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奶业的国际化发展与国内布局

2014-10-09冯艳秋王礞礞聂迎利

中国乳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奶源乳品奶业

文∕冯艳秋 王礞礞 聂迎利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近10 年来,中国奶业一方面快速发展,一方面又问题不断;一方面投资的机会很多,一方面又风险很大;有时我们看到中国乳品企业上市公司的股票每家都在上涨,时刻存在着更大的投资机会,有时我们又看到有很多企业的股票集体下跌。因此,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国奶业的发展,怎样去把握市场中存在的机会,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1 我国奶业发展现状

在经历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以后,中国奶业的发展态势良好,转型升级明显加快,整体素质不断提升,现代奶业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可以说,中国奶业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正在向世界一流奶业迈进。

第一,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从规模看。虽然2013年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略有下降,但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农户散养加快退出,规模养殖快速跟进,规模养殖比例大幅提升。2013年,我国100 头以上奶牛存栏比重达到41%,比2008年提高21.6 个百分点。全国成母牛平均单产达到5 500 千克。同时,加工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全国乳制品产量2 698 万吨,同比增加6%;奶粉产量158.9 万吨,同比增加6.8%;规模以上乳品企业销售收入2 535 亿元,同比增长12.4%。

在装备上,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比2008年提高了39 个百分点,全混合日粮(TMR)饲喂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等广泛应用;同时,很多乳品企业的装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第二,生鲜乳和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国家有关部门对奶业全产业链实施了严格监管,生鲜乳和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对1 000 个规模牧场跟踪监测的结果显示,2013年我国生鲜乳的平均乳蛋白率、乳脂肪率分别为3.3%和3.8%,比2008年增加了0.04 个百分点和0.12 个百分点。农业部连续5 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和生鲜乳专项整治,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9.8 万批次,抽检指标从6 项增加到12 项,涵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检测范围覆盖全部奶站和运输车,生鲜乳抽检100%合格,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连续5 年保持100%。

第三,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在养殖环节,养殖效益向好,2013年,我国平均每头奶牛的年净收益达到了4 952 元,同比增长15%。在加工环节,我国乳品龙头企业效益大幅提高,2013年,伊利乳业营业收入达到477.8 亿元,同比增长13.8%,净利润31.9 亿元,同比增幅85.6%;蒙牛乳业营业收入433.6 亿元,同比增长20.4%,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 25.2%;光明乳业营业收入162.9 亿元,同比增长18.3%,净利润4.1 亿元,同比增长30.4%(表1)。伊利乳业、蒙牛乳业已经进入全球乳业公司前20名排行榜,分别列第10位和第14位。

第四,奶业贸易不断增长。2014年1~5月,我国共进口奶牛56 076 头,同比增加67.78%;进口液态奶11.81 万吨,同比增长31.90%,其中纯牛奶11.31万吨,同比增长32.71%,酸奶5 022.22 吨,同比增长15.84%;进口奶粉61.79 万吨,同比增长73.44%,进口额31.23 亿美元,同比增加157.69%;进口苜蓿34.34 万吨,同比增加27.02%,进口金额12 604.02 万美元,同比增加22.02%。

第五,奶业管理和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奶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为规范和推动奶业发展,国家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法规、标准,如《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等,奶业实现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奶业的扶持力度,补贴资金数量大幅度不断增加。现在每年我国对奶业的扶持资金达到了17.8 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13 亿多元。各地也相继出台政策,对奶业进行扶持。如河北省于2013年9月出台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乳粉发展的意见》,其中,计划2014~2017年,每年安排4.225 亿元,重点支持奶粉企业发展、建设优质奶源基地和饲草基地、完善奶牛场粪污处理设施3 个项目。又如黑龙江省2013年新增2.11 亿元用于扶持奶业发展,其中的项目包括现代示范奶牛场建设、奶牛性控冻精、乳肉兼用牛培育;2014年,全省拟建100 个存栏1 200 头泌乳牛的单位奶牛场,补贴方式和标准不变。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

表1 2013年伊利、蒙牛、光明乳业在加工环节的效益

第六,国际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近两年,我国奶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迅速提高,国外企业走进来,国内企业开始走出去;国际国内相互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合作共赢的局面逐步形成。

2 中国奶业的国际化发展

2.1 中国乳品企业海外投资,亲睐新西兰和欧洲

当前,中国乳品企业之间的竞争呈现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国内乳品企业投资海外以及并购国外品牌的热情高涨。

2010年7月,光明乳业以3.82 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新莱特(SynlaitMilk)51%股权,成为中国乳业首桩海外并购案,国内乳品企业海外投资开始进入频繁期。

