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细胞数与显微镜检结果的关系探讨

2014-10-11郭桂玲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检验科武汉43007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9期
关键词:全自动显微镜分析仪

陈 敏,谭 璇,郭桂玲(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检验科,武汉 430070)

尿液中有形成分的检测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肾脏疾病的重要实验指标之一。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因其快速、操作方便以及敏感性好等特点,是目前用于检测尿液有形成分最先进的仪器之一[1]。但由于尿液有形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干扰因素多以及仪器本身的局限性,常导致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管型检测的假阳性或假阴性[2]。此时尿有形成分数并非真实数值,给临床诊断、用药造成一定的困扰。加上临床医生和检验人员仍习惯于干化学加显微镜镜检的报告模式(即镜检细胞数以最低数~最高数/HP报告),对于干化学加显微镜镜检检测结果与显微镜镜检结果之间如何换算还存在着疑惑,有的甚至质疑尿液分析仪结果的可靠性。为了提高尿液有形成分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找到两种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本研究收集干化学中RBC、WBC阳性尿标本进行初筛,显微镜镜检将标本中无WBC干扰的标本挑出来,离心取尿液有形成分进行人工镜检,分析镜检细胞数与仪器测定细胞数之间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2013年2月22日至4月23日门诊及住院部干化学中RBC、WBC阳性标本各560例,其中男300例,女260例。

1.2 仪器与试剂 选用日本Sysmex公司的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AX-4280尿干化学仪、Olympus显微镜以及所有原装试剂、质控液。

1.3 方法

1.3.1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检测 仪器使用之前用 UF-1000i、AX-4280原装质控液进行检测,挑选门诊及住院部干化学结果为RBC、WBC阳性尿标本,按照操作说明对尿标本进行检测。

1.3.2 离心尿液直接涂片法检测 仪器检测完后将挑选出来的尿液标本10mL置于水平离心机中以1 500 r/min(离心半径19cm)离心5min后,弃上清液留沉淀物0.2mL,混匀后取约20μL沉淀物于载玻片上,用18mm×18mm盖玻片覆盖后显微镜检查。先用低倍镜(×10)观察全片,再用高倍镜×40镜头观察鉴定细胞成分。检查10个高倍视野细胞,结果报平均值/HP[3],镜检结果均以平均值报告。若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出现异常报告,而显微镜镜检呈现阴性,则重复充池进行第2次显微镜镜检,最终确定检测结果。为了减少不同镜检者的变异性,所有标本的显微镜下检测均由同一人完成,所有测试在2h之内完成。

1.3.3 不同携带污染率计算 分别对RBC、WBC高值和低值尿标本进行试验,高值连续检测3次,结果为H1、H2、H3;低值连续检测3次,结果为L1、L2、L3,按公式(L1-L3)/(H3-L3)×100%求携带污染率[4]。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 2003对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RBC、WBC尿有形成分、镜检结果进行记录,并使用SPSS17.0做相关分析、回归方程计算。相关系数r=1.0~0.8为相关性好,0.8~0.6为相关性一般。

2 结 果

2.1 携带污染率检测 3个水平RBC、WBC的携带污染率均<0.1%,符合本实验室要求。见表1,表2。

表1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检测RBC的携带污染率(%)

表2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检测WBC的携带污染率(%)

2.2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与人工镜检之间的相关性及倍数关系 以RBC、WBC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值为纵坐标,对应的镜检细胞数为横坐标,得出回归方程为:Y=10.3 X+6.1,斜率为10.3,Y 轴上截距为6.1,即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测出的细胞数是离心镜检细胞数的10.3倍,其相关系数r=0.849。见图1。

图1 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检测与人工镜检之间的相关性

3 结 论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分为显微镜检查法和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法[5]。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利用流式细胞术、电阻抗、荧光染色以及双检测通道技术,采用红色半导体激光束照射经过核酸荧光染色后在鞘流贯流分析池中形成的鞘流标本,通过对从各粒子产生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以及侧向荧光信号转换成的光电信号进行分析,对各种有形成分进行识别,同时提供RBC、WBC、结晶等成分的定量检测数据,快速筛选正常和异常的标本。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可部分取代显微镜检查的同时,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1)RBC仅细胞膜被染色,所产生的荧光强度弱,草酸钙结晶、类酵母细胞及其他细菌、精子等染色后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与RBC类似,当这些有型成分在尿中大量存在时,易被误认为尿RBC[6];(2)只能对尿中完整细胞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对破损的细胞不能检测,存在漏诊的情况;(3)尿液中的上皮细胞会被误认为WBC。此时仪器所检测出的RBC、WBC数并非真实值,直接报告会对临床用药或诊断造成一定的误导,因此仪器得出的异常结果往往靠显微镜来验证、校准和补充[7]。手工镜检依然是尿液分析的“金标准”[8]。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单位为个/μL,属于全定量方法;离心尿液直接涂片法单位为个/HP,属于半定量方法。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对于任意一份标本,所含RBC、WBC的实际数量都是固有的,不管用什么方法检测,都应该接近或等于这个固有值,而不应有明显的差别,使不同方法具有可比性[9]。尿液分析仪是定量的方法,离心尿液直接涂片法是半定量的方法,对于同一份尿液标本而言,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本研究对仪器测试RBC、WBC数的携带污染率进行了验证,均符合本实验室质量手册的要求[10]。且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与离心后人工镜检的尿液有形成分数值间的回归方程为Y=10.3 X+6.1,斜率为10.3,Y 轴上截距为6.1,r=0.849,即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出的细胞数是离心镜检细胞数的10.3倍;当镜检结果为0/HP时,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检测结果应在0.0~6.1/μL范围内。当仪器有提示或干化学与尿液有形成分结果有出入时,需要标本离心进行人工镜检,得出的细胞数经10.3的倍数关系进行转换,可以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尿有形成分结果,使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于图1出现的部分离散值,可能是因为离心因素影响了细胞数,这与其他报道一致[11]。不管哪一种方法,都必须依据各种检验法的优缺点来使用[12-13],使之更好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综上所述,有效地结合UF-1000i全自动分析仪与人工镜检尿液有型成分检测,可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对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1]郑沁,赵儒,黄茜,等.细菌或真菌对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红细胞检测的影响[J].检验医学,2012,27(8):663-666.

[2]顾可梁.尿有形成分的识别与检查方法的选择[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6):572-575.

[3]刘成玉,罗春丽,吴晓蔓,等.临床检验基础[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66.

[4]龙洪森,谭浩.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白细胞的性能评价[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8):794-797.

[5]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95.

[6]王延群,公衍文.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干化学法和镜检法对尿液分析的比较[J].检验医学,2011,12(12):858-860.

[7]刘杰,郝维敏,杨晓春.尿多参数联合检测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应用[J].湖南中医杂志,2008,24(3):61-63.

[8]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299-300.

[9]赵玉德.两种尿液有形成分定量检测法结果差异原因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7):753-754.

[10]赖利华,邓济甦,彭楷,等.Sysmex UF-1000i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的性能评价[J].重庆医学,2009,38(19):2404-2405.

[11]詹群珊,江汉珍,李时珍.离心法定量检测尿沉渣可靠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6):637-638.

[12]樊云蓉,甘超,漆涌,等.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6):635-638.

[13]白垚,程大林,刘劲松.四种尿沉渣检查方法的比较[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7,32(5):518-520.

猜你喜欢

全自动显微镜分析仪
《用显微镜看大象》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咔吱兔的全自动生活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全自动发明机
显微镜
全自动洗衣机
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兴起与未来之路
显微镜下看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