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2014-10-11雷明德黄学忠徐辛夷陈晓飞胡思钎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9期
关键词:米卡铜绿本院

雷明德,黄学忠,徐辛夷,陈晓飞,胡思钎,刘 芳(解放军第一一八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

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水和潮湿地带,该菌对抗菌药物有自然的抵抗力,因此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1],也是本院细菌耐药预警监测系统中的重点监测菌[2]。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在本院的感染率逐年上升,阳性检出率居高不下,各抗菌药物敏感率参差不齐,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为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抗菌药物耐药特点,作者结合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263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 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3 177 份为研究对象,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1.2 方法 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三版的规定分离病原菌。以痰标本为例:采集标本前应用凉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和牙齿。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标本量适中。标本收集后立即通过本院物流人员送至检验科标本中心,签收时看下性状是否合格(疑似口水均退回临床科室)。检验科内部传递至微生物实验室,放入生物安全柜,打开酒精灯让接种环过火三次消毒灭菌。挑取标本带有黏液、脓液及避开血痰等性状不好的区域。接种在血培养皿并划四分区。放入37℃培养箱放置24h;24h后挑取单个可疑菌落进行下一步纯分培养,再次放入37℃培养箱放置24h;24h后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Expression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定。细菌鉴定试条及药敏试条,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培养箱为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隔水式培养箱。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在Excel上进行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所有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

2 结 果

2.1 铜绿假单胞菌标本来源 本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3 177 份,共分离检出各类致病菌1 339 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63株,占总检出菌19.64%,高出相关报道[4]。分离自痰液211株,占80.22%;分泌物25株,占9.51%;脓液10株,占3.80%;中段尿8株,占3.04%;留置针5株,占1.90%;血液4株,占1.52%。科室分布中内科92株、外科37株、综合科90株、骨科8株、烧伤科22株及康复科14株。

2.2 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及妥布霉素敏感率分别为95.06%、94.30%及93.16%;美洛培南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均在50%以下。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复方氨苄西林仅有1例同时抗菌药物敏感,其余均在70%~90%之间。见表1。

表1 对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n=263)

2.3 不同性别患者来源菌株药物敏感试验检测结果比较 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复方氨苄西林为同一男性标本。男性其他13种抗菌药物敏感性均低于女性标本。男性抗菌药物敏感率前3位与女性相同,为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及妥布霉素。其中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男女之间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4,P<0.01;U=2.08,P<0.05),而多黏菌素 E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597,P>0.05)。见表2。

2.4 不同疾病菌株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比较 脑出血等脑部疾病药物敏感率前3位为阿米卡星(97.20%)、多黏菌素E(95.80%)及妥布霉素(95.10%),均高于其他外伤及感染的敏感率。同时敏感率高于其他外伤及感染的抗菌药物还有庆大霉素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多黏菌素E(及妥布霉素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1.18,P>0.05;U=1.897,P>0.05;U=1.327,P>0.05)。见表3。

表2 不同性别患者来源菌株药物敏感率分析

3 讨 论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使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同时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也居高不下[3]。本文中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复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已连续3年保持在97.6%以上,与有关报道一致[4-5]。在本文中出现1例敏感患者,77岁男性,两次均以肺部感染入院。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现两次入院的药敏结果由敏感转变耐药的有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及哌拉西林等7种,说明该患者在第一次住院期间大量使用这7种抗菌药物。而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复方氨苄西林由耐药转为敏感却值得进一步探讨。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当前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复方氨苄西林已不适合本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抗菌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在不同疾病及男女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1.53,P>0.05;U=1.76,P>0.05。U=0.30,P>0.05;U=0.17,P>0.05)。说明近年来这两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不断下降,耐药变得更加严峻[6]。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阿米卡星在男性中敏感率为92.75%,而在女性中为100.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74,P<0.01)。说明不同感染菌及不同性别中的抗菌药物应根据药敏结果对症下药,切勿盲目用药及经验用药[7],这也再次验证本科建立细菌耐药预警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研究中内科和综合科占有全院69.20%的铜绿假单胞菌,多为脑出血等脑部疾病的老年患者,高龄、合并其他疾病、免疫功能下降、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各种原因,导致这类患者感染机会增加[8-10]。

综上所述,本院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关注。结合本院细菌耐药预警监测系统,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对于临床治疗和减少耐药菌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黄学忠,金彬彬,林佩佩,等.细菌耐药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东南国防医药,2012,14(4):301-304.

[3]黄学忠,刘瑾,林初希.利用Excel操作平台创建检验危急值报告检索系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9):2288-2290.

[4]张鸿,申建维,孙秀琴,等.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449-451.

[5]左虹.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59-160.

[6]黄学忠,林佩佩,陈晓飞.痰标本铜绿假单胞菌224株5年耐药变迁[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5):560-561.

[7]雷明德,黄学忠,陈晓飞,等.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体外药敏试验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3):350-352.

[8]刘永芳,张浩,周云,等.外排泵抑制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841-843.

[9]韦英海,吴振宏,张帮献,等.住院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819-2821.

[10]胡锡浩,许小敏,冯伟云,等.烧伤科铜绿假单胞菌20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oprD_2基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419-4422.

猜你喜欢

米卡铜绿本院
米卡芬净对光滑假丝酵母菌在巨噬细胞内活性的影响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原始表现主义的画像——沃尔特·米卡作品欣赏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槲皮素改善大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
共代谢基质促进铜绿假单胞菌降解三十六烷的研究
米卡的灯花
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及整合酶的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