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生活脉动,让品德课堂活力无限

2014-10-11吴秀凤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品德课堂

吴秀凤

摘要:小学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回归儿童生活。这一课程理念要通过回归儿童生活的教学得以实现。本文从把握时代生活的脉动、把握儿童生活的脉动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时如何回归儿童生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力求追求高效的小学品德课堂,让品德课堂活力无限。

关键词:品德课堂 把握脉动 活力无限

2011版《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将课程性质定位在: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两者都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因此,在品德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把握生活的脉动,有针对性地捕捉生活中各种有利教学的信息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儿童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让品德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把握时代生活脉动,让品德课堂活力无限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而教学内容变化的周期相对较长。这就要求教师要更新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捕捉时代信息,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我们既要善于利用课本,又要敢于跳出课本,能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我们的品德课堂应既包含课本内容,又充满时代生活内容。因此,我们要关注社会时事热点,融入时代信息,时刻把握时代生活的脉动,引领学生走进充满生命活力的品德课堂。

(一)关注社会热点,把握时代脉动

关注社会热点,是品德学科本身应有的特点,也是新课程标准赋予该学科的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把教学内容与社会时事热点有机结合,让品德教育充满鲜活的生命力。

如教学《隔海相望》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拓展有关台湾人民与祖国大陆人民血脉相连的社会热点话题,可以不失时机地将近阶段发生在我们苏州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即“苏州姑娘杭彬捐赠骨髓干细胞救台湾女学生”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与情感的震撼,从两岸人民的血脉相连等方面进行情感体验,感受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人民同根同源。学生由阅读课本文字资料到观看课外视频影像,层层深入,由景入情,触景生情,情景相容,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了台湾与祖国人民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才是灵动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二)融入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是网络时代。各种信息,五花八门。作为品德学科的教师,就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善于捕捉有用的时代信息,融入课堂教学。

如教学《怎样和他联系》一课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开展教学活动: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常用什么方式与他人取得联系?在学生回答过后,可以继续追问:你知道现在最时尚的手机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苹果iPhone5s。然后师创设情境,说道:“有一位同学看到其他同学有了苹果手机,非常羡慕,于是他每天缠着父母要去买。对此,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不能有虚荣心,有攀比心理,要根据自己家的经济条件及需要决定是否购买。就这样,学生既知道了现代通信方式,又从中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品德课堂在时代信息的交融中变得更加丰厚、深远,更具活力。

二、把握儿童生活脉动,让品德课堂活力无限

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品德教学要实现回归儿童生活,首先要求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教学主题、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都应该关注和围绕儿童的现实生活,适合儿童生活实际,满足儿童的需要,这应该是教学回归儿童生活的起点。

(一)重视儿童实际生活,把握儿童生活脉动

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儿童的生活是一个充满活力,蕴藏着巨大发展潜能的生命阶段,此时的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与特点,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工作者的内涵和发展的价值,而品德课程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这些生活体验作为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帮助他们将生活经验中复杂的情况加以简化、浓缩、迁移、提高和升华,使学生的生活更具有质量,更具有光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生活的价值,必须凸现生活的气息,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努力营造生活化课堂,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如教学《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一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实际如兴趣、爱好等制定一张《“我”的一日生活安排表》:早晨6:30分-7:30分,做什么;上午在校上课;中午11:30_12:50做什么;下午在校上课;放学后4:00-5:30分做什么,晚饭后6:00—8:30分做什么。学生制定好后,进行评议,看看是否合理,然后让学生再次调整自己的生活安排表,使学生一天的生活安排更为合理、更为健康。

(二)切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把握儿童生活脉动

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它独特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要求,因此,在品德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如教学《盼盼迟到了》一课时,考虑到一年级小朋友,由于自理能力较差或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造成了上学迟到现象,课堂上就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整理书包比赛,穿鞋子比赛等体验活动,使学生们在愉悦的体验活动中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满足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做到上学不迟到。

综上所述,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要时刻把握生活的脉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让品德课堂活力无限。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品德课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评价要有“五性”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谈品德课堂交流展示环节话题的引导
在农村学校中努力寻找理想的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