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汉民族3 439名残疾人龋病患病情况调查

2014-10-13季小平宋伟骆嘉李智黄萍王遥王剑柴茂州左渝陵万呼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龋率恒牙凉山州

季小平 宋伟 骆嘉 李智 黄萍 王遥 王剑 柴茂州 左渝陵 万呼春

1.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西昌 615000;2.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西口腔医院(四川大学),成都 610041;3.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西昌 615000;4.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成都 610072

为了解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群口腔健康状况,补充、完善我国口腔流行病学资料,为开展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切实为残疾人服务,2012年对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进行了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集体常住人口为主,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1],并结合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2],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凉山州一市(西昌市)、三县(布拖县、木里藏族自治县、会理县)为调查地区,调查对象为4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同时检查部分特殊教育学校、荣军院、残疾人工厂、福利院的残疾人;残疾类型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以及多重残疾;卧床不起的残疾人未必须要求检查。

1.2 调查内容

检查程序和使用器械均根据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1997)的调查方法和标准,并结合“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要求进行。在自然光源下,使用平面口镜和CPI探针检查龋齿。龋齿检查以视诊为主,辅助以探诊,检查者按一定的顺序(从18开始,至28,再至38,最后到48)对全口牙齿进行检查,共检查32颗牙齿。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培训现场调查人员,统一认识、统一方法、统一标准,选出合格调查人员共6名,进行标准一致性试验,与标准检查者比较,6名检查者的龋齿诊断Kappa值为0.75~0.90。检查员现场检查,记录者填写检查记录表,现场的技术负责人当场收集核对检查表,数据录入专人负责,并采取同份资料双录入,对数据进行比较与逻辑检查,以减少误差。

1.4 统计方法

利用EPI软件建立数据库,经过逻辑查错证实无误后,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3 439人,其中男性2 085人(60.6%),女性1 354人(39.4%),男女比为1︰0.65;城市815人,乡村2 624人,城乡人数比为1︰3.22;汉族2 177人,彝族1 262人,汉彝族人数比为1︰0.58;年龄6~91岁,平均年龄(41.9±17.90)岁。

2.2 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龋患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龋患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的恒牙患龋率为87.1%,龋均为9.53,其中,彝、汉民族残疾人的患龋率、龋均分别为85.8%、9.93和87.9%、9.29,两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率极低,仅为0.2%。

2.3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年龄组残疾人龋患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年龄组残疾人龋患情况见表1。从表1可见,凉山州彝汉两个民族残疾人群的恒牙患龋率、龋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35岁以上年龄组的龋均增加明显,彝族增加高于汉族。不同年龄组残疾人群彝汉两个民族组间的恒牙龋患比较,34岁以下3个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以上年龄组龋患严重程度为彝族大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性别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性别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见表2。从表2可见,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性别残疾人群恒牙患龋率、龋均分别为:男85.4%、8.43,女89.8%、11.21,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男女龋患差异比较,青少年组男女间龋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岁以上成年人各组男女间龋患严重程度(DMFT)均显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龋失牙(MT)35岁以上年龄组明显增加(35~44岁组为3.70,45~59岁为6.08,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以上组达13.23,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Tab 1 The dental caries in permanent teeth and fi lling condition for disabled persons of Yi and Han Nation in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表2 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性别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Tab 2 The dental caries in permanent teeth and fi lling condition for disabled persons of Yi and Han Nation in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in different genders

2.5 凉山州彝汉民族城乡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城乡残疾人群恒牙龋患情况比较见表3。从表3可见,城乡地区残疾人群恒牙患龋率、龋均分别为:城87.9%、9.47,乡86.9%、9.54,城乡人群间龋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人群龋患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不同年龄组城乡龋患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城乡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Tab 3 The dental caries in permanent teeth and fi lling condition for disabled persons of Yi and Han Nation in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in city and countryside

2.6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类型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

