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的临床观察
2014-10-12闫志刚王元利
闫志刚,王元利
(北京市隆福医院骨科,北京 1000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椎间盘突出手术创伤较大,可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1]。我科自2008-09-2011-12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俏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 39~52岁;病程 3~60个月。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年龄30~55岁;(2)突出类型:按照MacNub分类为膨出或突出者;(3)突出节段少于3个节段。
1.2.2 排除标准 (1)有椎间盘内或椎管内治疗史;(2)膀胱直肠功能障碍;(3)病变椎间隙高度降低1/3以上;(4)局部外伤骨折、肿瘤、结核;(5)合并严重内科疾病。
1.3 治疗方法 (1)定位 患者取俯卧位,C型臂下定位病变椎间隙,穿刺部位选取体征明显侧,穿刺点位于距离后正中线8~10 cm,穿刺针与椎间隙平行、与皮肤矢状面呈 45°进针;(2)麻醉1%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及周围做浸润麻醉;(3)穿刺 穿刺针到达纤维环可感到较韧的弹性,出现突破感后即进入髓核;(4)置入电极 C型臂导引下置入电极,正位电极位于病变椎间隙中部,侧位位于病变椎间盘前中1/3处,见图1、图2;(5)等离子消融治疗 拉动电极共6次,每次消融周期完成后转动电极60°,再进行下一周期消融治疗;(6)术毕纱布覆盖穿刺针孔;(7)术后 抗生素预防感染3天,术后5 d开始行腰背肌功能锻炼,3个月内避免腰部负重活动。
图1 正位电极位于病变椎间隙中部
图2 侧位电极位于病变椎间盘前中1/3处
1.4 疗效评定 通过问卷填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2]评分法、Prolo 功能评定法及腰椎JOA评分法(29分法)对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的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定。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方差齐时用Bonferroni检验,方差不齐时用Tamhane’s T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0月,平均 6.6±2.1 月;随访期间未发生腰痛或下肢无力等症状。本次临床观察患者均未出现术后不良反应。
表1 VAS评分、Prolo功能评分、JOA评分手术前后对比结果
3 讨论
3.1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原理
通过双极射频在椎间盘中形成射频电场,产生等离子体薄层,打断突出髓核的分子键,汽化髓核组织,精确加温至70℃,确保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保持髓核细胞的活力,使椎间盘髓核体积缩小,减少突出椎间盘对周围组织,如神经根、脊髓等的压力,消除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3]。术后经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肉力量,使患者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3.2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优点
与传统手术相比,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早期可开始功能恢复等,局部温度低(40℃~70℃),避免椎间盘坏死等并发症出现,患者恢复周期短,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3.3 临床观察
从疼痛评分、功能评分、综合评分3个角度综合判断患者预后情况,三者均具有显著性改善,疼痛及功能影响是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带来生活不便的最主要原因,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直接作用于髓核部位,使突出的髓核体积缩小减少对周围组织压迫从根本上解除了病因,因此术后复发几率较小。术后督促患者行功能锻炼,每日专人负责帮助患者加强肌肉力量,以保持所有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一致。本次临床观察疗效明显,推其原因在于术前及术中定位准确,术前严格进行筛查,避免不适合此术式的患者参加临床观察,行MRI确定累计椎体个数及范围。术中定位准确,避免体位改变带来的定位误差,以确保临床观察的疗效。
与其他微创手术方式相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具有局部温度低,热损伤小,手术创伤小,术后早期功能恢复等优势,对适应证[4]的患者疗效确切。
[1]徐同天,夏英鹏,田融.低温等离子体髓核成形术治疗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现状[J].医学综述,2009,15(11):1666-1668.
[2]Yan DL,Pei FX,Li J,et al.Comparative study of PILF and TLIF treatment in adult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J].Eurspine J,2008,17(10):1311-1316.
[3]戎利民,张非,黄仁辉,等.离子低温消融对椎间盘髓核形态学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2008,30(6):446-448.
[4]徐剑,勘武生,黄方敏.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