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瓦粉墙的台门记忆

2014-10-12撰文初夏

中华民居 2014年2期
关键词:周家百草园绍兴

撰文/初夏

乌瓦粉墙的台门记忆

撰文/初夏

绍兴是鲁迅的故乡,大文豪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绍兴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从《故乡》里的社戏,到《孔乙己》中的茴香豆,乌篷船里头戴毡帽的船家摇桨踩橹等,随处可见鲁迅作品中的故乡情结。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咸亨酒店到百年老街,绍兴,这座江南小城甚至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文学的气息,飘散着黄酒的淳香。

绍兴城里十万人,台门足有三千零

绍兴一角

水乡绍兴,风韵十足。领略水乡风韵,从我们熟悉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始。“鲁迅家境是如何败落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中,为什么用‘记念’而不用‘纪念’?”这些被语文老师反复念叨着的考点问题,让我们深深地记住了这个以笔代枪的革命者。绍兴,依靠着鲁迅故里这张大名片,也是人气蹿红。

绍兴东昌坊口的鲁迅故里一条街上有两处与鲁迅家有关的宏大建筑群,一处是鲁迅祖辈世代居住的周家老台门,一处为鲁迅青少年时代生活的周家新台门。

初到绍兴的远客,几乎都能听到“台门”这个字眼,有的人感到很新鲜,不免要打听一下是什么意思。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里提到:“乡下所谓台门的意思是说邸第,是士大夫阶级的住宅,与一般里弄的房屋不同。”说通俗点,台门其实是绍兴对一些比较像样的房屋建筑群的特称,是绍兴古老文化和鲜活生命的象征。小巷深处,是幽静的院落;面临闹市,有古朴的宅第;傍河而建的精巧的水阁……那都是绍兴的台门,居住在台门里的绍兴人,沐浴着传统文化的馨香,将日子打发得像流水一样平常。它仿佛是绍兴人的性格,深藏不露,又很雅致,蕴藏着智慧。听长辈们说,旧时绍兴城内台门比比皆是,因为绍兴人在外面赚了钱,衣锦还乡,都会在老家大兴土木,新造房屋,有光宗耀祖的目的。

台门屋宇乌瓦粉墙,石砌的台阶和门框,两扇大门和围墙,围住了里面的走廊、住房、院落,这是属于江南风格的深宅大院。这种大院一般有三至九进房子,大抵是大门、仪门算一进,厅堂各一进,加上正屋、后堂杂屋,便至少有五进了。大门仪门及各进之间,没有定规。绍兴最多的是石库台门,两扇黑漆的杉木门,是稍有资产的人家门面。如果是门扇或八扇黑漆的竹丝台门,就能猜出这应该是官宦人家或书香门第,仪门挂着“进士及第”等炫耀门庭的匾额。

如果是大官僚,那就更加考究了。其台门用生漆、瓦爿灰和猪血打底(俗称大灰),漆成红色,台门的大厅上少不了会挂一方譬如“积善堂”、“报本堂”之类的牌匾。因为堂名可以代表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钱庄里存款时,堂名可代户名出面。婚丧喜庆、祝福祭祖等这些大典,都会在厅堂里举行。要是没有堂名,大家就会认为这户人家不够一个“世家”的称号。

台门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同族的本家亲戚,所以,台门实际上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某个家族集聚而居的“别墅”。他们都有着同一个姓氏,这就不难理解很多台门为什么都以姓氏命名,如周家台门、朱家台门、寿家台门等等。如果这个家族中有人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显赫的功名,为了光耀门庭,彰显名誉,又会以这些官职命名,如状元台门、探花台门、解元台门等等。旧时绍兴习俗,凡中举的人,便可在台门前树立旗杆,以示身份。据说,旗杆离台门距离越远,代表官职越大,举人一般情况下可以在台门口两侧墙角跟立旗杆,所以,绍兴的旗杆台门也为数不少。也有以开过的店号命名的,如开过当铺,人们就叫它当台门了。还有以方位命名的,如坐南朝北,就叫朝北台门。建造台门时,风水先生认为:台门不能完全朝南,于是出现了歪摆台门的名称。台门的结构大小不一,有些小台门建筑简陋,格局与北京的四合院一样,安桥头鲁迅外婆家住的朝北台门便是如此。

