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耕地质量:农业内涵式发展之基

2014-10-11杨承训张新宁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耕地粮食土壤

□杨承训 张新宁

(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一、正视我国未来粮食的重大风险

习近平同志说,要有问题意识,学会利用倒逼机制。从这一视阈出发,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确风险很大,数量的增加有相当的困难,质量的提高更为艰巨。我们应当做冷静的分析[2]。

(一)人口数量增加与粮食增速减缓、耕地减少的矛盾分析

1.人口数量和粮食需求量在不断增加。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上首次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目标,2008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再次明确提出,我国粮食自给率要稳定在95%以上。据统计,2013年,我国人口总量为13.6亿人,到2020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4.5亿,2033年前后达到高峰值15亿左右。[3]而城市人口约占80%。与此相应,粮食的需求量将大大增加。

2.粮食产量增量较低,消费量上升。虽说2003-2013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但增长数量有限。“十连增”期间,粮食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3.43%,其中2007年的增长率仅为0.7%,2009年仅为0.4%。与此同时,我国进口的粮食也逐年增加,粮食自给率不断降低。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总量超过了700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以官方数据2012年中国粮食的总产量为58957万吨计算,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至约89%,而中央规定的红线是95%。更重要的是,主要口粮自给率下降速度很快,据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前11个月中,中国对三大谷物(玉米、小麦、大米)的净进口量已达到940.4万吨。分别是2011年同期的2.2 倍、2.7 倍、3.6 倍。[4]另据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进口玉米521万吨,增幅197%;进口小麦368.86万吨,增长195.37%;进口大米232万吨,增长305%。此三种分别占粮食总进口量的2.5%、1.1%、3%。进一步分析,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使中国粮食需求呈现出新的变化。2012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为52.57%,预计峰值在70%至75%之间,2030年将达到70%左右。从2011年至2030年的20年间,中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4]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其中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调查,2013年农民工年人均粮食需求比农村居民高出119.14公斤;比城镇居民高出51.04公斤。一个农村居民从农村来到城市,适应了城市的食物消费结构,其日消费的粮食要增加20%。[5]因此,中国粮食自给率还有可能下降。

3.耕地数量在逐年减少。本来,我国耕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就低(13.7%),远低于印度(49.4%)、英国(24.9%)、美国(18.7%)。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更加显现,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成功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一直被看做值得自豪的成就。2006年“十一五”规划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但是,近年来,我国耕地数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40%。[6]根据1996年第二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应为19.4亿亩,2010年耕地保有量要控制在19.2亿亩。然而到2000年时,全国耕地保有量已减至19.23亿亩。这大大超出了中央对于耕地数量减少的心理预期,因此国家在“十五”计划开局之年又把“2010年要保19.2亿亩耕地”的目标,提前至2005年。[3]根据国土资源部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测算,耕地保有量每减少2000万亩,粮食自给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最新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耕地面积为13538.5万公顷(20.31亿亩,但要注意,并非实际增加,只是把未报的显示出来),在耕地18亿亩“红线”之上。但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强调,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仅在1.2亿多公顷左右,约为18亿亩多。“我国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3]

(二)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食品安全的矛盾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健康的诉求更加迫切。其中,有一条人类生活质量需求不断提升、扩展的规律。人类身体属于生物界(只是有意识的社会动物),其身体健康的规律属于自然规律,但身体健康又是人类的特殊需求,故也受到社会规律的作用。人类不仅追求生存物质的数量,还要不断追求自身需求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健康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突出,健康需求也势必日益增大。与之相对应的是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损害人类健康,“当前,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855.91/10万,平均每天8550人新发癌症,按照目前人均期望寿命计算,我国居民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即每5个人中就有1人会患癌症。”[7]而与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最大的则是食品,其最基本的源头又是粮食,因而人类对生态质量、食品安全的要求将愈来愈高。这也是刚性的必然规律。

