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银行”的争论与反思
2014-10-09章乐
章乐
摘 要:“道德银行”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德育实践,其实质是奖励在德育中的运用。人们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支持者从社会现实、功利伦理和心理学的角度论述其合理性;反对者则从义务伦理、技术操作等角度论述其不合理性。反思这些争论可以发现,“道德银行”在小学开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必须考虑其使用限度。
关键词:道德银行;争论;奖励;限度;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04-04
“道德银行”最早由湖南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推出,随后逐渐传播到了许多省市,设立机构也由社区拓展到了大学和中小学。虽然“道德银行”只是学校德育的一个具体做法,但它在实质上却涉及了奖励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与限度这一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从“道德银行”的争论入手,对其进行反思,有利于我们把握奖励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和限度。
一、何谓“道德银行”
从设立机构来看,“道德银行”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社区中的“道德银行”;二是学校中的“道德银行”。所谓社区中的“道德银行”,就是以银行的运作模式来存取道德的自愿机构,即在“道德银行”中,将道德储户做的好事转换成服务时间、道德币或点的形式,登记在储蓄卡上,作为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爱心记录。这些储户如需要帮助,可支取道德储蓄,享受相应的待遇或得到帮助,道德银行将安排其他储户为其提供服务。[1]从实质上看,这种“道德银行”更像一种特殊的服务交换平台,它把陌生的服务提供者和服务需求者联系起来。所谓学校中的“道德银行”,就是把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转换成道德币存入“银行”,“道德币”的多少意味着该生所做的志愿服务以及好人好事的多少,同时学生凭“道德币”可以向“银行”申请帮助或享受相应的待遇。[2]从实质上看,这种“道德银行”更像一种特殊的道德评价手段,它把学生生活中点滴善行汇集起来,作为评价学生德行的重要依据。
二、支持“道德银行”的观点
(一)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论述其合理性
现实层面,大多数人的思想水平还处于科尔伯格所讲的“好孩子”阶段,一报还一报,无法达到至善、至德、至美的境界,光靠有较高道德水平的少数人,难以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触动公民的道德神经,“道德银行”相应地具有这种功能。[3]实质上,“道德银行”本身只是一种激励机制,在对学生的道德付出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给予相应回报。这不仅没有把道德功利化,相反地,这是凭借一种市场运作模式把道德推广出去,鼓励更多人参与其中。[4]“道德银行”是近年来推出的旨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种创新方式,其伦理实质是用一种功利化的方式推进美德建设。“道德银行”直接指向当下的道德现状,试图营造一个相互关爱、和谐的社会,有着积极的意义。[5]这些学者认为,“道德银行”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人们的道德现状,希望以此营造一个道德的社会,激发人们的道德热情。
(二)从功利伦理的角度论述其合理性
“道德银行”的运行体现了利益激励机制与道德教育实现途径的内在统一,它通过利用利益激励机制来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银行”体现了德育对“人”的本质认识和主体尊重,充分发展了主体意识和主体需要。[6]“道德银行”所倡导的互助互利是对人的本质的正确引导;“道德银行”还注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以互助互利为原则的“道德银行”,不但提倡奉献精神,还对“道德富翁”予以大力宣传和表彰,把好人好事、善有善报变成一种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既激发起个体强烈的主体意识,也能真正实现其教育的目的。[6]其实,人们心中潜藏着巨大的道德资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大多数人的心愿。而启动人们心中道德资源的途径之一,就是使人获得足够的外在激励力,即个体的德行会带来一定的社会价值,受到社会舆论的赞扬,得到物质利益或精神利益的回报,即善行会得到善报。