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和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2014-10-10牛久欣张艳町张秋娅张海丽霍新爱刘进普
牛久欣 张艳町 张秋娅 张海丽 霍新爱 刘进普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功能减退甚至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灼热、发凉、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减退甚至肌萎缩和瘫痪的临床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甚至致残、致死,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以往是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及改善微循环药物,如前列地尔,但疗效欠佳,疗程较长,经过治疗的多数患者仍不能有效缓解病情。有研究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代谢障碍、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1]。而α-硫辛酸是抗氧化剂中作用最强的一种,可以清除多种细胞内氧自由基,改善神经内膜血流和神经传导速度。我们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性别比、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时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入选标准 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已确诊糖尿病,同时出现以下症状:(1)肢体麻木、疼痛、烧灼感、发凉等肢体感觉异常症状;(2)腱反射迟减弱或消失;(3)运动无力甚至肌萎缩和瘫痪的肢体运动神经病变症状;(4)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退;(5)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n=30,±s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n=30,±s
指标 治疗组 对照组性别(男/女,例)16/14 17/13年龄(岁) 64.4±3.2 65.3±5.4病程(年) 13.4±6.2 12.9±5.3患病时间(年) 5.6±3.1 5.2±3.4空腹血糖(mmol/L) 7.61±0.67 7.78±0.59糖化血红蛋白(%)8.1±1.23 8.23±1.12
1.3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糖尿病教育及糖尿病饮食,据血糖水平给予药物调整血糖。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缓慢静滴、注射用甲钴胺0.5 mg入壶,1次/d。治疗组在上述治疗上加用α-硫辛酸注射液600 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 ml,铝箔纸包裹避光静脉滴注30 min,1次/d,疗程均为14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第14天的神经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与α-硫辛酸的相关性,对比治疗前后神经系统症状以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5 疗效评价标准[2]显效:自觉刀割样痛、烧灼感、针刺样痛和麻木等感觉症状恢复或明显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快5.0 m/s及以上;有效:刀割样痛、烧灼感、针刺样痛和麻木等感觉症状减轻,神经传导速度增快小于5.0 m/s;无效:刀割样痛、烧灼感、针刺样痛和麻木等感觉症状无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n=30,例(%)
2.2 2组神经症状评分比较 采用神经症状问卷[3](TSS)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刀割样痛、烧灼感、针刺样痛、麻木4项症状的严重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和发作频率分别给予评分。2组治疗前神经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神经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并且治疗组神经症状评分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神经症状评分比较n=30,分,±s
表3 2组神经症状评分比较n=30,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 疼痛 灼热感 感觉异常 麻木治疗组治疗前 2.8±0.6 2.9±0.5 2.8±0.6 3.1±0.7治疗后 0.8±0.7*# 1.1±0.7*# 1.2±0.4*# 1.4±0.5*#对照组治疗前 2.7±0.8 2.8±0.7 2.9±0.5 3.0±0.8治疗后 1.5±0.7* 1.8±0.8* 1.6±0.6* 1.8±0.7*
2.3 2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2组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并且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MNCV及SNCV比较n=30,m/s,±s
表4 2组MNCV及SNCV比较n=30,m/s,±s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MNCV SNCV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对照组治疗前 40.9±5.1 37.9±3.7 38.1±3.2 35.1±3.1治疗后 47.3±5.2* 41.7±4.1* 41.2±3.5* 36.9±3.4*治疗组治疗前 40.7±5.2 38.1±3.5 37.9±3.4 34.9±3.0治疗后 53.9±4.6*# 45.3±4.2*# 46.1±3.7*# 40.9±3.4*#
2.4 不良反应 2组治疗均未出现过敏、抽搐、复视、紫癜、出血倾向等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主要是微血管病变和代谢因素引起,为神经滋养血管与神经内外膜毛细血管的功能异常或血流变异常,导致神经内膜缺血、缺氧,进而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导致神经组织慢性损伤。而氧化应激已被认为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之一,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具有良好预后[3]。
在高血糖状态下,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机体内过多的线粒体超氧化物可直接损伤DNA、蛋白质、脂质等生物大分子,导致神经元损伤和血管的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失调,并通过激活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蛋白激酶途径激活、多元醇代谢及己糖胺通路,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神经功能紊乱[4,5]。这为抗氧化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α-硫辛酸具有独特双硫键的抗氧化分子结构,是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机体的多种氧化应激产物[6]。还能转化为更强的抗氧化剂-二氢硫辛酸,并再生一些其他抗氧化剂,形成抗氧化剂再生循环网络,维持细胞正常的抗氧化水平[7,8]。α-硫辛酸使部分粘附因子下降,缓解内皮功能紊乱[9],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达到神经营养血管的血流量增加,促使神经髓鞘的形成和轴突再生,修复受损神经,提高神经传导速度[10],达到多方面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钴胺是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可增加神经递质的代谢活性及神经传递物质。前列地尔是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并抑制血小板凝集。
综上所述,此研究表明,α-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疗效优于传统治疗。
1 唐果,张蕾,曹秀堂.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中国药物应用及监测,2012,9:12-14.
2 蒋泽.硫辛酸与前列地尔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用医药杂志,2012,29:595-596.
3 Ametov AS,Barinov A,Dyck PJ,et al.The sensory of diabetic polyneuropathy are improved with alpha-lipoic acid:the sydney trial.Diabetes Care,2003,26:770-776.
4 Vincent AM,Backus C,Mclean LL,et al.Short-term hyperglycemia produces oxidative damage and apoptosis in neurons.FASEB J,2005,19:638-640.
5 Brownlee M.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cell biology of diabetic complication.Neurosci,2001,414:813-820.
6 Bilska A,Wodek L.Biology properties of lipolic acid.Postepy Hig Med Dosw,2002,56:201-219.
7 黄涛,黄开勋.α-硫辛酸的生物医学功能.生命的化学,2004,24:59-60.
8 张福利,周后元.生物抗氧化剂α-硫辛酸的药理与临床应用.国外医学合成药、生物药制剂分册,1999,20:32-37.
9 Chaudhary P,Marracci GH,Bourdettd DN.Lipoic acid inhibits expression of ICAM-1And VCAM-1 by CNS endothelial cells and T cell migration into the spinal cord in experimental autoimm uneencephalomyelitis.Neuroimmunol,2006,175:87-96.
10 张孝丽,郭晖.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1,17:28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