然而,在客观上,土地的污染日渐加剧。人类在合理利用太阳辐射能这一基本能量来源的同时,以施用化肥、农药以及机械作业等方式投入一定的辅助能源,增加系统内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量。通过栽培管理、选育良种和施用化肥、农药等技术,在提高农业系统生产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吃穿需要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土地污染进一步加剧,这主要表现在化肥的过度使用,在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质量方面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副作用。据统计,欧美发达国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进入了农业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德、法等国化肥用量减少了31%-47%,粮食单产却提高了51% -52%,同期我国虽然粮食单产提高了56%,但化肥用量增加了225%。[8]目前我国以占世界8%的耕地施用了世界30%以上的化肥,从而生产了占世界20%的粮食,化肥的功绩不可抹杀,但过量使用的弊病也越来越明显。大量施肥不仅使地表水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温室气体(如氮肥在田间释放的氧化亚氮)排放不断增加,而且造成了土壤的酸化与结构破坏,目前土壤酸化已经在我国南方对农业生产形成了明显的危害。另据专家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2002年中国农田化学除草面积达到10.14亿亩,比1995年的6025亿亩增加了3.89亿亩。预计中国除草剂在整个农药行业中的比例还会上升。化学除草虽然能够促进耕地制改进,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也存在很大问题,主要是土壤残留造成后茬作物药害:如连续使用甲磺隆、氯磺隆等磺隆制剂以及三氮苯类除草剂阿特拉津等用于一年两作的小麦、油菜、大豆或玉米田防除杂草后,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使后茬作物水稻、玉米或小麦遭受药害。[9]权威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已达130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受农药污染的耕地土壤面积达1.36亿亩;地膜使用量达63万吨,白色污染相当严重;我国畜禽养殖业始终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畜、禽存栏量每10年增加1~2倍,近年来畜禽粪便产生量已达到工业固废量的3.8倍,在畜禽养殖业主产区,当地畜禽粪便及废弃物产生量往往超出当地农田安全承载量数倍乃至百倍以上,造成严重的土壤重金属和抗生素、激素等有机污染物的污染。[10]

(三)农产品的需求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分析

一是土地后备资源不足。适合于开垦的土地充其量有两亿亩,又比较贫瘠。我国西部虽然国土面积很大,但多为山区沙漠戈壁,气候高寒,不宜种粮。

二是水资源缺乏。虽然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和单位面积耕地占有量小,大部分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加之,农业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与耕地分布以及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从全国分配来看,总体上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多、西部少,山区多、平原少。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2%,而耕地仅占36%,人口占54%。黄淮海平原拥有中国20%的人口和可耕地,但粮食产量占总产量的25%,平均水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高密度的人口和集约耕作使得地下水储量以年均1m的速度递减,并使得该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大大恶化。通过对我国1949-2007年不同部门水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整理可知,我国农业用水量自1993年之后所占比重开始下降,1949年为97%,到2007年该比例下降到61.9%;据估计,到2050年该份额将下降到54%。由此可见,农业水资源的短缺不仅问题严重,而且供求矛盾也将日益突出,农业用水很难得到保证。

三是自然灾害频仍。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旱灾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因为旱灾造成的粮食损失要占全部自然灾害粮食损失的一半以上。据统计分析,我国受旱面积50年代为1.7亿多亩,90年代年均3.64亿亩,因旱损失粮食50年代年均43.5亿公斤,90年代为195.7亿公斤。干旱始终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的发展。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确实存在巨大的潜在危机。如果不转变发展方式,也许十年内粮食供应将出现困难,50年后粮食供应将可能出现大的危机。

二、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潜力在于提高耕地质量

上述矛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大资源制约因素,所以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然而,并非没有出路,矛盾的存在恰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主要在于提高土地质量。正如毛泽东五十多年前所说:“我看中国是靠精耕细作吃饭。将来,中国要变成世界第一个高产国家。”[11]P307他曾多次倡导发展有机农业。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国情的道路。”[12]P362这就要求我们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另辟蹊径。从发展大趋势看,必须走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高端生态化之路。

深层次分析,我国人均耕地少,其质量差异也很大。过去,许多不宜农用的土壤被开垦为农田,耕地土壤整体质量偏低,中低产耕地土壤占65%。国土资源部2009年12月24日发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也显示,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调查显示,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为9.80等,等别总体偏低。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低等地面积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67%、29.98%、50.64%、16.71%。全国耕地低于平均等别的10至15等地占调查与评定总面积的57%以上;全国生产能力大于1000公斤/亩的耕地仅占6.09%。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明显偏低。[10]以高产省江苏为例,全省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为15.2%,如能100%达标,还有80%多的潜力,粮食产量以吨粮为标准,可再增加70%以上。

