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历史教学中人格教育的融入

2014-10-11马光明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情感交流人格教育融入

马光明

摘要:人格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在历史教学中凸显人格教育尤其重要。历史课堂不仅仅是学习历史知识,总结历史经验,还在于学习历史人物优良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广泛的兴趣等,而这些都属于人格教育的范畴。通过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加强情感交流等强化人格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关键词:历史教学 人格教育 情感交流 融入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主导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除了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拥有特殊的本领,即坚强的意志、全方位的视角、开放的思想、创造的冲动、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等,而这些都离不开健全的人格教育。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的人才不单是考试的高手,更是能适应社会变化,面对各种挑战的人才,但仍然有很多教师不能很快地转变思想。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以分数的高低来判定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历史课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仅仅是学到表面,没有真正掌握历史知识的真谛,没有把历史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人格提升,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有的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与人合作,缺乏团队精神;有的意志品质不够坚强,遇到问题不知所措,知难而退;有的缺乏创新力,在工作中不思进取,碌碌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推动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爱国主义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先贤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为半斗米折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和报国情操,收到了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道德是人格的核心,现实当中部分学生道德情感淡漠,道德动机错位,因此,不良行为不时发生,如考试作弊、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冷漠无视、敲诈勒索等。我在历史教学中重视挖掘诚信教育的素材,用孔子“民无信不立”,孟子“诚信乃人之根本”,商鞅变法立木树信,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立足社会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教学中充分利用井冈山上艰苦斗争,长征路上艰难万苦,三年自然灾害苦苦支撑等素材对学生加以教育。学生艰苦创业、自强自立、吃苦耐劳、勤俭朴实等方面的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

二、创新方法,把人格教育融入于教学当中

优良的人格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需要日积月累,反复磨练,需要生活中实践体验。历史教学为优良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一堂课都有丰富、典型的事例,这就需要历史教育工作者用心挖掘。如何去挖掘呢?我想方法的创新尤为重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缺乏主动性,创新性,这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在课堂当中的角色,参与到课堂的研究和讨论当中,用心聆听学生的“高见”,这样学生才能既学到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充分展现了自己的特点,在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对比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这种相对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要,才能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培育出优秀的人才。比如,在讲到“商鞅变法”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仅仅是非常全面的把商鞅变法的背景、原因、意义等讲给学生听,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可能就相对肤浅,也无法与自己建立联系。换一种方法,让学生去探讨战国时期各国的大背景,变法面临的阻力,学生从商鞅身上就能直观地看到他独特的眼光、勇于探索的精神、坚定的信念、独树一格的品质,从而内化到自己的身上,进而化为行动。学生在无数次的潜移默化中各方面的优良品质不段积累,最终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动之以情,以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

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高级的情感,通过情感的感化可以影响学生的判断,高尚的情感更能使学生受益终身。这种情感既包括教师本人的情感,更包括众多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感。如能灵活运用贯穿于教学当中,将使学生收获颇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人格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格教育的成败。教师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言行举止,无不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健全的能力结构、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必须有仁慈的爱心、温和的性情、高雅的情操、无私的品格、坚韧的意志、严谨的作风和坚定的信念。拥有了这些品质,在每天与学生的交流中就能够无形地影响到学生的内心。除了教师本人的影响,更广泛的还在于历史人物。比如讲到伟人周恩来时,他那种平等待人的胸怀“求同存异”的视角、恪守诚信的涵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广交朋友的态度无不会深深地震撼到每一位学生的心扉。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的。

(责编 张景贤)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交流人格教育融入
优化教学互动,激活语文课堂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