完善高考招考制度、对大学新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及针对转专业学生的不适应方面做心理辅导及学业帮助,可以解决转专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转专业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国本科大学生转专业始于2002年复旦大学,随后诸多高校相继出台转专业政策,教育部于2005年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大学生转专业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继而自2006年起全国高校相继出台转专业的相关文件。
何为专业?何为转专业?潘懋元、王伟廉主编的《高等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10)中的定义是: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因而在谈到课程时,也就包含这种组织形式。薛国仁综合各类专业定义的优缺点,自行下了一个定义:专业是指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需要分门别类地进行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个专业定义既有高深专门知识教与学活动的属性,又有分门别类地进行这种活动的基本单位的属性。
我国大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大多选择了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大学生发现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学校制定的转专业政策及程序,从一个专业转向另一个专业进行专业学习的行为,即转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转专业制度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革新和进步,而且是更尊重大学生主体精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的体现。这对高校教育和管理,对大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大学生转专业已成为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且已制度化。
一、中国计量学院学生转专业政策介绍
中国计量学院是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唯一的本科院校,是一所具有鲜明的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特色的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200人,研究生1200余人。转专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彰显学校办学理念的学校管理行为之一,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转专业管理办法经历了两次改版,对转专业对象(本科一、二年级学生)、条件要求、操作程序及教学管理做了相应规定。符合条件要求的本科学生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四个学期均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成功转专业后不能再申请转出。专业所属人文社科类、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可相互转专业,艺术类专业和非艺术类专业不能互转。
符合条件的学生提出申请,学生所在二级学院审核同意后将相关材料交拟转入二级学院。拟转入学院根据拟转入专业的要求,对拟转入学生进行考核,如报考人数多于计划数,须至少考核2门主干课程。原则上转后专业内大行政班班级人数不得超过45人,小行政班(艺术、外语等)人数不得超过25人。学生转专业后执行新专业的培养计划,已修课程如新专业培养计划未做要求,可申请剔除该课程。
二、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
综合研究者调查,大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部原因有个人兴趣爱好、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了解程度、专业满意度、专业适应程度等。外部原因有专业的热门程度、就业前景、父母文化程度、专业是否属于调剂等。
1.个人兴趣爱好是大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动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部分大学新生在入学后发现自己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从而导致失望、沮丧等负面情绪,甚至出现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等问题。学生不能读自己喜欢的专业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父母专制,逼迫学生学他们认为有前途的专业,不考虑学生的喜好;二是考分不高,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三是信息不对称,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所选专业认识不足,对自己的兴趣并不真正了解。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偏好、能力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与就读专业的不匹配性,使其特长与能力无法得到较好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转专业可谓是高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体现。
2.就业前景是大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动机。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谋求更好的职业,专业就业前景成为大学生选择专业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大学生在选择转专业时一个主要考虑因素是未来就业。特别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较好的专业意味着较大的竞争优势,自然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中国计量学院特色专业为计量标准质量检验检疫,其中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质量管理工程专业就业较好,在申请转专业时,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转专业申请人数/接收人数最高时达4∶3。
三、大学生转专业的利
1.对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弥补。在高考录取时,只有30.9%的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是第一志愿,而高达69.1%的学生是非第一志愿,其中被调剂录取的占42.2%[1],使得学生非常有可能进入一个兴趣不匹配或不了解的专业,学生极有可能对此专业不感兴趣、学习能力不强,从而对所学专业不满。转专业政策是对高考“一考定终生”弊端的一种弥补,为大学生的个人成功发展提供另一种可能。
2.转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研究表明,成功转专业的学生相比转专业失败而继续留在原专业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这符合各大高校实施转专业制度的初衷。学生对自身和专业是否匹配这个问题考虑了很久,然后慎重地做出转专业的决定,一旦成功,就会更珍惜在新专业的学习机会,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和自我效能感,同时经过理性的选择,新专业相比原专业确实与学生自身兴趣、性格和能力更匹配,从而使学生适应起来更容易,更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建立专业认同感和个人成就感。
3.缩小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探索与生涯定向阶段[2]。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转专业大学生进行了与专业相关的探索及职业探索,更早地把专业选择和今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这一过程对他们之后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进行的“十年本科生就业跟踪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过转专业经历的大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主持或专家”及“业务骨干”所占的比例都比没有转专业经历的大学生大。
四、大学生转专业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对大学生而言,与中学阶段相比,存在环境、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业适应等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业适应问题。对转专业大学生而言,还需再次面对因转专业带来的专业适应性问题。张大钧认为,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和个性因素在个体适应—发展—创新行为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中必要的心理因素之一[3]。唐文清认为大学生专业适应性是指大学生在基本能力素质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与所学专业及专业环境相互作用,主动调整自己的专业认识和学习行为,达到自身在专业上和谐发展的心理和行为倾向[4]。
