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抛弃大部头,留下经典

2014-10-11李露

大学生 2014年19期
关键词:纸质书籍个性化

李露

《纽约时报》科技博客主笔、商业专栏作家尼克?比尔顿(Nick Bilton),偷偷地在某天清晨取消了订报服务,引起了大众哗然。

我从小喜爱看纸质报刊,会在每天午饭后坐在阳台上的老爷椅上,一页页地翻阅,享受暖融融的日光和印刷油墨的清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变成了手拿iPhone、大拇指娴熟快速地向下滑动屏幕,要么浏览微博,要么刷屏。

我爱读书更爱写作,却曾一度疑虑与担忧: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难道我也变得愈发浮躁,难以沉下心来读一本纸质书籍?

从黑色印刷转向数字媒体,究竟是好还是坏?

尼克?比尔顿撰写的《翻转世界:互联网思维》(I Live in the Future & Here's How It Works),

让我进一步看清了这些困惑,也找到了数字革命中自己的定位。

从标配到定制

“媒体的工作是为广大的传媒受众采集、挑选并组织信息,但新科技已经将他们每个人准确地安置在自己的地图上”。

书中的这番评论,形象而有趣地描述了如今行走在互联网时代的人们——仿佛地图上一个个已精确定位的坐标点。这个比喻,凸显了数字革命下个体对信息集成的个性化、独特化。的确,我与许多人一样,半个小时粗略地翻一份《北京日报》,或许能充分了解生活中的大小新闻;在图书馆阅读一份《China Daily》,不仅对近期国际政治局势有了近乎全面的了解,还对英语能力有所提高……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否需要这样丰富或如此雷同的信息?况且进入了大学,学习日益繁忙,午后阳台上看报的悠闲时光一去不复返。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为每个传媒受众量身打造近乎独一无二的信息已成为可能。

这种量身打造,我有切身的体会。

大二时,我曾和同学用模式识别相关算法,比如聚类、爬虫,尝试开发程序,实现“个性化搜索”。未料短短两年后的今天,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巨头,已经在搜索页面中娴熟而高效地推出个性化广告服务了。它们将用户浏览网页的痕迹悄悄地记录下来,存入服务器中的大型数据库,经过定位、分类匹配、建模归类,最终为用户建立属于自己的标签包装。正如我们当初开发项目时的构想一样,爱浏览体育新闻的用户,也许被打上了“体育”标签,在网页上的某个角落,开始出现耐克、乔丹等运动服饰的广告。我们的项目也算小有成果,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专业英文刊物上。然而,“个性化搜索和推荐”的趋势却远没终止,它提出挑战:为什么还要逐页浏览厚厚的日报,或是沃尔玛寄来的广告购物手册?

除了个性化搜索和广告推荐,许多其他的互联网产品的各类功能,也在诠释“量身打造、私人定制”。新浪微博的关注功能,通过关注的对象自动筛选需要的信息。关注的,也许正是想看的;不再感兴趣了,点击“取消关注”即可。微信朋友圈则强调了“双方交互”。这是比微博更进一层的筛选,信息的获取和分享更专注,也更私密。

而《翻转世界》中提及的辅助科技要素——即时性、细节、链接和互动式图片影像,便捷地传递了个性化信息。电视节目的确经过了精心的策划与准备,但时效性不高;杂志新闻图片的确清晰,也许不如GIF图片那样反映全貌。我们主动获取或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仿佛是不同的媒体讲故事。故事品质与内容是筛选的因素,讲故事的方式却是重要的用户体验。我们更倾向于生动、有趣、完善和方便的讲述方法。

所以,纸质媒体竞争优势的流失,不在于故事品质与内容,而是难以对抗数字媒体讲故事时多样有趣的叙事方式——不是大众标配,而是私人定制。

纸质阅读的恐慌

数字革命确实带来了全新体验,但过快的节奏与爆炸式的信息,也引起了许多人深深的担忧。如同数码相机取代了胶片相机,数字音乐打败了CD唱片,纸质书籍也受到了来自数字阅读的冲击。随之而来的是恐慌——快速、多样的数字阅读方式阻碍了读者汲取经典长篇书籍的精华?碎片信息导致了注意力的下降?