表1 中国耕地质量等级(%)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又是我国耕地土壤的基础地力不断下降。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存在“一高一低”的弊端。“一高”,是施用量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我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每年施用的化肥总量却占世界的1/3,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投放量是美国的1.7倍。“一低”,是有效利用率低。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8.3%、28.2%和26.1%,远低于国际水平。由于过量施用化肥、缺施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土层厚度下降。[13]随着多年来化肥投入量和作物产量的持续增长,“低、费、污”已经逐步成为我国耕地土壤质量新一轮的核心问题。据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近年来在全国的田间定位实验与调查显示,我国各主要农区广泛存在的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10]除了底子薄,耕地空间布局也厚薄不均。在国土部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中,圈定了51片优质耕地集中分布区域,约含10亿亩耕地,其中6亿亩可灌溉。而我国83个50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有73个分布在这51片优质耕地集中区。[15]

农业发展的潜力说到底还在于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而最重要的农业资源则是土壤资源,尤其是耕种土壤。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岩石经长年累月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而成的一层疏松物质。岩石由大块变成细小颗粒,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发生变化,形成成土母质,进而在生物等作用下变成具有肥力的土壤。由于岩石种类多种多样,植物类型丰富多彩,以及各地区气候、地形、成土时间和人类耕垦利用的程度不同,土壤的种类多种多样。耕种土壤,是自然土壤经人工开垦改造等农业活动后形成的土壤。耕种土壤结构合理,水分、养分、有机质含量高,适于耕作和农作物生长,是从事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农业活动的产物。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母土、耕作方式的不同特点,耕种土壤还可进一步细分出多种适合不同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壤类型。

影响土地质量的还有人为的因素。(1)由于比较效益低,致使土地荒芜,全国估算下来约1/5,撂荒式或半撂荒式经营特别粗放。打工潮兴起后,由于种田比较效益不高、农村青壮年不足,在一些地方存在耕地直接撂荒和隐形撂荒现象。国土资源部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直接撂荒耕地约3000万亩。在长江流域大部分地方,传统上是“稻—稻—麦”模式,即早稻收割后种晚稻,晚稻收获后种小麦,实际上是一年三熟,但现在普遍只种一季中稻。(2)非农化。据中央电视台2014年3月25日《经济半小时》报道,全国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一来自河南省,而河南省产粮大县郑州市中牟县的一些村民近年来不种植小麦,而种蔬菜等经济作物,主要原因是种小麦不划算,不如蔬菜收入高。此外,当地的人均耕地仅几分地,而前些年人均耕地还有一亩多。还有一些村子的土地全被征用。土地的流失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征地用于开发建设,用于非粮化。(3)水资源和灌溉水井沟渠被破坏。据中央电视台2014年3月27日《经济半小时》报道,作为中州粮仓和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市的河南省南阳市,长期依靠自然灌溉,农田水利设施比较缺乏,一些设施甚至是上世纪70年代建立的。该地区在干旱之年,农民束手无策,甚至面临绝收的困境。据当地村民介绍,如果没有有效的降水,又没有条件进行浇水,一亩地的产量仅二、三百斤,而如果能够进行有效灌溉的话,亩产可达七、八百斤。虽然有些地方由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建立机井房,但一直没能正常使用,农民被迫要买上几百米长的电线和水管来浇灌。最后一公里的水竟成了农民的心病。此外,南阳虽有较大的水库鸭河水库,但该水库基本上未能用于农田灌溉,甚至围库养鱼、建立别墅。

由此可见,存量土地尚有很大潜力。据专家估算,如果现在中低产田提高质量,达到优等土地的产量,就等于再增加一半的产量,即1.8万亿斤以上,等于扩大1/3的耕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发展农业的潜力在于提高耕地的质量。

