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转身喜剧
2014-10-10傅显舟
傅显舟
开心麻花公司全称北京开心麻花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北京西城区注册的一家私营文化企业,以舞台剧生产为主。近年来,这家公司介入音乐剧制作,出品两部原创音乐剧《白日梦》与《爷儿们》,口碑与票房都很好,成功的经验值得分析总结。尤其《爷们儿》通过三次改版在市场上获得成功。说明民营公司运作商业化音乐剧的巨大潜力。
《爷们儿·叁》
2013年9月下旬,开心麻花出品的音乐剧《爷们儿》在北京海淀剧场演出,是该公司同名音乐剧修改的第三个版本,即官方说法《爷们儿·叁》。
大幕拉开,京腔京韵的歌舞,热闹非凡,场景是民国前北京南城天桥戏班子活动的地盘。覃啸天与父亲骗走包子摊贩。把包子卖给了军阀武大帅的探子,随后设计打入京剧佟家班,意欲接班发财。佟老板去世,为维持戏班子,佟婉秋不得已招亲。混入班子的覃啸天在父亲威逼下。一次次向佟婉秋发动“爱情”进攻,地痞南霸天想当然的娶亲念头伴生出行动,武大帅探子明察暗访寻找十三姨太太的计划紧锣密鼓,争夺佟婉秋的斗争明暗交替。台上悬念不断、情节紧张。
先是南霸天娶亲行动被武大帅击败,后是精心计划覃啸天终获佟婉秋芳心。观众以为戏剧该花好月圆。画个句号。突然情节陡转,前面一切都是阴谋。覃父也是在为武大帅卖命的。势力强大的军阀终于强娶了佟婉秋。音乐剧好像该到此为止,观众本以为该是早先版本的悲剧结尾了。戏剧逻辑已经明朗,旧社会坏人当道,强霸民女,穷人永远没有出头日子。然而,辛亥革命爆发,南霸天混入革命队伍衣锦还乡,找武大帅算账来了。武大帅好梦结束。覃啸天与佟婉秋终于重归于好,喜结良缘。悲剧变为喜剧,正剧成为笑剧,曲折的情节摆脱了历史剧一定要总结一条简单是非结论的教条陷阱。旧社会艺人的婚姻,不一定全是悲剧!喜剧结果也符合历史真实。
音乐剧(《爷们儿》将一出正剧、悲剧彻底喜剧化,变为一台剧情复杂、笑料百出的佳构剧,极尽挖苦、讽刺旧社会旧军阀、旧势力,地痞流氓与旧思想之能事。主要角色表演个个入情入戏,武大帅、南霸天、探子几个反派人物加戏子花满楼形象独特,个性十足,举手投足引人发笑,表演尤其出色。
《爷们儿》正剧喜剧化的笑点不单是局限于历史人物的环境与言行,大量的时尚话题与当代话语也融汇入戏剧表演之中。开台歌舞唱词,就有“富二代”、“屌丝之苦”、“车多人多”的当代词汇,不断引发笑声。随后的歌曲更是从《忐忑》、《辣妹子》调侃到《最炫民族风》,让人忍俊不禁。
《爷们儿》搞笑不分地点场合,表演中正面与反面人物同时搞笑,亦正亦反、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笑料不断,喜剧百出。突破了惯常戏剧正面人物不搞笑、少搞笑,或者难搞笑的局面。其中许多笑点并非内涵浅薄,比如坟场烧香请愿,班主已死,后人烧纸钱、纸人本是虚拟,死人却很认真,对纸人姨太太胖瘦也有挑剔。说来荒谬,想来很有意思。可以猜测,班主或许生前当红,也曾花天酒地;或许穷途潦倒,老婆去世了也续不起,只好到阴间了愿,去选他的姨太太,给观众留下思考与悬念。
《爷们儿》的音乐是大拼盘,京腔京味为主,京剧、说唱贯穿其中,摇滚、爵士、Rap加流行歌曲等各类音乐混合。中西合璧的音乐拼贴,主要以传统北京音乐与当代流行音乐为主。其中旦角京剧演员花满楼几段唱腔,源自京剧名段,有《苏三起解》、《贵妃醉酒》等等,唱演原汁原味,很是出彩。佟婉秋、覃啸天几段爱情二重唱也原汁原昧,纯粹当今流行抒情曲。如此一来,爱好京剧的老观众,喜欢流行歌曲的年轻人都能各取所需。