“道德银行”一方面既认同、倡导道德回报的新理念,另一方面又从制度层面保障道德回报落到实处;既保护了道德践行者的积极性,又可以鼓励不那么道德的人为了将来能够为自己获得道德帮助而提供道德资源。[8]“道德银行”通过保障回报的制度,更广泛地培养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有助于建设一种互助型的社会关系。[9]“道德银行”在主观上是社会对“好人”的一种尊重、理解与回报,在客观上也会促进和激励人们当好人做好事,起到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10]从这些学者的分析来看,他们之所以认可“道德银行”,是由于它符合人的本性。在他们看来,人作出道德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当然这种利益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
(三)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其合理性
陈会昌认为,“道德银行”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的手段。其实,这种手段在国外早有应用,被称为“代币法”。“道德银行”并不是什么真正的“银行”,学生表现好了,也并没有得到金钱。称为“银行”,其实是一种比喻,是把抽象的行为加以量化的工具,所以并不存在真正的道德等于金钱的是非问题。建议采用这种方法的同时,还可结合精神上的奖励,如颁发奖品、奖状、口头奖励,对合格的学生颁发合格证等等。[11]“道德银行”将道德评价与赏罚联系起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把道德习惯转化为自主行为。“阳光道德银行”的特点在于它不仅是对结果的评价,更是对整个教育过程的动态评价。道德银行是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的一种新形式,是学生真实的成长记录。[12]“道德银行”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条例变成具体可观的数字或量化考核,着眼于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让他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调动其潜在的积极性。[13]“道德银行”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入新颖的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符合小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因为他们的生理、心理结构并没成熟,容易接受比较感性、形象的东西,而不是抽象的说理。[14]这些学者更注重从“道德银行”的运作实质出发,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其合理性。
三、反对“道德银行”的观点
(一)从义务伦理的角度论述其不合理
“道德银行”容易引发学生的投机心理,助长其功利心,“道德银行”的实施将成为得不偿失的精神冒险。[15]道德提倡奉献,崇尚自我牺牲,是不讲成本,不计回报的,一个文明的社会应该提倡的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如果做了好事是为了储存起来,以后得到回报,为己所用,就会使道德变味、文明异化。[16]对道德进行利益权衡,势必会影响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道德银行”也易使学生产生功利观念,产生一些功利性行为。[17]“道德银行”企图为道德创建一种市场模型,维护一种市场公平,然而真正的道德持有者是不会注册账户的,更不会去主动刷卡,自然也不在银行的表彰之列。也就是说,纯粹的道德,最原始和朴素的道德,在银行大屏幕前,反而被遮蔽掉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富翁反而会沦为银行台阶下的叫化子!其实,银行游戏原本就不为真正的有德者所关心。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含蓄的体验,一种对内而非对外的体验,它只接受信仰的驱动。道德自有道德的答谢!这答谢即心灵的自足、舒适和愉悦。而依赖外部见证和奖励的“银行道德”,说到底是为道德设计了一套“条件反射”的生理游戏,它依赖的全部基础即那些“条件”。[18]道德实践不应仅仅局限于与“金钱”挂钩上,道德行为习惯的评比,应采取生动活泼的贴近儿童、贴近生活的多种形式,尽量摆脱一些带有成人化、功利化的倾向,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会更有好处。[19]“道德银行”实质上是运用功利化的外在手段推进美德实施。“道德银行”的功利化的外在手段表现在,它效仿银行的商业运作方式,视道德(或美德)为交易对象,通过外在的利益诱导来促使“储户”的美德行为与“道德银行”的利益激励之间的交换,以此来推进美德建设。一旦用功利的手段推行美德,极容易出现人们出于功利动机而非美德动机作出的“美德行为”。因此,“道德银行”在实践中很容易出现有善行却无善性的伪善。[20]这些学者批评的焦点集中于“道德银行”会使人功利化,他们认为,道德不应该追求外在的东西,其本身就有内在价值。如果一个人作出道德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外在于道德本身的东西,那么这种行为就不道德,甚至是“伪善”的。显然,他们是站在义务伦理学的角度去看待“道德银行”的。
