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2014-10-11罗保民陈海珍董敬斯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58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州503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19期
关键词:患病率人群危险

罗保民,陈海珍,董敬斯(.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 58 ;2.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分子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州 5030)

高血压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疾病死因中占居首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国内外学者对高血压分布特征和危险因素做了大量研究[1-2],结果发现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存在差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膳食模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高血压患病率在中青年人中的增加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鉴于此,本研究以深圳平湖镇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中青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当地高血压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11月深圳市平湖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年龄20~59岁的中青年1 498 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32例,女566例;平均年龄(39.53±9.52)岁,男、女平均年龄为(40.31±10.09)、(38.62±8.0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466)。

1.2 方法

1.2.1 血压的测量和诊断 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要求被测对象座位休息至少10min以上,收缩压以KorotKoff第1音为准,舒张压以KorotKoff第5音开始为准。每位研究对象连续测量血压3次,每次间隔30s,取平均值。血压不低于140mm Hg/90mm Hg或正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或自诉曾患过高血压者判定为高血压。

1.2.2 人体指标的测量和诊断 人体指标测量及诊断参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用标准化方法测量身高、体质量。以体质量指数(BMI)≥24kg/m2为超重或≥28 kg/m2为肥胖。

1.2.3 生化指标的测量和诊断 清晨空腹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4mL,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HITACHI 7600-020)检测空腹血糖(FPG)、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根据《2007年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规定,当TC>6.22mmol/L或LDL-C≥4.14 mmol/L时为高胆固醇血症;当TG>2.26mmol/L为高TG血症;HDL-C≤1.04mmol/L为低 HDL-C血症。空腹血糖大于6.1mmol/L诊断为高血糖。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资料分析,计量资料以描述,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应用t检验及F检验对各测量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高血压人群相关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高血压患病率情况 在1 498 例研究对象中,高血压138例,患病率为9.21%。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1.91%(111/932);女性患病率为4.77%(27/566);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38,P=0.000)。

2.2 高血压与非高血压人群相关指标比较 根据血压测定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高血压组BMI、TC、TG、LDL-C、血糖均高于非高血压组,HDL-C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进行性别分层分析,在男性人群中,男性高血压组的BMI、TC、TG、血糖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女性人群中,女性高血压组的BMI、TG、血糖水平均高于非高血压组,HDL-C低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组人群中,男性TG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血压组体质指标、代谢指标的比较()

表1 不同血压组体质指标、代谢指标的比较()

注:与非高血压组比较,aP<0.05;与非高血压组男性比较,b P<0.05;与非高血压组女性比较,c P<0.05。

组别 BMI TC TG LDL-C HDL-C 血糖非高血压组 男 24.05±3.68 5.06±0.94 1.94±1.71 3.37±0.89 1.38±0.29 5.02±1.18女 22.16±3.38 4.76±0.84 1.27±1.11 2.89±0.77 1.58±0.35 4.94±1.08高血压组 男 25.76±3.74ab 5.29±0.90ab 2.38±1.40ab 3.45±0.83a 1.35±0.23a 5.48±1.40ab女 25.72±4.23ac 5.14±1.10ac 1.70±0.92a 3.23±0.98ac 1.46±0.35a 5.20±0.57ac

2.3 高血压患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非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高血压为因变量,以分类变量性别、BMI、高TG、高胆固醇、LDL-C、HDL-C、高血糖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超重或肥胖、高TG、高血糖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高血压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近几十年来,中国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呈现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1958~1959、1979~1980、1991年3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以及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5.8%、7.7%、13.6%、18.8%[3-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平湖镇中青年健康人群高血压患病率(9.21%)低于2002年全国和广东省[5]高血压患病率(18.8%,17.4%),其原因可能是调查人群的年龄分布和地区分布不同所致。但平湖镇中青年健康人群高血压患病率(9.21%)高于深圳市1997~1998年中青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7.32%)[6],也高于2003~2004年深圳市以中青年为主的打工族高血压患病率(6.5%),高于吴旭辉等[7]报道2003年中青年军人高血压患病率(4.69%),提示深圳中青年健康人群高血压病患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对深圳中青年人群健康存在较大的隐患。此外,深圳中青年健康人群男性高血压患病率(11.91%)远高于女性患病率(4.77%),为女性患病率的2.5倍;与深圳打工族男性高血压患病率(9.3%)高于女性患病率(4.9%)的研究趋势一致。其原因可能是行为、生活方式和膳食模式不同所致,男性工作生活压力大,外出应酬多,暴饮暴食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加之女性体内雌激素对血管的调节保护作用[8]。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高血压人群的超重或肥胖、脂代谢异常和糖调节异常发生较非高血压组明显升高,说明高血压患者更易合并多种代谢异常和出现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9],提示高血压阶段已经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高血压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其中流行病学资料显示[1],高血压常伴有与代谢有关的许多危险因子,包括血糖、血脂异常。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超重或肥胖、高TG、高血糖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其中男性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女性的2.07倍(95%CI 1.30~3.29)。大量研究表明,女性在更年期以前,高血压患病率比男性低,但在更年期以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10]。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中青年人群,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男性是中青年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深圳中青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血压人群的1.78倍,与相关报道一致[1-2]。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正常体质量人群,体内脂肪增加10%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增加6mm Hg和4mm Hg[2]。本研究结果表明,深圳中青年高血糖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血压的4.26倍(95%CI 2.44~7.26)。其原因可能是高血糖引起血管舒缩功能和血液黏滞度发生变化,引起血管病变,使循环异常,从而增高高血压发病的风险,加重高血压病情,增加致残率。2005年《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也指出,我国高血压在糖尿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40%~50%。本研究结果显示,高TG人群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者的1.74倍(95%CI 1.15~2.64),血脂异常是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TG亦具有促炎作用,导致内皮功能失调,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使血管顺应性下降,血压升高[11]。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12],排除肥胖、糖尿病、吸烟、饮酒等因素或校正基线SBP、DBP水平后,仍然显示高血压患病与血TC、总TG、HDLC、LDL-C有关,提示血脂异常可能发生在高血压之前,为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深圳平湖地区中青年人群中男性、超重或肥胖、高TG、高血糖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通过改变居民不良饮食、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控制体质量,以便更好地控制血压。

[1]种冠峰,相有章.中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01-302.

[2]熊友珍,王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及研究进展[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4(1):7-10.

[3]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J].高血压杂志,1995,3(1):7-13.

[4]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5]马文军.东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6]周俊安,洪旺全.深圳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7]吴旭辉,石湘芸,辛苏宁,等.中青年军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7):536-536.

[8]宋宗仁,林启辉,钟建兵,等.深圳市打工族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J].高血压杂志,2005,13(11):725-728.

[9]周慧,胡晓抒,郭志荣,等.高血压前期的血压水平与多代谢异常的关系[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1):892-896.

[10]Hajjar I,Kotchen JM,Kotchen TA.Hypertension:trends in prevalence,incidence,and control[J].Ann Ren Public Health,2006,27(2):467-490.

[11]Kannel WB,Vasan RS.Triglycerides as vascular risk factors:new epidemiologic insights for current opinion in cardiology[J].Curr Opin Cardiol,2009,24(4):345-350.

[12]郭志荣,胡晓抒,武鸣,等.血脂与高血压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6):554-558.

猜你喜欢

患病率人群危险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喝水也会有危险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拥挤的危险(三)
秘书缘何成为『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