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题干扰角度解码之搭配篇
2014-10-10丁海红
丁海红
在汉语的语言宝库中,摆放着一颗颗瑰丽夺目的宝石——成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它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成语的重要性从高考对它考查的稳定性上可窥一斑。2014年高考19套试卷有17套涉及词语、成语试题。其中广东卷把成语放在语段中考查;湖北卷、四川卷则将成语和两字词语结合考查;重庆卷、浙江卷将词语(实词和虚词)和熟语(成语、惯用语等)合并起来考查;湖南卷采用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意义的方式考查。
从历年高考试卷答题情况看,该考点的失分率很高。如何才能做到在该考点上少丢分甚至不丢分呢?
下面介绍一些对解码高考成语题干扰角度行之有效的方法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摸清成语固定搭配规律
1.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搭配使用对象。有的指个体,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等。还有一类源于古代诗文或历史典故的成语,其适用对象只能特指用于某人、某事,不能移作他用。尽管语言发展演变到今天,我们也必须遵循这个限制性的搭配规律。
如果对这些成语所表达的固定搭配对象缺乏了解,就会使陈述与被陈述对象之间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误用示例】
例1. 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2. 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例3.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示例解码】
例1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例2中“汗牛充栋”只用来形容图书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当然也就不能指金玉之类。例3中“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所修饰的对象必须是人工制作的,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积累示范】
“夭桃秾李”:夭、秾,形容花、木茂盛。比喻人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词。
“林干风气(致)”:林下幽静的境界,风气,风致风度,比喻女子闲雅超逸的气度。
情同手足(非兄弟间),豆蔻年华(13-14岁的女子),如坐春风(喻良师的教诲),蔚为大观(文物等丰富盛大景象),狗彘不食(限于品格方面)、下车伊始(限于官员到任)、反戈一击(限于同伙、内部),等等。
这样的成语不在少数,如果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对这类从固定搭配对象的角度设误的成语就能成功解码了。
2. 有些成语常用在否定句、疑问句中,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里。有些成语又有固定的介词搭配。这是因为成语大都源于古代诗文,这些成语还明显地带其初始语境的特点。所以它们“出身”于否定句式中,只能用于否定句中,而不能用在肯定的句子里。如果不注意这些成语的习惯用法,就很容易出错。
【误用示例】
例1.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例2. 1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龙工作一蹴而就,顺利实现了大江截流,滔滔江水驯服地沿着明渠奔流东去。
例3. 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示例解码】
例1中“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中,此句意为其他甲B球队都无法赶得上五牛队的雄厚财力,需要的是“难以望其项背”或“无法望其项背”,该成语使用违背常规搭配——否定句式,故错。
例2中“一蹴而就”,词典解释为:蹴,踏;就,成功。踏一脚就成功,形容做事轻而易举。但此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式,如“航天梦想的实现是不能一蹴而就的”。
例3中“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要么就把“对”改为“把”,要么就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
【积累示范】
“善罢甘休”、“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无时无刻”、“等闲视之”、“等量齐观”、“妄自菲薄”、“吹灰之力”、“无可置疑”等都只能用于否定句中。
还有一些成语多适用于诙谐讽刺句,如“神通广大”、“万应灵丹”、“五体投地”、“寿终正寝”、“衣冠楚楚”、“洗耳恭听”、“沐猴而冠”、“冠冕堂皇”、“乌呼哀哉”、“一命呜呼”等。
二、理解成语语法搭配原理
每个成语由于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不是所有成语都可以任意来做句子的某个成份。如果对句子的语法搭配原理把握不准,就容易造成搭配不当、功能混乱或者重复累赘,或者否定失当的错误。
成语的语法结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并列关系:高瞻远瞩、层峦叠嶂
偏正关系:中流砥柱、揭竿而起
主谓关系:言者无罪、短兵相接
动宾关系:置之度外、包罗万象
连动关系:拍案叫绝、负荆请罪
兼语关系:请君入瓮、调虎离山
其中并列关系、偏正关系又分别有几种情况:
在并列关系中,“多快好省”四字都是并列的,“隐恶扬善”是动宾+动宾,“残羹冷炙”是偏正+偏正 ,“家破人亡”是主谓+主谓。
在偏正关系中,“弥天大谎”是定语式,“慷慨陈词”是状语式,“巧夺天工”是补充式。endprint