2011年3月,澳优乳业出资1 600 万欧元收购荷兰海普诺凯乳业集团51%股份,从而控股这家有110 余年历史的外资乳品企业。随后,澳优乳业全资收购荷兰海普诺凯全部股份,并将公司改名为澳优海普诺凯乳业集团。

2013年4月,伊利在新西兰投资建设年产4.7 万吨的奶粉生产线项目,项目总投资11.03 亿元。同时,伊利与美国最大的牛奶公司DFA和意大利斯嘉达实现战略合作。2014年2月25日,伊利集团宣布联手欧洲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府——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共同打造“背靠荷兰、面向欧洲”的研发实体,这成为中国乳业目前规格最高的海外研发中心。

2013年11月,贝因美公告称,公司曾在2013年2月5日召开董事会,审议同意公司在爱尔兰设立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2 000 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6 515 万元),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

2014年1月,圣元法国工厂在布列塔尼地区卡莱市工业园区举行了奠基仪式,宣布其在法国的工厂正式破土施工。

2014年1月,光明乳业在澳大利亚的子公司玛纳森与西澳大利亚的知名乳品企业Mundella Foods签订了全资收购协议。Mundella Foods的主要产品为酸奶和奶酪。相关报道显示,光明目前正洽谈对以色列最大的食品生产商Tnuva的收购,这项交易可能超过100 亿元人民币。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中国乳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和企业并购发生地点主要是新西兰和欧洲。这是因为,新西兰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乳制品享誉全球,出口量居世界第一,目前世界上70%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原料来自新西兰,在全球乳业市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而欧洲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畜牧业历史悠久,奶业发达,奶源的安全性有着全球最高标准的严格控制。

中国乳品企业集体走出国门向国际进军,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国内对乳制品的旺盛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奶源基地建设受制于有限的自然条件,养殖环节基础薄弱,乳品企业面临食品安全和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乳品企业本身也需要国际化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并希望充分利用国际上质优价廉的原料和生产基地,借此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以期实现更长久的发展。

可以说,中国乳品企业的国际化布局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国内奶源供需矛盾问题,保证了稳定和优质的奶源供应,而且也借助国际舞台展示了中国乳品企业的实力和形象,同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国外原料资源的优势将长期存在,在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推动下,海外投资布局的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2.2 国外资本大量进入中国奶业

2.2.1 外资在中国的发展

在中国乳品企业积极扩展和整合海外资源,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的同时,国外的企业也在觊觎着中国的资源,并纷纷进入中国(表2)。

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能、卡夫、帕玛拉特等外资进入中国,试水中国奶业。但2000年后,北京卡夫被三元收购,达能将其在中国的所有乳品加工厂让与光明,帕玛拉特的乳品企业分别租给中国企业,可以说,上述国外资本试水中国奶业以失败结束。与此同时,雀巢、雅培、多美滋、美赞臣等品牌势力与日俱增,但市场份额不温不火。国外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奶业是2008年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心下降和对国外品牌的需求上升,为新一轮外资进入中国奶业创造了机遇。截至目前,全球乳业20 强企业中,仅有3 家未进入中国市场,而排名第9位的美国迪恩食品也正在寻求与中国乳品企业的合作机会。

表2 全球前20强乳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

2.2.2 奶源基地建设成为国外资本关注焦点

(1)新西兰恒天然

2007年12月,恒天然在河北唐山兴建了中国的第一个牧场,该牧场占地2.33 公顷,2009年生产了2 500 万千克优质牛奶,平均每头牛产奶量达到8 700 千克。这坚定了恒天然在中国发展奶牛养殖业的信心。

2012年,恒天然在河北建设完成了5 个牧场组成的首个牧场群建设,泌乳牛存栏1.5 万头,年产生鲜乳1.5 亿千克,在山西应县投资兴建的大型奶牛养殖场也在建设中,计划建设由5~7 个奶牛场组成的第二个牧场群。每个奶牛场饲养奶牛5 500 头,存栏总量达到3万头左右。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产鲜乳20 万吨,创收10 亿元,创利2.6 亿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安排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500 余人,年转化玉米饲料1 亿千克,转化秸秆及青贮草3 亿千克,生产优质有机肥10 万吨。同时,每年可为当地农民提供优种奶牛5 000 头。届时,应县全县存栏奶牛可达到7 万~8 万头,将成为朔州乃至全省重要的奶源基地。如果进一步就地上马乳品加工项目,每年可创产值30 亿元,创利税5 亿元,成为应县财政新的支柱企业。

