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孝文化的当代解读及德育价值

2014-10-11田毅松

中国德育 2014年16期
关键词:层次性全员德育工作

田毅松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著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译有《妙趣横生的心理学》《马克思的国家理论》等。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孝与德之间的关系。当代道德教育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它就是道德认知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儿童的道德水平随着他们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而提高。它有一个出发点,这是一个叫做“海因兹偷药”的道德两难实验。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海因兹(Heinz)的人,他的妻子身患重病,濒临死亡,只有一种药能解其绝症,但发明此药的医生却坚持卖高价。海因兹凑不到足够的钱,只能去偷药救妻。这个两难的故事往往贴上了“西方化”的标签,现在我们想做的是,如何把这个理论的基础夯实一些。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一个与之类似的道德两难故事,就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论语》中恰好有一个现成的道德两难故事: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个故事说的是,如果父亲偷羊,儿子应如何做,是向司法部门举报还是为父亲掩饰罪行?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在“人伦”(谨遵孝道,为父亲掩饰罪行)与“国法”(遵纪守法,向司法部门举报)之间如何选择。它与“海因兹偷药”非常相似。另外,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还面临着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也就是常说的如何让“老树发出新芽”来。我们在这里就通过“孝”这个题目来漫谈一下这些问题。

一、孝的内涵:无违与敬

上文《论语》提到的那个道德两难,本质上涉及到一个“孝”字。在讲孝之前,我想问一问道德的作用。很多哲学家认为,道德的主要作用是把社会粘合在一起。“孝”在我国传统社会所起的整合作用,是由其自身的内涵决定的。因此,要考察孝的社会意义及其在德育中的作用,首先应该分析孝的内涵。《论语》中对孝是这么讲的: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可以看到,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弟子时,对孝的含义做了解释,其中主要包括两点:一曰“无违”,具体而言就是对父母要“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对待自己的父母应遵“礼”而行,孝在这里成了一种具体的社会规范;第二是“敬”,孔子说,孝就是要尊敬自己的父母,如果认为孝仅仅指的是能够养活他们,那么他实质上就是把孝敬父母等同于豢养家畜,和喂狗、喂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要看到孔子言语里面的深层含义,即人不等同于禽兽,所以孝敬父母也就不能像喂养家畜那样来简单地对待他们,处理亲子关系的时候应该把“敬”体现出来。通过对孔子的解释可以看到,孝的含义包括了两个层次:让自己的父母不受冻馁之苦,这只不过是较低的动物性的层次,而孝作为人的五伦之一,关键在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这是一种较高的层次,才是孝的本质特征。正是由于这一点,中国传统社会才会把孝作为德育的最基本内容。

二、孝的功能:事亲与事君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比如责任、爱国等等。有了这些道德品质,人们才会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进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在现代社会,孝是否还具有这些功能呢?

儒家学者认为,“孝”的作用很多,并贯穿于整个社会。《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勿庸置疑,孝对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主要从“事亲”(家庭伦理)和“事君”(公共伦理)两个方面来考察“孝”的功能。

通过“事亲”,孝发挥它的社会功能。在中国传统社会,孝是老年人得以安度晚年的保证。传统社会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老年人的生活只能依靠儿女,否则,他们的生活就会毫无保障。如果不依靠父慈子孝,那么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必定会因为衣食问题流向社会,成为不稳定因素,进而可能会危及国家统治。但如果有孝作保障,那么这种不稳定因素就会削弱或消失。显然,古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社会根源的。

当前,我国处于一个转型期,处于传统社会和新的社会秩序转变过程中,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机制尚在建立健全当中,所以孝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能够有效弥补社会保障机制的不足,为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执政者强调孝,是因为它能够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其中的关键是要把孝转化为“忠”—爱国,因此“移孝作忠”成了《孝经》的一个核心命题,它就是通过一整套的理论来说明孝和“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目的就是把孝的血缘感情,转移到对国君的“忠”这样的政治情感上,从而维护国家的统治。孝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这需要重新解释忠和孝,应该用“旧瓶装新酒”,也就是说,根据当前时代特征来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忠是指对国家的忠诚,孝是在地位平等基础上对家长的尊敬,我们不能把忠简单地看作一种情感,而要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来确定它们的具体内容。

三、孝对当代德育的价值

上面,我们讲了孝的含义、社会和政治意义,讨论了进行以孝为基础的德育的必要性。现在,我们还要讲一讲能不能把孝作为基本的德育内容。关于这点,我们可以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分别加以说明。

