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阅读谈薮
2014-10-11李耀宗
李耀宗: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文学系教授。历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主编等。建国60年所作《天安门赋》,博境内外媒体流传。
数月前,一年一度“世界读书日”,竟有百余国家蜂举多种活动,竞增“读”热,撼人心脾。倚此背景,我国大学课余阅读也正展新页!本文以“汉语文专业”为例,结合本人学、教体验,为课余阅读建言些须,以助推读书热浪。
其一,先读基础。所谓“基础”,特指两义:一是底线。“万丈高楼从地起,百般事情由心立。”高校学厦需查验中学之基,反思中学所读,凡“学焉不详”者,重读;当读而未及读者,如《中学语文选析》之类教辅读物,回首补读之。二是心志。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读书,先读“专心致志”四字,否则读亦枉读!
其二,精读经典。时下,中华“传世经典”“名著典藏”“名著百部”“名著导读”等推介甚繁,眼花缭乱,须精选、精读:原著、导读并举,作品、研著并举,顶级圣典与传统蒙书并举。如:中华传统文化精品文库《周易全书》,作家出版社古典珍藏本《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选本,水浒、三国、西游、红楼等古典小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丛书《唐宋八大家文选》等等。另,中国传世经典丛书《中国蒙学》,内录经典蒙书五种,规范注音、审慎释义,尤为汉语文专业自修必读。
其三,兼读百家。现代文擘林语堂把图书分上、中、下三流:其“上”指经典,广含诸家,不独儒家,老子、庄子、墨子、管子、韩非子,各藏绝学,不可不读。其“下”指民间文化,如“小调童谣民歌盲词”等民间文艺,以至风俗习惯。其“中”,相对讲,可等而下之,也算“抓两头,带中间”吧!值得一荐的是:眼睛向下力作——张紫晨著《中国民俗与民俗学》。该书扛鼎重建、振兴“中国民俗学”,别开汉学新窗,系统胪陈古今要俗,饱溶华夏数千年主流价值观,对做人、治学,皆丰潜移默化之效。
其四,时读前沿。较之中学,大学更倡个性飞扬、放眼前瞻。课外阅读当时读前沿,关注新论。纵观古今大家,其成功之路表明:“集大成后”书,必读;“敢天下先”书,快读!如奇才裴斐著《文学原理》,独辟文学观蹊径,勇开“本体论”先河,卓见别出,众誉奇作!大师吴祖湘盛赞“入木三分,一语破的”“针对性强,与一般高头讲章形成鲜明对照”。
其五,“阅读”工具。“读工具书”乃成就大家之终南捷径!以下,便举必读:《文白对照<说文解字>》,探赜汉字密码,总揽“依类象形、形声相益”精华,堪称汉文知识宝库。《现代汉语词典》厚积现、当代学擘心血,誉同类词书之范,文科基础之基。《常用典故词典》精选要典,兼综条贯,胪陈屡涉口碑、书面常用,既解语焉不详之忧,亦添交际为文之彩,无愧浓缩文海。《中国文化史词典》囊物态、心态、行为、制度诸类文化事象,大益恢复文化记忆,践行文化自觉。《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囊政、经、军、文史事要略,览一书而通千古!上列,或挂一漏万,而就此韧读数年,必奏大效!
其六,巧读冷门儿。旧、新学界皆多浮躁,不甘冷寂,惯于人“读”亦读,亦步亦趋。学擘翦伯赞倡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此“冷”,指自甘冷寂,不趋“蜂”热。学海无涯,惊世灼见常发“冷”角,谓“道出冷门”也。大学生须“冷”对“一窝蜂”热,巧寻常人不屑一顾的冷书。
其七,谨读网络。此言互联网,不含电子图书。上网检索式查阅,万般神奇,较之纸书查阅,便捷甚多。然,严酷事实表明:“网”页问题良多。如,寻章摘句某某著述,即常见字句讹误、语境断裂、失重拈轻,乃至张冠李戴等弊。“读”网,须慎之又慎,取便捷,而避虚谬。再者,写作读网时,常为引经据典,须知,“引、据”要文,最好少些转引,而尽力直引原文(著),既免断章取义,又利通贯上下文,整合引文语境。只图省力,动辄摘网,危害殊多!
其八,勤“读”闻见。抗战胜利后,少小的我,在四川老家读私塾。一次做游戏,听到同窗讲纪信《诳楚存汉》故事,我立即摘录小本儿,继而刻入脑海。孰料,漫漫六秩,我参与论证老家“中国忠义文化之乡”时,它竟成了查无典籍,又印证典籍、强似典籍之“口碑铁证”!口碑世事等民间传闻,习称“无字书”,亦即林语堂前辈所称第三类“书”。
责任编辑:陈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