一要尊重农业自然规律,最重要的是发展生态农业,实施土地治理工程。既要谨慎而又明智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又要关注和尊重农业生态过程,控制使用那些对生物圈的物质大循环和小循环有破坏作用的物质元素及其排放。人类即使在利用自然物的内在价值,把它们作为实现自己内在价值的工具价值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自然物的内在价值对生命家园的支撑作用。不能仅仅把它们当成资源来利用,而要考虑到自己作为地球栖居者的地位。在耕地利用上,忽视养用结合,以致土壤肥力严重衰退,引起土壤退化。在大量的物质和能量随着商品流出农业生态系统之后,就必须从外界投入足够的物质和能量,才能保持其平衡。因此,对农业资源不能只顾利用,不断索取,必须加以保护,使之休养生息,才能促进资源增殖,提高农业产量。但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限于人口的压力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人类对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未能给予充分重视。造成当前农业环境质量恶化,农业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已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业生态生产力的发挥和农业的长期发展。

二是从根本上说还要靠尖端技术,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正如邓小平所说:“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15]P275从可持续发展看,数量问题可能比质量问题相对容易解决。现代生态农业就是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路径,现在全国已有许多试验的案例。

解决生态农业发展的耕地和水的问题,可以通过三条途径突破。(1)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内涵式充分利用资源,例如通过培育和使用良种、推广节水措施、改良耕作和植保技术来提高农作物单产。这方面的实例很多。像青海、宁夏、甘肃那样缺水的干旱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节水增产,创造了奇迹。国外有以色列、荷兰的集约化农业的成功经验。(2)扩大资源利用范围,改造低产田(占目前耕地总面积的80%),利用林地、海洋发展新型农业。通过土地整治和土地改良,土地产出率可提高50%以上,等于增加一半的土地。有的学者提议发展“沙漠强国”,也可在戈壁沙滩中进行无土栽培。目前,多种多样的城市农业正在兴起,既有利于城市绿色,又可满足一定量的农产品需要。畜牧业可以多发展节粮型的草食动物。人们不仅食用草本粮油,还可以广泛利用大量的木本粮油。中国西部地域辽阔,依托于科学技术,可利用的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小黑河流域的开发利用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再长远一点,不占耕地的微生物农业将会异军突起。(3)运用新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的一种运行形式,是人类的最优选择,即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转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总过程,形成以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新型增长方式。它依照生物圈和生物链的原理,整合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对大自然“索取”与“回报”的统一。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有机地组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产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的反馈式流程,实现经济运行的“低消耗、高利用、低废弃”,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量转换率。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这几方面加在一起,可以说高端生态农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问题。

高度生态农业是否完全不用化学肥料了?看什么事物都不应绝对化,让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有利于生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化工产品,应当有选择地使用,例如可降解而没有害残留物的塑料薄膜,无害塑料管道、用具,某些无害的矿物肥料,治疗和预防动物疾病的优质化学药品,乃至许多利用生化方法(例如生物酶工程)制备的生态化学产品。应该看到,包括化学工业在内的现代工业是人类的创举,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应当兴利除弊,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科学运筹,把现代工业作为武装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还可改进化学肥料。生态农业不是绝对不用化学肥料。

从高端科技而言,还可以不用或少用土地的工厂化生产:一是微生物农业[16];二是富碳农业。富碳农业(包括富碳林业),即指将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后,以高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几倍的浓度,释放在密闭的人造气候小区域中,利用相关科学技术,创造一个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从而极大提高农林作物的产量。也就是说,富碳农业是将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粮食或其他干物质的形式储存在地球表面的一种碳储存方法,同目前国际上所提倡的碳捕集和储存技术异曲同工。它所转化成的碳水化合物不仅包括粮食,而且包括目前需要大量碳排放才能获得的钢材、水泥、化学纺织品、化石燃料等。大规模发展富碳农业可以起到一石四鸟的作用:利用盐碱地、沙漠地、荒漠地等解决土地短缺问题;有利于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缓解能源危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科学技术发展使我们能在较低成本条件下获得富碳农业所需要的光和二氧化碳,从而打破传统农业生产需要使用阳光下的土地的限制。这样,就可以在密闭的人造气候中重新设计植物生产方法,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生产线化、高效化。[17]这说明,未来我国农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三、大力实施提高耕地质量的系统工程

从本质上说,生态农业要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借鉴历史和国际经验,把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从“保供增收”拓展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上来,切实解决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由于提高耕地质量是一个长期实施的系统工程,这里仅谈几点当前就应实施的工程:

(一)加快进行土地整理。依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大力开展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加大土地复垦力度,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强以改革土壤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素质、质量和抗灾能力。为了提高耕地质量,发掘耕地的更大生产能力,要切实抓好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要合理地调整优化耕地利用结构,发展三高(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优化种植业结构,抓好作物布局是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尤其要严格控制非农非粮用地,以高压手段确保耕地红线。对于化肥过度使用的问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以逐步减少化肥用量,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分别实行土地轮休制度。

(二)实施生态农业循环。

这就要求耕地资源全部科学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通过土地整治养护、科学的轮休和轮作提高土地肥力,并进一步改造、修复劣质退化土地;依靠科技调水储水、节约用水、除涝治旱,杜绝水污染;发展人工影响气象技术,不断提高调控水的时空分布的能力,把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利用高科技广泛开发资源空间。现在比较迫切的是治理土壤污染,逐步消除、化解各种污染危害。运用高端科技和综合管理土壤,形成土肥良性内循环和土肥同其它资源之间良性大循环,创造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信息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三)改良施肥节水技术。

农田水利设施仍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主要是旱涝灾害)不强。所以应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并可以通过增加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平衡施肥等来改良土壤质量,以此来提高耕地质量,使耕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四)加快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要加

快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鼓励发展高新农业技术。围绕农业发展、粮食增产等重点项目的实施,组织力量攻关,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处理、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建成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示范点和产业基地,培育一批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环保产业,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还可考虑发展豆料植物,利用根瘤菌增加土地的含氮量。

(五)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

机制。这样才能确保在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一是需要加强生态保护立法,为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提供法律依据,这是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能长期、稳定地通过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加强对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也需要在法律给予明确规定。二是需要制定专项自然生态保护法,对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制度和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定和协调,以保障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很好地建立。三是需要通过立法确立生态环境税的统一征收、管理制度,规范使用范围。

(六)建立市场、政府、科技相结合的

“三元机制”。农业尤其是生态农业和土地治理的特殊性,不能主要靠市场调节。市场信息的多变性、价格的波动性、不对称“信息”的虚假性,往往给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乃至灾难。弥补市场缺陷,真正提升竞争力,必须在运用“两只手”的同时加上科技的功能,预测生产条件、市场、气候变化、土壤变化状况,保持预测的超前性、准确性,保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农民增收的递进性。所以,必须探索采用市场、政府、科技耦合的“三元机制”,保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土地质量和实施土地整治工程,一般说不赚钱的,不能主要靠市场配置,大量的是靠政府主导和投入,吸收一部分社会资金,尤其需要构建新的机制,科学指导、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4-01-20.

[2]杨承训.积极谋划现代生态农业建设[N].人民日报,2014-03-13.

[3]王腾腾.“18亿亩耕地红线”从何而来[N].南方日报,2014-01-11.

[4]刘朋.粮食进口量频创新高 国内粮食到底安不安全?[N].国际金融报,2013-12-02.

[5]赵永平.中国粮食自给核心是口粮安全[N].人民日报,2013-12-01.

[6]邹声文、周婷玉.十余年减少1亿多亩耕地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严峻挑战[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 -02/24/c_121119918.htm.

[7]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2[N].光明日报,2013-01-13.

[8]黄鸿翔.控制化肥生产促进有机肥施用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7357797.html.

[9]生测科,阳元坤.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暨中国化学除草50年庆祝大会信息摘粹[EB/OL].http://www.cqagri.gov.cn/bsxm/detail.asp?pubID=257064.

[10]孙英兰.中国耕地质量之忧[J].瞭望,2010(18).

[11]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万宝瑞.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应对[N].人民日报,2014-03-13.

[14]徐胥,翟长福.提高耕地质量刻不容缓[N].经济日报,2013-12-07.

[1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杨承训,杨承谕.现代农业前瞻:广阔的微生物农业——兼以科技经济学辨析“资源稀缺”、“边际效用”[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6).

[17]毛如柏,陈应天,袁东来.富碳农业——为二氧化碳找出路[N].人民日报,2014-03-13.

猜你喜欢

耕地粮食土壤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土壤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