《爷们儿》舞美实景为主,堂馆加外景几处。因戏而设,不豪华、有效果,简朴但不寒碜。服装也是民国前后风貌,写实风格。舞台花钱不多,变化不少,很能出戏。比如众人营救佟婉秋一场戏,武大帅厅堂左右进出,正面天幕香台上方,突然开出一个口子,演员上下进出。引导众人逃走。看戏像看电影一样。舞美与导演可谓用心良苦。
此番《爷们儿》改版为名副其实的喜剧,走的是英美音乐喜剧的路子。戏路与《乞丐歌剧》、《芝加哥》一类幽默讽刺音乐喜剧相似,只是题材与内容完全转换为本土故事与人物,成为地地道道的北京音乐喜剧。《爷们儿》第三版载歌载舞,歌舞戏三者合一,一大步跨进了正宗音乐喜剧的行列。
《爷们儿》改版讨论
开心麻花公司出品的两部原创音乐剧《白日梦》与《爷儿们》,口碑与票房都很好。前者自己投资创制,后者与国企京都文化合资制作。
如果说首部音乐剧《白日梦》是公司自选题目、自出资金、自己创作制作,那么麻花公司运作的第二部音乐剧《爷儿们》,则是由国企京都文化公司投资共同运作的。
首先,题材由投资公司决定,开心麻花公司将京都公司试图做一部反映北京天桥旧时演艺文化的想法,落实到描写京剧艺人民国前后生活的内容。京都公司与开心麻花公司共同商定了这部音乐剧的题材与内容。
当然,这种题材的定性与投资非本公司的操作,也带来创作上一些问题。早先的京都公司要订购的,是一场相关天桥演艺圈的演出,并非局限于戏剧或者音乐剧。要求基本上是一种反映北京传统文化,以天桥民间艺人文化为主题的综艺表演。调整到做舞台剧音乐剧的类型,京剧班的演出与生活内容,双方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协商、磨合调整。到第一稿剧本出台,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第一版《爷们儿》剧本创作花掉了创制时间的一半,留下给其他创作与制作排练的时间就很少。首演制作与出台时间仓促,使得这部音乐剧虽然口碑与票房还算可以,但戏剧、音乐明显粗糙,离舞台精品距离尚远。在地质礼堂演出后,经过一次修改,2012年夏天二轮演出有了一定改观。票房数周连续排行大麦票房排行榜前三名。
第二版票房的成功源于创作观念开始改变,主创人员开始努力寻找民间艺人故事的喜剧基因。这些观念上的改变落实到舞台。让观众感受到舞台剧的娱乐气氛。认识到音乐剧制作历史题材同样可以好看好听。但修改仍然局限与原有剧本,以往版本故事内容、戏剧情节的正剧、悲剧框架并未根本突破。第二版与第一版相较,仍然是悲剧多于喜剧,正剧压过笑剧。戏剧面孔依然十分严肃,戏剧着笔点依然是控诉“万恶的旧社会”,舞台表演气氛依然压抑,观众看戏并不轻松。戏剧、音乐、舞蹈都存在很多问题。业界专家认为质量依然粗糙,需要再次修改。笔者参加了第二版的专家讨论会,一些专家认为这出戏依然半生不熟,应该修改的地方很多,意见很尖锐。
其实,二轮演出已经进入盈利阶段,停演修改需要时间,也需要经费投入,更需要勇气。再次修改。以一个民办公司的力量,能改成什么样子,专家心里也没底。开心麻花公司决定放弃眼前利益,自己投入几百万元修改经费。独立制作。与早先投资的京都文化公司共同享音乐剧的演出版权。经过大半年的修改排练。第三版《爷们儿》在2013年9月底、10月底以及岁末在北京开始第三轮演出。
《爷们儿》第三版加了个后缀“叁”,可以理解为家庭故事,覃父与儿子覃啸天爷儿俩,加上未过门的媳妇,佟婉秋性格刚烈,也算“爷们儿”一个;此外,也可以理解为几个男人“爷们儿”争抢媳妇佟婉秋的故事。剧名多义,随你解释,可以吸引更多观众眼球。剧中男女主人翁、花满楼加反派南霸天、武大帅人物不变,故事却已大相径庭。第三轮修改几乎更换了前面绝大多数唱段,戏剧内容与情节也推倒重来。用音乐剧《爷们儿》总导演、开心麻花创始人张晨的要求,是悲剧更动人、喜剧更娱乐;就是悲剧更像悲剧,喜剧更像喜剧,全面提升戏剧的喜剧质量。