在一周里,选择每天翻电子杂志阅读经世致用的短文,或登录社交网络获取各类消息?还是安静地读一本十八世纪的经典小说?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前者。为此,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吸引眼球的经典著作,等到暑假才看吧”……学者们担心的,恰恰是暑假也许也耗在社交网络上;也许一周复一周,零碎时间全数献给了没价值却以猎奇为胜的八卦新闻;也许这一代或下一代的人不再记得经典文学的模样;也许互联网正将人类的文明带向灭亡……

丧失注意力,是另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

就我而言,我曾度过无数个“碌碌无为”的一天——计划上午预习第二天的数学课,却时不时掏出iPhone,刷微博,美其名曰学习间隙休息,但休息过程长达数十分钟后,才惊觉任务还未完成;计划下午专心C++语言编程,但编了一会儿代码后,情不自禁打开网页,一不小心被一部电影吸引。这样的后果不仅仅是时间运用的转移和浪费,更是思维被打断了,重拾起来更费时间。执行计划的屡屡失败,让我空虚、沮丧和怀疑:网络上获取的那么多信息,不但没留在自己的头脑里,我反而感到空虚?我成了不能兑现诺言的人?在学习工作中,我丧失了专注、高效和强执行力?

《翻转世界》更是援引了《古堡挽歌:阅读在电子时代的命运》《分心、对注意力的侵蚀和即将到来的黑暗时代》《对抗机器、在电子暴民时代保持人性》等,剖析过度使用互联网对人类精神文明带来的危害。

拯救注意力和执行力

在《翻转世界》中,尼克?比尔顿并未深刻探讨这一危机的原因和应对办法,只提出“一切在未来自会运行如常”这一模糊的乐观展望。

我认为,有针对性地主动寻求解决办法,也许会转忧为喜、化问题为福利。克服传统书籍拒绝症、注意力丧失等问题,必须理清其产生的原因。令人眼花缭乱的图片和文字是外部诱因,而我们缺乏自控力却是内因。在学习期间掏手机的那一刻,若能告诉自己:当前要专注、预习课本比看八卦更有价值时,掏手机的举动顿时显得幼稚。错过即时信息,不能成为网络流行语的第一批运用者,一不小心成了“圈外人”,这种新旧之间的张力会把我吸入所谓的“圈内”。但是,当意识到成为“圈外人”并不可耻时,因专注创作出的新产品、新理念,进而造就更有价值的“新圈子”,就更是一件美事。

其次,互联网或数字媒体,终归是工具,不能代替主业。作为工具,我们更应思考如何让它为我们热爱的事业和生活服务。比如,刚买iPad时,我发现它是看美剧、玩网游的神器。渐渐地我发现了iBooks阅读的强大功能。暑假在法津事务所实习,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我正为如何同时携带数十本大部头书籍发愁时,却发现只要在iBooks的Store中搜索书籍,免费下载或付费购买即可。就这样在饭后,我捧着轻薄的平板电脑,看完了《美国宪法》(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傲慢与偏见》(The Pride and Prejudice)和《简爱》(Jane Eyre)等经典英文原版著作,我还通过iPad,阅读了指导简历制作、科技写作的书籍。瞧,我确实抛弃了笨重的大部头,却未抛弃纸张油墨中承载的经典文字。

最后,网络上信息的传递纵然方便快捷,但为什么要抛弃面对面的互动呢?看了一则有趣的笑话,读了一本名人的传记,成功试验了某个大胆的猜想,拍照上传也许已成习惯,但不要忘记与身边的朋友交谈分享。眉飞色舞地讲述经历与感受时,不仅听者的神色变得丰富多彩,自己的内心也享受着传达与分享的满足。

数字媒体是花样繁多的新型讲述人,而你,利用数字媒体这个工具,是真正的筛选、整合个性化信息后最独特的故事讲述者。

责任编辑:尹颖尧endprint

猜你喜欢

纸质书籍个性化
鲁迅与“书籍代购”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书籍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