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08聂茂生

考试周刊 2014年66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学应用高中语文

聂茂生

摘 要: 作者结合自身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加强了对“少教多学”的实践探索,着重论述了“少教多学”课前的准备、课中的实施、课后的延伸等实践环节。文章对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关键词: 少教多学 高中语文 教学应用

“少教多学”主要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以教定学、大教小学、强教弱学”倾向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它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教与学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和以往教学实践的反思,并且准确地概括了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少教多学”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并能较科学地处理教与学在时间和空间的比例关系,强化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对“少教多学”的实践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谈谈“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课前:“少教多学”的准备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布置学生搜集与文本相关的资料。

课前,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作者的生平材料和创作背景资料,也可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等,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理解探究文本奠定基础。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学生熟悉了文本,同时学会了独立思考。

2.布置前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文本。

没有问题,就没有深入思考,因此,可为学生提供前置作业,把问题抛给学生,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面对文本,课前师生可预设如下问题: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战争涉及的国家有哪些?秦国为何参加这场战争?烛之武退秦师的理由有哪些?为何只退秦师?最终晋作出了怎样的选择?六个问题源自文本,紧扣文本,突出核心,有效的自主阅读水到渠成。

3.要求学生利用批注的方式写出自学心得。

如《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的一首著名诗词,在豪迈的诗词之间体现了作者广博的情怀。这首词的教学最重要的是体会诗歌写景与抒情的融合,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据此,教师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诗句,并思考这些描写分别体现了什么,赞美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思考的结论可以适当地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二、课中:“少教多学”的实施

1.交流自学成果。

学生带着自学成果和预习中的疑问走进课堂,教师首先可让他们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交流自学成果。如教学《游褒禅山记》时,教师可在课前找出文中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引导学生用心感悟并形成文字表述。上课一开始,教师让学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生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挑战和挫折。面对挫折,有的人会从此消沉;而有的人则越战越勇,因为他有了毅力和志气,就像茫茫黑夜中有了一座灯塔,就像迷途中有了指南针。生2:成功的彼岸有许多美得让人心醉的风景,有了志气,我们就可以领略那绝美风光。生3:美好的事物总是要经过一番艰辛的劳动才能得到。但是,我们许多人都无法坚持到最后,总是在遇到挫折之后动摇决心,怀疑自己,甚至放弃奋斗。生4: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我们要永不言弃,坚持到底,因为黑暗之后,将会是黎明……从学生的字里行间可知:通过反复品读、仔细揣摩之后,学生领悟到人生如登山,也许一路充满诱惑、坎坷、挫折,但只要有志气,勇于攀登,我们就有可能领略人生险峰之巅绝美的风景。

2.有效的分组讨论。

欲求高效课堂,教师必须重视有效的讨论。要组织好课堂讨论,激发课堂活力,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1)分组讨论。教师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每个学生各抒己见,针对所讨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这一环节,可使学生观点更加完善。(2)互相交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讨论的结果。各组代表阐述完毕后,小组其他成员随机进行补充,同时其他小组成员也可提出问题,请该小组成员“答记者问”。通过相互交流,多种信息得到汇总与碰撞,使问题得以解决,实现知识内化,同时使学生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3)教师的启迪与引导。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启迪和引导作用,主要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发现并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同时,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认识进行纠正。

3.用“主问题”引导学生活动。

怎样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有意义的讨论中呢?其中,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是用“主问题”引导学生活动。所谓“主问题”,是指阅读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探究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主问题是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内在牵引力,能对课文的理解品读起到“一线串珠”的整体带动作用。设计主问题,可从标题、中心句、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性格特点等方面入手。

如《祝福》一文中,作者描写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有18处之多,这其中必有玄机。在反复研读文本,参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教师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分析祥林嫂外貌的变化及其原因,挖掘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为了高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活动的三个主要环节:(1)找出文中有关祥林嫂外貌描写中眼神的变化。(2)联系祥林嫂人生境遇的几个阶段,分析她眼神变化的原因。(3)试探究谁对祥林嫂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探究性问题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得课堂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生成。

主问题阅读教学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减少课堂的无效提问,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主问题阅读教学是以问代导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个性主动的教学,是少教多学、多读多思的教学。

4.利用错误生成问题引发学生的再思考。

学生因个体认知水平的限制,在讨论过程中总会得出很多错误结论。这时教师不应急于纠错,急于打断学生,而应耐心听完,弄清学生认知的不足之处,然后利用错误生成问题再次发问,引导学生思考。endprint

一位教师执教《祝福》,在学生就祥林嫂的勤劳、命运的悲惨讨论后,又就祥林嫂其他方面组织讨论。学生本应是对祥林嫂的悲剧形象作探究,但热烈的讨论最后却得出“祥林嫂具有反封建精神”、“祥林嫂缺少向前看的精神”等错误结论。

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把研讨引向文本真正的内涵。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理解,提出“祥林嫂撞香案的举动到底反抗的是什么”,通过讨论学生不难看出她反抗的是婆婆出卖她的行为,也反抗再嫁的行为,她内心认为再嫁是一种耻辱,所以反抗就很激烈,那么她心中维护的也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要求,就可以理解她的举动不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其中包含对封建礼教的维护,是一个被吃者对吃人礼教的维护,这样她的悲剧性意义就更深刻。通过教师点拨,学生真正实现对文本的解读,提高分析能力,陶冶情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

三、课后:延伸思考

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必须从课前、课中、课后整体构建语文学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教师在课前先将封建礼教的内容及其相关资料介绍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在课中讨论“是谁杀死了祥林嫂”后,可要求学生用千字小论文写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将整个教学把读、思、写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和文学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又如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了进一步增强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课后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别里科夫”,写《我所见到的“别里科夫”》。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少教多学”,即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练习时间和反思时间,真正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教师在“少教多学”中摆脱了无效的“教”,就可以有更多精力思考对学生“导”,思考如何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是幸福的,不仅解放了学生,而且促进了教师成长。学生在少教中学到更多,而这正是教育苦苦追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程梅春.浅议高中语文教师应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少教多学”[J].语数外学习,2013(05).

[2]孙凯燕.浅议高中语文教师应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少教多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3]陶玉鑫.高中语文少教多学课题实施构想[J].文学教育(下),2012(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教学应用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理念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