恒天然还计划于2020年前在中国建设30 个自有牧场,6 个牧场群,完成在中国的乳业供应链整合。

根据恒天然预测,2020年中国的乳制品消费量将达到700 亿千克,现在中国的产量只有350 亿千克,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除了奶源基地以外,恒天然也计划2014~2017年3 年时间将婴幼儿配方奶粉进驻中国70 个城市。2014年3月,恒天然中新奶业交流中心也在北京成立。该交流中心由恒天然和中国农业部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联合创办,中心将专注于两国奶业领域的政策制定、学术交流、产业升级、乳品技术研究和人才培训等项目。

2014年7月,雅培公司与恒天然集团联合对外宣布称,双方已签署协议,计划在中国共同投资兴建一个奶牛养殖基地。根据双方的计划,恒天然和雅培将共同投资3 亿美元(3.42 亿新西兰元或18 亿元人民币)建设包括5 家牧场的奶牛养殖基地,泌乳牛存栏数超过16 000 头,年产量可达1.6 亿千克。一旦通过审批,预计该养殖基地的首家牧场将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其它牧场将于2018年开始产奶。

(2)瑞士雀巢

雀巢与中国的渊源始于1874年在香港开展的贸易活动,而真正在中国扎根则开始于1986年12月,随后业务不断扩大(表3)。2012年,雀巢开始进一步加码上游板块建设。雀巢前大中华区总裁狄可为曾表示,雀巢计划在未来5 年内将投资25 亿元人民币在中国黑龙江省双城市建设一个奶源基地,这将是其在中国最大的奶源基地。在此之前,雀巢公司已经在中国陆续建设了16 个乳品加工厂。2014年7月9日,雀巢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以雀巢2012年在双城建立的奶牛养殖培训中心为主要载体,围绕示范基地建设、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培训、学生实习实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入的科技合作。

表3 雀巢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3)其它外资

此外,随着国内政策面的不断明朗,外资以各种形式涌入上游牧场板块。

2013年9月,外资PE巨头KKR基金、鼎晖投资与现代牧业在北京宣布,三方将联手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并将于未来18 个月内在中国山东省商河县合资建造2 个万头牧场,投资总额约1.4 亿美元,该计划已获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4年2月,亚洲私募股权基金RRJ出资15.25 亿元人民币,以现金增资方式入股光明乳业子公司荷斯坦牧业现有的全部奶牛场及其它牧场相关业务,占股45%。双方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在上海以外的自有奶源建设。

2014年7月在香港完成IPO的中国圣牧,其股东中,不乏路易达孚、三井住友银行、Horley Investments等外资的身影。其募集的13亿港元将主要用于建设新牧场、收购奶牛和扩充液态奶生产设施等。

另外,外资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内拥有自有奶源的企业。2014年5月8日,荷兰皇家菲仕兰有限公司和辉山乳业进入了排他性谈判,商讨建立合资企业。在此之前,皇家菲仕兰公司就与中国农业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在北京共同建立了中荷奶业发展中心,荷兰方面也计划对中荷奶业发展中心投入4 000 万元,并在中国建立示范奶牛农场,提高奶牛养殖水平。

2014年7月,作为主权投资基金的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表示,该公司与区域私募基金泰山投资组成的财团将共同向定位于中国高品质奶源市场的华夏畜牧公司(美国企业家创办)注资1.06 亿美元。而泰山投资此前已经对华夏畜牧进行投资,加上这次的追加投资,共计投入1.08 亿美元,是华夏畜牧的最大股东。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国外的大型乳品企业已经从资金、技术、知识等各个方面对中国奶业的全产业链进行渗透,但其中的重点是奶业的源头——奶牛养殖。中国的奶牛养殖业对外资产生极大吸引力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原奶市场缺口巨大,外资养牛将拥有广阔的商业前景;另一方面是因为不同于奶粉业务,奶牛养殖业目前在中国可以免税。

3 国内奶业布局

3.1 加大奶源基地建设力度

国内企业的奶源争夺战也一刻没有停息过,拥有自建及可控的奶源基地是乳品企业提升产品品质的重要保障,因此大量资金被用于并购奶业上游企业和奶源基地。

2013年5月8日,原仅占1%股份的蒙牛乳业,增资32 亿港元并购现代牧业,成为我国2013年第一宗乳品企业并购上游企业的案例。2013年11月,蒙牛乳业又投入1.637 亿元认购原生态牧业股份。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生产超优质原料奶,其4 个牧场位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2014年1月,飞鹤乳业和吉林艾倍特乳业达成收购协议,飞鹤乳业将斥资全面收购艾倍特乳业,这是我国奶业2014年首桩并购案。收购完成后,艾倍特将继续独立运营其原有的婴童渠道,而飞鹤主要看中的是艾倍特的奶源地。艾倍特最大的原生态牧场坐落于吉林镇赉。那里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是白鹤的故乡,被誉为地球之肾。其原生态牧场所处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辽流域黑土地,适宜奶牛成长,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更有利于嫁接飞鹤全产业链模式中饲料的种植加工部分。