第二版编剧着力于旧时代民间艺人饱受军阀、恶霸黑暗势力的欺压,虽然生活气息不乏、地方风味也很浓烈。走的还是一出控诉旧社会,反映阶级压迫的传统正剧路子。反派人物一坏到底,有脸谱化、模式化的痕迹。早先版本搞笑很少,却剧情庞杂、枝蔓繁多,不少唱段冗长,悲情场景充溢,观众看得很累、很压抑。
反观国外音乐剧,喜剧仍然是主流,像《西区故事》、《西贡小姐》一类悲剧依然凤毛麟角。即便就是这些悲剧,也是充满许多喜剧表演与情节。音乐剧可以没有哭声,而绝不能没有笑声。这是由音乐剧大众娱乐戏剧的性质所决定的。国产音乐剧幽默不够、笑声太少,很难娱乐已成一大问题。
早先版本《爷们儿》由国企投资,开心麻花公司承办创制,受制约很多,创作循规蹈矩。走的是正剧加悲剧的路子。舞台剧的教育功能远远胜过娱乐性质。作为民营公司推出的市场化音乐剧,长期演出的商业化前途并不乐观。开心麻花公司保留题材与基本人物,将舞台故事与音乐推倒重来,公司自己投资重新制作。目的是打造一部能够定点长演的北京题材、北京风味纯粹市场化的音乐喜剧。改版《爷们儿》充分扩展开心麻花的喜剧基因,戏剧好笑好看,娱乐到底,彰显开心麻花系列舞台剧的喜剧特点与亲民性质。
这种喜剧特点与亲民性质在剧场里被从头到尾发扬光大。大戏未开场,就有开心麻花舞台剧的酬宾游戏。与音乐剧不音乐剧、改版不改版没有关系。由三位观众报名上场,决赛出抽奖嘉宾;再由抽奖嘉宾投掷靶箭,在剧场位置图上射出三位观众,现场颁发奖品。如此做法,一则活跃剧场气氛。满足观众现场中奖欲望;二则拉近演员与观众距离,调动起观众为演出自愿鼓掌的热情。戏未开演,剧场里观众已鼓掌多次。随后演出鼓掌更加自然、积极。虽然这只是演出前的小花絮,这些演出细节的重视,大概只有民营团体经营自己的产品,才会想得如此周到细致。看来娱观众耳目、乐群众心意的戏剧理念,已落实到开心麻花公司每一部剧作演出的细节。
结语
开心麻花公司《爷们儿》继《白日梦》音乐剧在市场上再次获得成功,说明民营公司运作商业化音乐剧的极大潜力。不管是自选题材、自我投资,还是官方选材、国企投资,合作创作与制作,不存在实际的障碍与阻力。《爷们儿》音乐剧第三版修改最后获得成功,说明国营、民营合资应充分发挥民营创制单位的积极性,尊重音乐剧艺术创作与制作的规律,给承办单位更大的创制空间,更大的创作自由,处理好介入双方后期营销的利益关系。明晰的作品产权关系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民营公司的创制与经营舞台剧的能力。
(《爷们儿》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历史题材音乐喜剧,批判旧制度、旧势力、旧思想、旧道德力度并未因为喜剧表演的内容与形式而消解或减弱。从悲剧到喜剧的华丽转身,说明同一题材戏剧内容与形式的选取,存在某种悲喜相交的辩证关系,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戏剧表演样式。戏剧人物及其命运,与现实人物及其命运一样,不可能全是喜剧,也不可能总是悲剧。只是戏剧艺术家眼光不同,选取生活角度与时空的不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演绎出悲剧与喜剧的不同样式,从而满足特定演出市场与观众的需求。“悲、喜”戏剧形式之间,并不存在一条绝对不可逾越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