学生转专业后,在学习方面,由于执行新专业的培养方案,需要补修一些课程,也就是说在修读本学期的课程以外还要补修第一、二学期未修的课程,这样累积下来,有的学生一个学期修读课程多达17门,精力不足,学习压力大。有的补修课程与正常课程上课时间冲突,只能申请自修,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另外,专业课程是系统性的,各门课程互有联系,转专业的学生没有学过基础课程而直接上专业课程,导致学习难度加大。以上问题导致转专业学生在学习上超负荷运转,心理和身体上都承受极大的压力。
学生转专业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集体,需要在环境和人际交往中重新适应。部分学生沟通和适应能力较差,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了其身心发展,而且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研究表明,大部分转专业学生都能基本适应新专业,但接近四分之一的转专业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新专业。基于内在原因转专业的学生专业适应性高于因外在原因转专业的学生;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转专业学生其专业适应性水平整体高于未曾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了解专业之后才转专业的学生专业适应性更好;接受过专业指导帮助的学生专业适应性更好[5]。
不同专业对转入名额均有限制,并设置申请条件,这就使得不是每个学生都有转专业的机会。如中国计量学院有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原专业成绩排名前30%,没有不及格成绩,高考理科学生,不痴迷网络游戏,学习自觉等。当前的转专业制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优中选优”的过程,学生在当前专业的成绩对申请转专业成功与否有决定性影响,而学生在新专业中的学习潜质则几乎无从考察。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因为专业成绩没有达到要求而失去转专业这个改变现状的机会,只能在原来专业中继续“挣扎”。
2.学校管理方面。高校实行转专业实质上是一项补偿性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会给高校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如学籍管理难度加大,转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补习,班级、宿舍等方面的变动,等等。这是当前许多院校对大学生转专业实行一定限制性条款(如在人数比例、专业跨度、学科成绩等方面予以限制)的原因。但这些限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难以充分体现转专业政策本身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的人性化一面。
如果无限制地允许学生转专业,不仅会造成专业间新的不平衡,造成教学管理工作混乱,还在一定程度上浪费教育资源,更会助长学生动辄想要换专业以逃避问题的惰性,同时,过多的转专业指标会打破高考公平原则[6]。
五、转专业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1.高中阶段针对学生做职业指导。霍兰德将人格类型分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同时提出了与六大人格类型相匹配的工作。霍兰德认为六大人格类型与各个职业并非一一对应关系,每个人不只适合一种职业。他编制了职业适应性测验(SDS)并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这样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们能根据兴趣爱好及特长,填报直接指向自己未来职业的专业,提高大学新生专业选择的有效性,避免盲目选择,减少入学后转专业的可能。
2.完善招考制度。从高校招生制度来说,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按大类招生,入学一段时间后再根据自己的意向及学校组织的相关考核,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目前,某些高校已采用了这样的专业招生手段,使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多了理性思考的空间和自由。
3.对新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为了让学生尽快适应环境,全面了解所在专业的教学计划、师资特色,及早地规划设计自己的成长路径,除了招生简章中对全校专业的介绍外,中国计量学院从2013级开始,每个专业编制《本科生专业学习指南》,帮助新生了解专业情况、培养方案和就业去向,并提出学习和选课建议,帮助新生建立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尽快适应本专业的学习。另外,新生导师(同辈辅导员)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的生活,促进人际交往,并帮助认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发现自身的专业优势等。同时,全校范围的(不仅是分系或学院,甚至是分专业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结合专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辅导,也会一定程度地增强新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即使申请转专业,也是理性的,消除转专业给大学生和高校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4.指导大学生,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或职业指导师,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爱好、学科成绩、理想追求、家庭环境等因素对转专业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避免大学生转专业的盲目性。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选择并确定适合自我的社会角色,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五个目标:①我是什么样的人;②我想做怎样的人;③我能做怎样的人;④环境允许我做怎样的人;⑤现实中我能做怎样的人。培养和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及职业指导方面的教师应成为高校转专业工作的必要条件和措施。
5.针对转专业学生不适应方面做合理引导。学业适应不仅是学生学业成就与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是未来适应社会的重要保证。转专业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成功地转入理想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但是,相较于本专业学生来讲,转专业学生学科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压力大,需要学院和相关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夯实学科基础,提高学习成绩。辅导员要多多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时发现他们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尽早适应新专业的学习生活。
转专业政策是高等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体现,给学生一个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重新选择专业及做职业规划的机会,这对于学生个性和潜质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学生申请转专业,基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大多是理性的选择。但是,在这过程中,学生和学校方面相应地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应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在学校管理上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使转专业这项制度从根本上落到实处,有利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和教育、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伟达.我国高校本科生转专业动因调查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3).
[2]王立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53.
[3]张大钧.大学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1.
[4]唐文清.大学生专业适应性量表编制及其应用[D].西南大学,2007:10.
[5]张海燕.转专业大学生专业适应性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30-40.
[6]夏仕亮.高校大学生转专业若干问题探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1(1-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