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类型残疾人群恒牙龋患情况见表4。从表4可见,不同残疾类型人群龋患严重程度不同,恒牙龋患(患龋率、DMFT)分别为:视力残疾(89.5%、12.39)、听力残疾(89.6%、11.70)、肢体残疾(87.8%、8.70)、言语残疾(81.8%、6.52)、多重残疾(85.7%、11.22)、精神残疾(87.5%、8.75)、智力残疾(73.2%、5.61)。不同残疾类型人群彝汉民族间龋患严重程度比较,言语残疾人群DMFT彝族(5.19)低于汉族(8.21)(P<0.05);其他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4 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不同类型残疾人群恒牙龋患及充填情况Tab 4 The dental caries in permanent teeth and fi lling condition for disabled persons of Yi and Han Nation in Liangshan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of different disable kinds

续表4

3 讨论

凉山州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有彝、汉、藏、回、蒙等14个世居民族,2010年末,全州总人口478万,少数民族253.2万人(占52.8%),其中彝族236万人(占49.4%),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的增长速度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3]。据凉山州残疾人联合会统计(2010年),凉山州残疾人总数为77 006人,其中男性47 115人(占61.18%),女性29 891人(占38.82%)。本次对凉山州一市三县(西昌市、布拖县、木里藏族自治县、会理县)残疾人口腔疾病的调查,以乡镇为单位,调查了凉山州彝汉民族人群主要聚居区的各类残疾人3 439人(其中男性2 085人,占60.6%,女性1 354人,占39.4%),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残疾人和健全人一样,龋病是由宿主、微生物、饮食和时间4种因素并存且相互作用而导致发生[4],但部分残疾人由于自主生活能力的降低甚至丧失,使基本的口腔卫生得不到保证,更易罹患口腔疾病[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凉山州彝汉两民族残疾人恒牙龋病患病程度高(患龋率87.1%,DMFT 9.53),不同年龄组残疾人群恒牙患龋率、龋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符合一般规律。彝、汉两民族残疾人的患龋率、龋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彝:85.8%、9.93;汉:87.9%、9.29),但35岁以上年龄组龋患严重程度明显增加,且彝族大于汉族,有统计学差异(P<0.05)。龋齿充填率极低,仅为0.2%,其中彝族残疾人的龋齿充填率为0,在受检的1 262人彝族残疾人中无1颗充填牙。

本研究中彝汉两民族恒牙龋患程度极其严重,高于四川省青少年人群口腔健康结果[6],也高于全国3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7-9]、四川自贡市残疾人龋病调查结果(患龋率58.0%)[10]、成都市盲哑学校残疾儿童龋病调查结果(9~14岁组患龋率43.3%,龋均1.4)[11];而龋齿充填率在各类调查结果中是最低的。根据WHO对龋病流行程度的评价指标[12],本次调查的四川省凉山州彝汉两民族残疾人恒牙患龋率属于高水平,各年龄组残疾人、各类型残疾人的患龋率、龋均也均高于正常人及同类人群,其口腔健康状况亟待改善。

四川省凉山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特别是彝族聚居的布拖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造成不同民族间龋患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两民族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惯不同。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少数民族组成的一部分,跨越两种社会形态,由奴隶社会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职业范围多样化,人群主要膳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如从以荞麦、玉米及土豆为主的粗纤维膳食向高脂、高碳水化合物的转变等),彝族年轻人群受教育人数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不断增加,但总体人群文化程度低者(受教育年限<10年)仍占大部分[13],不了解口腔卫生知识,不重视口腔卫生保健,预防和保健措施未能与经济发展同步,患龋率的增加在所难免。虽然城镇地区彝族居民的膳食结构及烹饪方式基本汉化,食物种类也向多样化发展;但农村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人群仍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品种单调[14-15]。城镇、乡村民族生活及饮食习惯的不同或许是造成城镇地区彝族残疾者较乡村地区患龋稍高的原因。但因总体残疾人群都对口腔卫生不够重视、口腔卫生方法较差等原因,致使城乡残疾人群的龋病患病程度都极高,二者差异不显著。

从理论上讲,多重残疾者的残疾情况相对较重,在智力、认知、配合程度和交流上比其他单类残疾可能更为困难,更不容易理解口腔护理的意义和刷牙的重要性,龋患情况在不同残疾类型中应该是最严重的。但本调查结果显示,视力残疾者的龋患绝对值是最高的,这可能与本调查受检残疾人的年龄结构有关,龋患差异大多是在35岁以上年龄组表现出来的,国内外也尚无类似的调查结果报道,无法进行比较,这有待进一步分析研究。