绍兴自古富庶,文风蔚然,民居相对奢华宽敞,民国初期就有这样的说法:“绍兴城里十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三千零。”可见有钱人建一处台门是很平常的。

鲁迅故居

从书本到故里,周家台门有来历

绍兴水乡,鲁迅故里,在这里自然可以找寻到昔日鲁迅嬉戏、游玩的周家新台门、周家老台门和朱家台门。追寻鲁迅成长中那些耐人寻味的踪迹,回味鲁迅作品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浓浓乡情,感受那似乎依然回荡于屋内的似水流年和纯真时代,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国南方独一无二的居民住宅风格。庭院深深的老台门内,斑驳的历史一一再现,多少古老的故事在人去楼空的老宅子里幻化成了一声声久远的回音。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道:“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鲁迅这里所谓的“我家”,确切地说,应该指的是绍兴城内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新台门是一座封建士大夫宅第,当时居住的是覆盆桥周氏中的六个房族,而鲁迅故居只是新台门其中的一部分。大户人家的的台门,在宅后往往还辟有园地,种植上一些草木花卉,建上几许亭台小阁,便成了家眷小孩玩赏休憩之地,鲁迅先生老家台门后面的百草园就是这个例证。

周家老台门是鲁迅的祖居,它坐北朝南,前临东昌坊口,后通咸欢河,西面接戴家台门,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清朝乾隆十九年,周家七世祖周绍鹏购得绍兴城内覆盆桥赵氏住宅,经过大规模的改建,成为颇具规模的台门宅院周家老台门。从此,覆盆桥周氏在老台门聚族而居,繁衍生息。老台门占地3087平方米,青瓦粉墙,砖木结构,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其主体建筑共分四进,第一进俗称“台门斗”,仪门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翰林”匾。鲁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间被钦点为翰林,这对周家来说当然是莫大的荣耀,因此周氏家族的三个台门的仪门上都挂上了翰林匾,它仿佛是三张巨大的名片,展示着主人的身份。匾额的两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抚浙江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水陆各镇兼管两浙盐政杨昌浚为”和“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

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

第二进为厅堂,俗称“大堂前”,是周氏族人的公共活动场所,喜庆、祝福和宴会宾客的时候用。厅堂正上方高高地悬挂着一块大匾“德寿堂”,两旁柱子上有一副红底黑字的楹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第三进是香火堂前,这里是祭祀祖宗和处理丧事的地方。儒家以孝为本,逢年过节堂上悬挂列祖列宗的祖像、安放牌位,设五事(火烛香炉之类),置祭品,五代以内的周家老少必进香磕头,行大礼、尽孝道。

第四进为楼房,亦称座楼,是起居生活的地方。第一进至第四进的左右,均建有对称的侧厢、楼房,房与屋之间都有廊屋贯通,有遮蔽日晒雨淋的作用。两侧天井点缀若干假山、石池等小景,精致得体。整座周家老台门布局周密、严谨,极富绍兴地方特色,远远望去,黑白分明,富有韵味。

无名的《鲁迅的家世》中记载:“覆盆桥房最有钱的时候,三个台门共有三千多亩田和几爿当。”其实老台门和房的田产不止这个数字,虽然经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冲击,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房仍是十分富有的。和房到第十世时,没有儿子,根据“小绝长顶”的族规,便向智房要了一个,承继下去,这就是鲁迅曾祖父的幼弟,以后被统称为“十五老爷”的周以坶。在覆盆桥周氏中,惟独和房单丁独传,因此资产集中,很是富有。因为和房曾经营商业,所以那一房又特别称为“和记”。鲁迅家虽与老台门的和房辈份相去甚远,但血统却是很近的。鲁迅祖父周介孚出狱后,常到老台门找这位亲胞叔谈天。

一直以来,周家老台门为周氏族人居住,保存完好。建国后,老台门被国家收购,拨款加以修葺。先后曾为绍兴图书馆、民俗博物馆和文物管理处所用。而今,老台门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里面的陈列均以周家老台门的建筑格局为基础,周家鼎盛时期的面貌为背景,融合其他大户人家有代表性的生活场面作实景布置,展示着清代绍兴大户人家的生活场景。

猜你喜欢

周家百草园绍兴
绍兴
百草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游百草园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杵坨
游百草园
周家生
绍兴大闯关
周家生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