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地区结构变化

2014-10-10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38期
关键词:加工业东北地区比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席 晶

一、东部地区优势明显,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均有所提升,中部地区所占比重下降

2012年,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集团进入中国企业集团前500家,只有西藏和宁夏没有企业入围(见表1)。

其中东部地区有356家企业,占71.2%;中部地区有60家,占12%;西部地区有63家企业,占12.6%;东北地区有21家,占4.2%。

2012年,东北地区企业集团数量减少了2家,营业收入所占比例却增加了1.33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企业集团数量没有变化,营业收入所占比例则减少了0.5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虽然企业集团数量增加了3家,营业收入所占比例却减少了1.43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虽然企业数量减少了1家,营业收入所占比例却增加了0.63个百分点。总体看来,东部地区的前500家大企业集团仍然保持其在各项经济指标上的绝对优势,企业数量和平均营业收入分别占全国前500家企业相应总量的71.2%和35.67%,具体情况如表2和图1所示。

表1 2012年中国前500家企业按地区分布的主要经济指标

二、东、中、西、东北地区行业结构变化不大,略有调整

2012年,东部地区进入中国前500家的356家企业集团分别来自48个行业,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汽车制造业,土木工程建筑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减少了船舶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计算机服务业,家具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净增加1个行业。按营业收入计算,排名前10位的行业依次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占东部地区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的10.40%,下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9.53%)、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8.44%)、批发业(8.40%)、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8.2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7.17%)、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4.81%)、房地产业(4.30%)保险业(3.84%)、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3.25%)。与2011年相比,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仍然保持第1、第2、第6、第7位,并且其营业收入占东部地区前500家大企业集团营业收入总计的比重分别减少了0.04个、0.83个、0.73个、0.27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由原来的第5位上升至第3位,比重增加了0.1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有明显提升,由原来的第15位上升至第8位,所占比重增加了2.23个百分点;批发业所占比重下降了0.68个百分点,由原来的

第3位下降到第4位;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所占比重下降了0.14个百分点,由原来的第4位下降到第5位;保险业所占比重保持不变,但从第8位下降到第9位;而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虽然所占比重增加0.07个百分点,依然从第9位下降到第10位。2011~2012年东部地区各行业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比重如图2所示。2012年东部地区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计算的行业结构如图3所示。

表2 2011~2012年按地区划分的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平均规模的变化情况

图1 2011~2012年按地区划分的中国前500家企业规模的变化情况

图2 2011~2012年东部地区主要行业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营业总收入比重

图3 2012年东部地区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计算的行业结构

2012年,中部地区进入中国前500家的55家企业集团分别来自17个行业,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造纸及纸制品业,减少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行业个数不变。按营业收入计算,排名前10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营业收入占中部地区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的30.13%,下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4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11.60%),批发业(9.7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1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4.7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51%),专用设备制造业(3.92%),烟草制品业(3.89%),零售业(2.35%)。与2011年相比,排名前10位的行业变化不大,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批发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零售业仍然保持第1、第2、第3、第4、第5、第 7、第 9、第 10 位,但所占比重均有一定变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批发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零售业所占比重分别增加了3.68个、0.81个、0.08个、0.81个和0.03个百分点;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占比重分别减少了2.85个、1.98个和0.10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由原来的第8位上升到第6位,所占比重增加了0.44个百分点;专用设备制造业由原来的第6位下降至第8位,所占比重减少0.71个百分点。2011~2012年中部地区各行业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营业总收入比重如图4所示,2012年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计算的行业结构如图5所示。

2012年,西部地区进入中国前500家的63家企业集团分别来自24个行业,相对于2011年,增加了道路运输业和汽车制造业,减少了专用设备制造业,净增加1个行业。按营业收入计算,排名前10位的行业依次为: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营业收入占西部地区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的10.84%,下同),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10.2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92%),烟草制品业(6.9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0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5.77%),房地产业(5.4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13%),零售业(4.58%),饮料制造业(4.45%)。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和零售业,仍保持原来的第2、第9位,但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所占比重增加了0.32个百分点,而零售业所占比重减少了0.37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由原来的第3位上升至第1位,所占比重增加1.96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分别上升了1位,由原来的第5、第7位上升至第4、第6位,所占比重分别增加0.03个、0.68个百分点;房地产业有很大提升,从20位上升至第7位,所占比重也增加了4.39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所占比重增加了0.21个百分点,由原来的第10位上升到第8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所占比重降低了2.61个百分点,由原来的第1位下降到第3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原来的第4位下降至第5位,所占比重减少了2.41个百分点;饮料制造业由原来的第8位下降到第10位,所占比重减少0.60个百分点。2011~2012年西部地区各行业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比重如图6所示。2012年西部地区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计算的行业结构如图7所示。

图4 2011~2012年中部地区各主要行业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营业总收入比重

图5 2012年中部地区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计算的行业结构

图6 2010~2011年西部地区各主要行业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比重

图7 2011年西部地区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计算的行业结构

2012年,东北地区进入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21家企业集团分别来自14个行业,相对于2011年,增加了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减少了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造业,净减少一个行业。按营业收入计算,排名前10位的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占东北地区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的33.27%,下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79%),房地产业(12.47%),零售业(8.44%),农业(7.3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14%),其他金融活动(4.05%),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49%),医药制造业(2.0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零售业、其他金融活动和医药制造业仍分别排第1、第3、第4、第7、第9位,所占比重分别增加了1.01个、3.55个、0.66个、0.24个、0.0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仍保持第2、第5、第6位,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了2.73个、0.01个、1.80个百分点;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由原来的第8位下降至第10位,所占比重下降了0.30个百分点;新增加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第9位。2011~2012年东北地区各行业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比重如图8所示。2012年东北地区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计算的行业结构如图9所示。

图8 2011~2012年东北地区各主要行业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营业收入比重

图9 2012年东北地区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按营业收入计算的行业结构

三、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京津冀地区、长三角、东北地区所占比重均有下降

2012年,按企业个数、营业收入两项主要指标考量,京津冀地区进入中国前500家的136家企业集团占有全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计的比重分别为27.2%和53.07%,长江三角洲进入中国前500家的120家企业集团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计的比重分别为24.0%和14.84%,珠江三角洲进入中国前500家的42家企业集团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计的比重分别为8.4%和7.24%,东北老工业基地进入中国前500家的21家企业集团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总计的比重分别为4.2%和3.32%。从各地区拥有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总体情况看,京津冀地区仍然居于首位,其次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从动态看,与2011年相比,京津冀地区的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数量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相应总数的比重上升了0.60个百分点,其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相应总数的比重却下降了0.69个百分点;长江三角洲地区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数量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相应总数的比重下降了0.8个百分点,其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相应总数的比重下降了0.39个百分点;珠江三角洲地区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数量和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相应总数的比重均上升了0.80个百分点;东北老工业基地前500家大企业集团数量和营业收入占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相应总量的比重分别下降了0.40个、0.0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相较于2011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比重有所上升,而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重下降(见表3)。

表3 2011~2012年四区域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主要指标所占总量的比重%

从2012年这四个区域所拥有的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平均规模看,京津冀地区最大,珠江三角洲次之,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则相对较小。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与2011年相比,四个区域中国前500家大企业集团的平均营业收入均有所增加。

表4 2011~2012年四个区域中国前500家企业平均规模

猜你喜欢

加工业东北地区比重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