本次调查显示,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群龋齿充填率极低,这与其他研究[16]报道的残疾人龋坏牙数值较高、龋补牙数值较低、治疗率较低相一致。但本调查人群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口腔保健水平较低有关。如此低的充填率也说明了残疾者的家人对残疾者的口腔卫生不关心或者缺乏足够的知识和积极的态度。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因残疾人群的特殊性,其治疗也应有相应的特点与准备,应有专门为残疾人进行口腔诊疗的场所。Liu等[16]研究中度到重度智障的残疾人发现,龋病的充填率和智力残疾程度有关系,随着残疾程度的加重,充填率降低。这可能与智障者残疾程度越高,与人沟通的能力及理解力越差,在进行口腔治疗时的合作程度也越差,从而无法进行充填治疗。Glassman等[17]指出,为正常人设计的口腔医疗器械,对于有肢体残疾的残疾人是不适合的,大多数的口腔门诊都不具备为调整特殊体位及配合治疗的专用设备,如麻醉机、心电监护仪、身体束缚装备、专业检查桌、舌抑制器等。美国也仅有20%的私人口腔诊所可以为残疾人服务[18]。因此,大多数口腔诊所、医院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而没有能力接诊残疾人,残疾人也无从就医,更谈不上进行口腔治疗。对此,应引起口腔医务工作者及卫生管理者的重视。

综上,四川省凉山州残疾人的患龋率和龋均属于高水平,龋齿充填率很低,这说明对残疾人群龋病治疗的重视程度不够。本调查首次系统地对四川省凉山州彝汉民族残疾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和人群治疗需要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为了解四川省残疾人龋病流行状况、监测疾病发病趋势的改变、以及对现有口腔卫生服务作出评价、制定并开展新的口腔卫生服务计划提供了信息支持。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ral health surveys: basic methods[M]. 4th ed.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22-52.

[2]齐小秋.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8.

[3]田宝, 张扬, 邱卓英. 两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的比较与分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07(8):54-56.

[4]樊明文. 牙体牙髓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3-39.

[5]贺乃尧. 残疾患者口腔疾病的防治特点分析[J]. 现代康复, 1998, 2(10):1048-1049.

[6]万呼春, 胡德渝, 李雪, 等. 四川省青少年儿童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2, 20(1):66-68.

[7]李刚. 临床口腔预防医学[M].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38-55.

[8]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2-29.

[9]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调技术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8-30.

[10]李广文, 郭静, 许万忠, 等. 2007年自贡市部分残疾人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调查[J]. 预防医学论坛, 2008,14(11):971-973.

[11]戴秀钧, 张杰, 陈娥, 等. 盲哑青少年口腔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0, 25(3):186.

[12]刘大维. 口腔预防医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20.

[13]干异, 李秋菊. 西昌市城市农村彝族人群不同生活方式与MS的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J]. 黑龙江医药, 2010, 23(5):716-718.

[14]周继昌, 黄承钰, 徐元川, 等. 凉山彝族成人膳食营养状况[J]. 卫生研究, 2003, 32(3):246-248.

[15]蒋志聪. 彝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J]. 西部论丛, 2009,5:87-91.

[16]Liu HY, Huang ST, Hsuao SY, et al. Dental caries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and toothbrushing habits of 6- to 12-year-old mentally retarded children in Taiwan[J]. J Dent Sci, 2009,4(2):61-74.

[17]Glassman P, Subar P. Improving and maintaining oral health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J]. Dent Clin North Am, 2008,52(2):447-461.

[18]Pezzementi ML, Fisher MA. Oral health status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the southeastern United States[J]. J Am Dent Assoc, 2005, 136(7):903-912.

猜你喜欢

龋率恒牙凉山州
儿童乳牙龋病的研究进展
滁州市南谯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病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人为什么要换牙?
调皮的牙齿
凉山州创新生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苏州市姑苏区小学生龋齿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效果评价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你知道吗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