2014年3月,上海牛奶集团与上海向阳基金会北上黑龙江省双城市,初步达成了奶牛场项目建设的意向,准备在希勤乡建设1 个万头奶牛场、1 个饲料中心;与雀巢公司合作,在幸福乡“三场一中心”建设1 个8 000 头的奶牛场;收购双城米特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大部分股权,并在附近再另建一个泌乳牛存栏3 600 头的奶牛场。

2014年7月,首农集团宣布,其在河北省定州市兴建的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区一期将在2014年底全部完成,二期将于2017年全部建成,整个园区占地2 万亩,计划总投资达20 亿元,建成后园区奶牛存栏将达到6 万头。

2014年7月,重庆本土乳品企业天友乳业继在宁夏布局万头奶牛场后,将再次北上,斥资12 亿元在陕西打造3 万头规模的牧场。

2014年7月,河北本土企业君乐宝乳业在河北威县投资建设的奶牛场奠基,该项目总投资5 亿元人民币,设计存栏奶牛1 万头。此前,公司位于张家口察北的2 个4 万头牧场已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位于石家庄市鹿泉的万头规模生态示范牧场2014年下半年即将竣工。5 年内,君乐宝将投资40 多亿元人民币在河北石家庄、邢台、保定、张家口等地建设多个万头以上规模的标准化示范牧场,奶牛存栏将达到15万头以上。

3.2 国家新政助推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

2013年,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新政策,全力改造中国奶粉企业,整顿奶粉市场,提高行业集中度。如2013年5月出台的《提高乳粉质量水平 提振消费信心行动方案》,2013年6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2013年8月出台的《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2013年12月正式出台的《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3版)》。这加速了中国乳品企业在婴幼儿奶粉方面的兼并重组的力度和步伐。

2013年6月,蒙牛乳业成功收购雅士利,共涉及资金124.6 亿元,创下中国奶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弥补了蒙牛在婴幼儿奶粉业务方面的短板。

2013年11月,圣元乳业对上海纽贝滋营养乳品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育婴博士”进行并购重组。

2014年2月,飞鹤乳业宣布将投入3 亿元控股收购国内排名第一的羊奶粉企业—陕西关山乳业,成为国家兼并重组政策实施以来首家牛羊跨界合作的并购。关山乳业能够承载飞鹤未来实现“市场增量”和“产业升级”的目标。羊乳行业的生产和渠道资源,将对飞鹤乳业的婴幼儿牛奶粉业务形成反哺,对飞鹤现有产品品类形成战略性补充,初现牛羊并举的局面。

3.3 非奶业行业资金注入奶业市场

除了国外资金的注入,国内非奶业行业的企业也开始了对奶业市场的关注。

2013年9月,亚盛集团斥资13 亿元选址甘肃进军奶牛养殖业,拟建4 个大规模牧场,总存栏将达3 万头。

2014年7月,由马云联合云锋基金,以及中信产业投资基金将参与投资伊利子公司畜牧公司,投资者将以合计不少于20 亿元人民币等值的美元向畜牧公司以现金方式增资,以获得60%的股权,伊利则持有增资完成后畜牧公司40%的股权。这可以说是近年来,“外行”对奶业的最大一笔投资,这次投资可能预示着中国奶业变局的开始。

2014年8月,有媒体透露,恒大集团内部已设立了三个新业务公司,分别为恒大乳业集团、恒大畜牧集团和恒大粮油集团,其中,乳业集团将涉及牧场经营、奶粉生产销售等业务。恒大在高调进军矿泉水行业后,掀起了向乳业领域的多元化扩张。

专家分析,投资者看好奶业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国内下行压力增大,投资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农牧业具有较强的抗经济风险的能力,是资本最理想的“避风港”。二是投资要规避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目前奶业政策风险几乎为“零”,2013年更是出台了一系列奶业新政,预计未来奶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将有增无减。

通过上述投资案例可以看出,在乳业的整合中,资本开始从原来的投机行为演变成一种投资行为,包括大企业对小企业的投资、外资对国内企业的投资以及国内资本向国外的投资,产业投资正逐渐形成规模,而奶源(牧场)则已成为国内和国外资本的新宠。

猜你喜欢

奶源乳品奶业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当前乳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乳品加工的关键技术及主要设备
乳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现状与建议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乳品检测中的问题及措施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奏响中国奶业发展新篇章
中兽医药治疗奶牛疾病对奶源安全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