不同结构的成语可分属于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
动词性短语包括动宾关系成语、补充式偏正关系成语、用动词构成的并列关系成语、连动短语、中心词为动词的偏正关系成语等。动词性短语和动词一样,主要用来充当谓语。同时,也可以充当宾语、主语、定语、补语。
形容词性短语包括以形容词为中心的偏正关系成语、用形容词构成的并列关系成语等。形容词短语可以充当句子的定语、状语、谓语、补语、主语和宾语。
如果不理解成语语法搭配原理,在设误的成语语法搭配上也就不能成功解码,那么就会迷途而不知前路。常见的从成语语法搭配的角度设误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 成语动宾搭配设误解码。
【误用示例】
例1. 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
例2. 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发扬光大“五讲四美”活动的成果。
例3. 折扇和信封上面,龙飞凤舞着文艺界几十名委员风采各异的签名。
【示例解码】
例1中“出奇制胜”是动宾式并列关系结构属动词性结构,可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例2、例3都是把不能带宾语的动宾式并列关系动词性短语“发扬光大”“龙飞凤舞”误作及物动词使用,使之带上宾语,造成了错误。
【积累示范】
漠不关心百姓疾苦。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
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耳濡目染了先生的高超技艺,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
2. 成语偏正搭配设误解码。
【误用示例】
例1. 包围圈越缩越小,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捉鳖。
例2. 假如我们的作家肯肝胆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那么一定会写出好的作品。
例3. 公园里有许多姹紫嫣红的杜鹃花,鲜艳极了。
【示例解码】
例1中“瓮中捉鳖” 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应充当谓语,而该句由于对它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误当作名词性成语,用来充当“成了”的宾语,应将“瓮中捉鳖”改为“瓮中之鳖”。
例2中“肝胆相照”,词典解释为: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意。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无疑,用在这里是符合语境的。但它是主谓关系属动词性短语只能做谓语或定语,可以说“我有一个肝胆相照的朋友”、“作家要和人民肝胆相照”,但不能做状语说“作家肯肝胆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
例3中“姹紫嫣红”, 姹:美丽;嫣:美好,常指笑容。形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一种单一的花。另外,此处也不能作定语修饰限制中心语“杜鹃花”。
【积累示范】
“逼得穷途末路”,“当仁不让的责任”,“同心同德地建设四化”,“深思熟虑的建议”,“不可开交地忙碌着”。
3. 成语主谓搭配设误解码。
【误用示例】
例1. 你一到京城打听人家,他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例2. 借鉴同行业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本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脱离本企业的实际而生吞活剥,那就可能适得其反,付出惨重的代价。
【解码例析】
例1中“大名鼎鼎”是主谓关系式名词性短语只能做定语,不能做谓语。句中用做谓语故错。
例2中“无可非议”意指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形容人、事、思想等。是动宾关系结构,可作主语、宾语。此处应为“无可厚非”。动宾关系,可作谓语。
【积累示范】
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赫赫有名(能做定语、谓语)、求全责备(不能带宾语)、正襟危坐(不能带补语)、津津有味(只能做“吃”、“读”的补语)、载歌载舞(不能做补语)
三、厘清句中成语逻辑搭配
不合逻辑是指所使用的成语与整个句子的意思不符甚至矛盾。有时从意义上乍一看,似乎没有错误,但从逻辑角度考虑则可能于事理不通。
【误用示例】
例1. 领导者应该在问题未出现之时就未雨绸缪,而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例2. 王大妈爱干净是这一带出了名的,家中的各种物件总是摆设得有条不紊。
例3. 大家休息时,小金还在割稻子。他挥汗如雨,身上衣服全湿透了。
【示例解码】
例1中“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事先”显然与“出现之时”矛盾。
例2中“有条不紊”的意思是做事或写文章条理清晰,一点不乱,侧重于条理性,而该句中陈述的话题却是“王大妈爱干净”,“条理性”与“爱干净”两者之间缺乏语意逻辑上的联系。
例3中“挥汗如雨”只能用于指很多人,句中这个词用来形容“小金”一个人故不合逻辑。一个人应为“汗流浃背”。
【积累示范】
“想到八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
“受贿之初就心有余悸”、“曾几何时将大展宏图”、“问题未发现前就应防微杜渐”、“长此以往就出现了成绩下滑”、“把中国人民的抗议置若罔闻”等。
任何语言能力的提高最终都离不开训练,但这种训练必须精练。需注意的是,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目前尚无严格统一的界定,复习中在划分类别上不可过于钻牛角尖。考生只要平时多读多练多悟多积累,就会对成语题中的多种设误角度进行有效解码,就一定能提高成语运用的能力。
(作者单位:珠海实验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