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真正“活”起来
2014-10-11毛志英
毛志英
摘要:柯尔文手势就是运用七种不同的手势在身体前方的不同高度,来表示音阶中各音高低的,在视觉空间上把音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把握音准。在教学中我首先把柯尔文手势正确而灵活地教给学生。其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建立牢固的音高概念,很好地把握音准。最后,我通过柯尔文手势来进行二声部教学,大大降低了难度。直观、形象的柯尔文手势,让我的音乐课堂真正“活”起来了。
关键词:柯尔文手手势 音准 二声部教学 和声
现在学生活泼好动,个性又强,在课堂上要他们坐端正,不要随意乱动乱说,显得不那么容易,尤其在五六十人的大班中,课堂的管理需要教师有很高的管理艺术与管理技能。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积极参与。所以我们应该在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要充分设计好教学内容,在生动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还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课堂也活而不乱,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良好效果。
2013年11月底我参加了“甘肃省第三期高雅艺术及中小学校音乐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学到了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思想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我对柯尔文手势有了全新的认识。培训班上,兰州十四中的许芸老师通过对柯尔文手势的讲解与示范,让我豁然开朗,真正认识到了这一教学方法的用法及重大意义。后来我很快运用到了教学当中,使音乐课堂真正“活”了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匈牙利教育家柯尔文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首创的,他运用七种不同的手势在身体前方的不同高度,来表示音阶中各音高低,它最大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在视觉空间上把音的高低关系具体表现出来,有助于学生把握音准。音准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学生只有对音准很好地把握,才能唱出或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
新课程改革开始后,湘艺版的音乐教材也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在学习方式上,要求从学生学习心理出发,采用柯尔文手势学习音高、唱名。在一、二年级教材中,写有“音高、唱名、手势”并配有手势画面以及“唱唱做做”的内容,这些都在提示用柯尔文手势进行音高与唱名的教学。
在教学中,我把柯尔文手势正确而灵活地教给学生。我借鉴了一位教师创编的手势童谣:
do是小手攥拳头,re是快乐小滑梯,mi是我的小平台,fa是“真棒”倒过来,do re mi,do re mi,do re mi fa sol fa mi re do,sol sol sol是小门关上来,la la la是把门快打开,si si si是食指向天空,然后再唱do!
我像歌曲《DO RE MI》一样配上简单的旋律,师生随着旋律互动,课堂活起来了,简单的音阶因为童谣而变得十分有趣。
为了让学生较快地记住这些手势,我还形象地告诉学生,在这七个音符当中,有两对分不开的好朋友,“fa”和“mi”、“si”和“do”,所以做“fa”的手势时,大拇指是向下的,要和“mi”靠拢,做“si”的手势时,食指向斜上方指,是想和“do”靠拢的。这一过程也渗透了 “fa”和“si”的不稳定性以及“mi”到“fa”、“si”到“do”之间的半音关系这一知识点。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不只教唱旋律让学生边唱边做,还做出手势,让学生看着手势,唱出旋律。
如在教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型,我就采用了柯尔文手势,先让学生一边听旋律一边看教师的手势唱,接着让学生只看教师的手势唱旋律,最后让学生自己一边做手势一边唱。这样层层深入,学生逐渐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使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简单,学生也感到很有兴趣。
我通过柯尔文手势来进行二声部教学,大大降低了难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声部的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因为两个声部在一起合唱时一唱就乱,或音不准,或节奏不对,再加上人多,有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也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许多教师往往只教上声部,这其实没有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湘艺版音乐教材从一年级就渗透二声部的练习,柯尔文手势是准确歌唱、进行二声部练习的极好方法。
在教学中,我同样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单音的练习开始,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如第一组唱1- - -|,另一组唱3 - - -|,这个过程中教师用两手做手势分别指挥两个组,先分开唱,掌握音高后,教师两手同时做手势指挥,表示两组同时唱起,这样简单的和声就出来了。
然后再增加一些音符,如一组唱3 5 6 - |,另一组唱3 5 2 - |,这种句首相同,句尾不同的短小乐句,让学生训练音准的同时,又训练了他们的听觉。等学生音准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唱一些完全不同的、同向或反向行进的练习曲。和声练习曲不在于长、难,而在于坚持不懈地练。
在和声练习过程中,简单的手势指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看教师的手势,加上教师简洁的语言提示,学生自然明白是分组唱还是两组同时唱,什么时候开始唱,唱哪个音,唱几拍,什么时候结束。
以前我们总担心,两个声部一开始放到一起练,学生容易“跑调”“串门”,所以总是分开练,等练熟了才一起合,既使这样做还是有好多学生会受到另一个声部的影响,唱不准音,找不着调,因为两个二部有一个融合的过程。
所以二声部教学,一开始就一起训练,学生自己唱的同时,也兼听另外一个声部,使学生学会互相倾听,达到两个声部逐步融合,在此基础上教唱两个声部的歌曲,就很容易了。
直观、形象的柯尔文手势,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音高变得有形,有了可操作性,为学生的音准训练提供了捷径。柯尔文手势的运用,让我的课堂彻底变了:学生兴趣浓厚,他们积极参与,乐于唱歌,善于表演,教学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课堂真正“活”起来了。
参考文献:
[1]湘艺版小学音乐修订教材介绍.
[2]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