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2014-10-10孟春梅

河北医药 2014年17期
关键词:非洛地平甲磺酸离子通道

孟春梅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均有损害,如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引发心、脑血管、肾等严重并发症。高血压临床治疗目标是平稳降压,以减少对靶器官的损害。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1],本文比较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两种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0例,均有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张压≥90 mm Hg,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制订的《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其中收缩压 140~159 mm Hg和(或)舒张压 90~99 mm Hg者为高血压 1级(轻度),收缩压 160~179 mm Hg和(或)舒张压100~109 mm Hg者为高血压2级(中度),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10 mm Hg者为高血压3级(重度)[3]。患者入组前均经过为期2周的洗脱期,并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疾病、继发性高血压、重度高血压、糖尿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药物过敏者。患者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组、甲磺酸氨氯地平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每组60例。非洛地平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6)岁;体重52~81 kg,平均体重(63±7)kg;病程1~16年,平均病程(5.3±1.2)年;高血压1级31例,高血压2级29例。甲磺酸氨氯地平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7±5)岁;体重51~80 kg,平均体重(64±7)kg;病程1~17年,平均病程(5.7±1.7)年;高血压1级32例,高血压2级28例。安慰剂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8±6)岁;体重50~81 kg,平均体重(63±7)kg;病程1~15年,平均病程(5.3±1.6)年;高血压1级34例、高血压2级26例。3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体重、病程、高血压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非洛地平组患者接受非洛地平缓释片(阿斯利康制药,规格:5 mg)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次,1次/d,早餐顿服,应整片吞服,不可嚼碎。用药2周后,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适当调整用量,不应超过 10 mg/d[4]。

甲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接受甲磺酸氨氯地平片(商品名:欣络平,昆明赛诺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 mg)治疗,初始剂量为5 mg/次,1次/d,早餐后顿服。用药2周后,根据血压控制情况适当调整用量,不应超过 10 mg/d[5]。

安慰剂对照组采取安慰剂治疗,即给予患者服用艾力沙坦酯片安慰剂240 mg/d,患者在每天早餐前30 min口服,1次/d,共治疗2个月。

所有患者均限制钠盐摄入量、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劳逸结合。连续治疗8周,对比3组患者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取坐位测量血压。测量血压前均安静休息10 min,1次测量后相隔1~2 min再测量1次,取2次测量值的平均值[6]。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有效性评价 非洛地平组与甲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2.2 安全性评价 甲磺酸氨氯地平组与非洛地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n=60,例(%)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血压的发生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并日益年轻化,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7]。高血压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以控制血压水平,延缓或阻碍靶器官并发症的出现,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死亡的危险[8]。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血压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几大类。其中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是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而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由于其扩血管作用,部分患者在服用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后可出现皮肤潮红、心悸、头痛头晕、疲乏等不良反应,与剂量呈一定的相关性[9]。

采取安慰剂治疗可能会出现产生好的或坏的强烈效应,可能会带来恶心、头痛、眩晕嗜睡、震颤,心动过速、运动失调、水肿等不良反应。

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均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的代表药物。非洛地平可选择性作用于小动脉,抑制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内流,从而选择性扩张小动脉,对静脉无扩张作用,因此不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甲磺酸氨氯地平可选择性抑制心肌和血管平滑肌,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更强。甲磺酸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以面色潮红、头晕头痛、水肿等较多见,大多数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微,在服药过程中可自行缓解,一般不会影响治疗[10]。

本研究显示,3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在降压效果方面,二药疗效相当。甲磺酸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非洛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均出现于用药初期,症状较轻微,未影响治疗,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不良反应症状自行消退。甲磺酸氨氯地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洛地平组,提示甲磺酸氨氯地平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甲磺酸氨氯地平不良反应更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 王艳瑛.左旋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240-241.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060.

3 宋杰丽,孙利明,陈刚,等.国产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比较.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5-66.

4 何晓青,陈次滨,陈晞明,等.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新医学,2012,43:666-668.

5 代咏梅.左旋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吉林医学,2012,33:2529.

6 樊玉霞.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费用-效果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73-74.

7 姜新博,周新腾,石晓东.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首都医药,2009,16:19-20.

8 苏卫红,佟秀梅,孟焱.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北京医学,2009,31:416-418.

9 曹伟钊,李志存.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17-118.

10 邱蓉,付研,赵兴山,等.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所致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9,11:315-320.

猜你喜欢

非洛地平甲磺酸离子通道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增溶策略促非洛地平口服吸收的作用研究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非洛地平联合美托洛尔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比较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伊马替尼致扁平苔藓样药疹二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