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诗歌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
2014-10-11曹洪瑜
曹洪瑜
古代诗歌教学应从情境的创设入手,把学生吸引到诗人当时的创作情境中,超越时空的界限,让学生与诗人进行零距离心与心的交流。变“注重应试技能的训练”为“对诗歌内涵美的解读”,借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将学生引入诗境,带领学生感悟诗境、探索诗情。
(一)注重高质量的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引领学生走入诗人心灵的第一步。好的情境创设能让学生很快就走到诗的意境之中,为下面更为深入地理解和鉴赏诗歌事半功倍。
(一)从引入环节入手,创设情境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好的引入可以瞬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创设必要的情境。如张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挂出一副枫桥夜泊的深秋山水画,然后煞有介事地对学生说:这是一幅千古名画,谁能试着描述一下画面内容?(学生一听是千古名画,纷纷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表达后,我说:古寺晨钟、江风渔火,几百年前有一位仕途失意的诗人,在此情此景下会用怎样的诗句来描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张籍的《枫桥夜泊》。这样,学生一下就进入了情境之中。让学生从视觉开始拓展想象空间,通过场景把他们引入诗境,让他们充满期待地去读诗,这就是引入环节的价值所在。
(二)通过配乐读诗,构建情境
诗与乐是一家。古诗词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音乐又是听觉语言,是人类心灵的诗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处。因此,通过音乐设置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
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友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象之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
(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走入情境
理解诗歌真意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如果只是背下字句的表面意思,对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来说,可谓是暴殄天物。近代著名诗人戴望舒说过:“诗歌是在真实与想象之间的东西,缺乏想象力是难以从诗歌欣赏中得到美的感受的,更无法走入诗的意境之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呢?想象是读者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没有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如欣赏《归园田居》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几句诗,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收集道田宅、草屋、榆柳、桃李、墟烟等这些表象,然后再把这些要素组合成一幅美丽的图画。通过想象,将诗歌中的文字描述形象化,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才算进入了诗的意境。古人写诗,注重“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如杜甫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国家沦陷了,残破的山河还在,春城草木长得很茂盛,言外之意已经没有人在了。此处就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走入诗人的创作情境之中。
(二)注重由情境入情感,增强语感培养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情境下,锻炼语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才是诗歌教学的核心,具体可以通过对比和诵读的方法。
(一)对比
最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增”“删”“替换”“前后改动”来与原文对比。如王安石《泊般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用法,又如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中“自”“空”的用法。这样通过前后的对比,让学生对诗歌的选词有了一个系统的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明白诗歌语言的精妙,读懂诗歌之美。
除了这种对某一作品的细细对比品读外,我们还可以更广泛地横向或纵向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拿同一诗人不同的作品来进行比较,例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组,这种诗比较有利于了解这个作家的整体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我们可以用相同时代不同诗人的作品进行比较,如李白和杜甫,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比较二人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通过对比和联想,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有利于让他们更好地全面理解诗歌。
(二)诵读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増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诗歌在古代就是以吟诵或歌唱来表现的。《墨子·公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诵读的最大好处是其“直觉性”,不需要太多的理性思维就可以直观地敏锐识别语言的内涵和情味、正误和优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味到诗歌的妙处。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诵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至,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这样才能让他们得到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理解和赏析诗歌的前提。
这样引导学生比比、想想、讲讲、读读,变死记硬背为在思考中获得,不仅使学生增强了语感,而且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诗的情境之中,从而感受、领悟诗情。
(三)注重由情感悟美感,感受诗歌之美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中国古代诗歌之美从形式上表现为:整齐对仗美、错落变化美、音韵和谐美和语言色彩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美和内涵美相互交融,共同建构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框架。因此,我们在古代诗歌教学中不能只是偏重于诗歌的意思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教育,而忽略对诗歌美的欣赏。由此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诗歌的感知多抽象而少具体,这是有悖于诗歌本身的认知特点。
比如李贺有一首“色彩缤纷”的诗叫《雁行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诗中有“黑云”,有“金鳞”,有“夜紫”,有“红旗”,有“黄金台”。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如果只单纯地理解诗意这个层面来讲这首诗,我们根本无法看出这首诗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是黑暗还是光明,是希望还是绝望。但是如果我们了解了这首诗创作的社会背景和作者李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特色的话,由诗中实物色彩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感情色彩,我们就不难从中感受到那种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的“美”的存在了。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