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的误区分析

2014-10-11王秀丽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9期
关键词:圆柱误区动画

王秀丽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设施的大力建设和改善,越来越多的城乡中小学拥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多媒体的合理巧妙应用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但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常因为理念没有更新,导致应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偏差和误区。

● 误区之一:过度强调技术,造成一种手段独大

虽然多媒体能够带来如呈现信息量大、互动方式多样等好处,但是没有哪种方式是能够包打天下的。所以,我们仍然需要认真地研究其他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发挥其在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四年级的《平行与垂直》一课,属于概念课教学。教师可先让学生自己想象,再随意画两条线,通过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画法并进行归纳,然后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PPT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要求学生对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在自主探究、构建新知的过程中,让学生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课本的知识,勾出重点字词或不理解的地方,边学习边阅读;在说明“同一平面”时,出示实物帮助理解。在巩固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精心设计的练习;在拓展部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折出垂线与平行线。本节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并不拘泥于单一地使用某一种多媒体,而是充分使用展示台、实物立体图形,还将数学自主阅读纳入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中,把传统地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发挥它们各自的长处和使用价值。

● 误区之二:重视技术运用,忽视课程本质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应用多媒体时,并没有真正思考技术价值,而是为了使用而使用,没有真正从课程与教学是否需要的角度出发。有的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上,多媒体课件从头播放到尾,过分地呈现大量信息,反而不利于学生思考与思维发展。所以,教师应合理、适时使用多媒体,凸显课程本质。

例如,三年级上册数学实践课《掷一掷》,主要通过掷骰子的游戏巩固“组合”的有关知识,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教学中,教师设置孙悟空与猪八戒打赌猜一猜的教学情境。此时用3D动画实物模拟掷骰子,直观形象,效率明显高于学生手工掷骰子,大数目模拟只需学生输入模拟次数,电脑即自动生成模拟结果。又如,《对称图形》一课教学中,“动手做一做”板块把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但此处剪刀的动画既是精彩的“表演”,又是画蛇添足,这时教师完全可以用一把真实的剪刀进行演示,完全没有必要借助Flash动画。

● 误区之三:重视形象思维,忽视抽象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而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如果教师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将书中的图例,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学生们就能随着知识的形成过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六年级《圆柱的体积》一课中,圆柱的体积的推导过程,教师通过Flash软件制作动画,在屏幕上显示将一个圆柱等分成若干份后,转化成一个长方体的情境,有的教师认为这一环节实现了传统教学难以模拟的过程,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地突破了演示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通过观察过程易于理解。但也正是这一环节剥夺了学生对极限思想的领悟机会。

猜你喜欢

圆柱误区动画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我是动画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