(二)从技术操作层面论述其不可行
道德评估是“道德银行”运行的一个难点。如果个体道德行为不能在体制内得以确认并得到激励,“道德银行”的整套激励机制将会失灵。[21]“道德银行”也有很多技术问题无法解决,比如测评:谁有资格给道德打分?谁有权力规定道德的分值——道德裁判?道德委员会?道德证监会?谁有这样的道德识别力和公信力?怎么衡量道德体积和道德重量?怎么统计和验收?谁来发明“道德秤”和“道德验钞机”?见证方面又做得如何呢?[22]“道德银行”中分数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品德的好坏,比如,做一件好事与做十件好事获得的“道德分数”不同,但所折射出的道德品质却是一样的,因为品德本身是难以用分数来量化的。“道德银行”不能培养学生品德。“以分评德”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带有明显的应试教育的痕迹。[23]道德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有其独特的增长法则,需要个人自我提升、自我奖励、自我认同,无法用任何器具来精确地衡量其价值,因而也无法指定衡量标准进行真正的统计、检验和评价。统一评价标准的缺乏必然会使“道德银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混乱局面。[24]这些学者批评的焦点集中于“道德银行”本身运作中的问题,他们不关注“道德银行”本身的伦理意义,而是从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待“道德银行”。
(三)产生的其他负面影响
在“道德银行”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现象,如有的学生为了加分而急于做好事;有的学生谎报事实,欺骗教师而获取加分;有的学生接触“银行”后高估了金钱的价值。[25]“道德银行”的开办可能会产生新的精神压力,学生会因道德储蓄的不足而焦虑;也可能使真正的道德受损,隐藏其道德光芒;在没有道德激励的环境,没有道德验收的地方,或不进行道德行动;没得到预期的道德回报,可能弱化内心的道德追求。[26]提出这些批评的人,大多是一线教师,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道德银行”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
四、对“道德银行”的反思
一个事物的出现必然有其合理性,但它是否理性,则需要我们不断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予以审视。
(一)争论的实质之一:“名”与“实”
目前,人们更多是从“道德银行”的字面去评价它,却没有在认真分析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理性地对待它。由于“道德银行”在社区和学校的运行机制存在差异,而且不同学校中的“道德银行”的运行机制也有差异,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三种“道德银行”的真实运作机制出发分析其合理性。如果机制合适,名字不好,我们可以改变其名;如果机制不对,我们就需要全部否定。(1)小学阶段学生表现出来的功利性是其道德发展阶段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因此,学校遵循发展阶段的规律,开展道德教育有其合理性,但是要注意引导其向更高的发展阶段迈进。(2)对大学生采用这一形式,就不太合适了。大学生不仅处于道德比较成熟的人生阶段,而且是同龄人当中比较优秀的,因此,他们更适于采用理性的德育方式。(3)社会上开展的“道德银行”的形式与学校不同,旨在提供一个帮助者和需要帮助者之间的交流平台,避免了很多社会问题,因此,有一定的价值。
(二)争论的实质之二:功利与义务
目前,人们对于“道德银行”有批评也有赞扬,总体看,批评多于赞扬。笔者认为,“道德银行”争论的实质是伦理学上功利与义务的争论。批评者的理论依据是,道德不是功利的,道德应该是作为人的一种责任,如果一个“道德”行为有了某种外在的目的,它就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而支持者的理论依据是,道德可以是功利的,而且这种功利的道德观非常适合现在市场经济的需要。其实,这种功利与义务的冲突是伦理学至今还在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二者都没有看到,人不仅是现实的存在,更是可能的存在,也就是说,人可以通过不断自我超越而获得发展,如果我们把功利和义务放在人所具有的超越性上,那就有可能统一二者。依据功利的原则实践道德的人处于道德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按照义务原则实践道德的人处于发展的高级阶段,因此,“道德银行”的运行机制不仅要关注人功利的原则,更应该关注义务的原则,让人从功利走向义务。例如,可以提倡孩子们“多存少取,只存不取”。从这个角度看,在小学开展“道德银行”有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