在实践层面上,孝在家校合作、全员德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全员德育是必要条件之一。所谓“全员德育”,就是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资源,发挥三者的合力,让学生、家长、教师等都参与到德育当中。但是,全员德育是“樱桃好吃树难栽”,如果能够形成全员德育的局面,德育工作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困难是,如何整合德育资源,通过什么途径形成全员德育局面。换句话说,用什么作为整合社会资源和形成全员德育的切入点和抓手。我认为,孝是比较理想的途径之一。

一方面,孝在家庭教育中地位的凸显,能够有效地把家长吸收到德育工作中。在现代社会,应试教育导致了“重智轻德”,家长对子女的德育越来越不重视,家长和教师之间因为缺少配合而导致德育的效果不好,这是青少年道德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倡导以孝为基础的德育。在我国,孝一直是传统德育的重要内容,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孝的家庭教育的资料,如诸多的家训、诫子书等,其中的知识和经验表明,孝在我国古代家庭德育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比较好地处理亲子关系。为什么呢?因为孝的两头是父母和子女,父母既为人父,又为人子的双重身份,使他们自己的行为对子女的道德养成具有重要的暗示和引导作用。此外,在家庭当中进行孝的教育,不但对子女具有教化作用,而且对家长本身也是一种激励。

另一方面,把孝作为德育途径,能够提高教师从事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根据调查表明,德育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原因在于德育工作的手段和目的比较抽象,德育效果和工作业绩难以测量。前者导致德育教师的工作很难有系统、有计划地开展,后者则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得不到认同,进而导致工作积极性受挫。对于德育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人们不可能从根本上规避它,只能找出相对具体的方面,以此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相对于其它德育手段而言,孝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实践性和可测性。

孝的层次性随着道德认知能力的提高和道德水平的增长,其内容也可以随之不断扩展和抽象,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1)是关于孝之内容的层次性,即既有关于孝的具有教育引导意义的生动案例,也有关于孝的系统理论。(2)孝在德育实践上具有层次性。孝在内容上的层次性与实践上的层次性为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孝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于:在小学阶段,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关于孝的具体案例,例如为父母洗脚,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孝的道德体验,这一阶段对学生来说主要是“观其行”;中学阶段教师可以把孝的典故贯穿于语文、历史、政治等很多课程的教学当中,把德育和智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道德理念,这时候要“察其言”;大学阶段,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典籍中对孝的理论阐述,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理性地认识和分析孝的内容,这就是“辨其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德育工作的学段衔接问题。

作为教师,如果能依此来实践,则能够部分解决德育中存在的抽象、难以操作和难以取得实效等问题,使德育教师能够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操作方法,提高德育的实操性。

在理论层面上,本文引用的关于《论语》中的道德两难问题能够借助道德认知理论证明,儒家道德规范与现代社会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因为根据原始儒家的解释,儿子为父亲进行掩饰罪行才是正理,因为“爱有差等”,亲属尤其是至亲犯罪,应该考虑的首先是亲属而不是外人的利益。

随着儒家伦理发展成熟,这种将人伦置于国法之上的道德理论已经得到了修正,《孝经》就已经克服了《论语》中那种道德情感主义的局限性,《孝经·谏诤章》中有这样的论述: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寝、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可以看得出来,儒家学者已经开始认为,当孝与义发生冲突时,儿子应该守义而劝谏父母,使父母能依义而行。这种看似轻视孝的解决办法,实际上却恰恰体现了孝行,即儿子劝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父亲的声誉,表面上对父亲的“忤逆”,实质上却是一种至孝,而对父亲的错误一味地唯唯诺诺才是真正的不孝。这样,孝与义两种行为规范之间的分歧就得到了解决,判断一个人是否孝,标准是他是否依义行事。这显然表明,中国的道德规范中也具有层次性,高层次的规范才是社会的最终判断依据。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不仅具有层次性,而且,我认为中国的传统道德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相契合的,尤其是当我们对传统道德的原有内容应该进行批判的阐释以后,现代社会的德育完全能够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足够的养分。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魂,它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生活世界具有深刻影响,民族精神植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之中。对于一个伦理本位的国家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这需要我们从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去挖掘。因此,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对于德育而言,应该重视本民族的文化及其蕴涵的传统道德内容。只要德育工作者能够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就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这课“老树”发出“新芽”,使其为我国的德育工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发挥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肖茂红

猜你喜欢

层次性全员德育工作
多元表征: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台县:“三个全员”提升纪检干部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