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警务公示语汉译英
2014-10-08朱剑虹
朱剑虹
摘 要:警务公示语汉译英的水准真实直接地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和对外交流的水平。生态翻译学以其全新而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翻译活动译学理据。本文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维度分析了现行警务公示语的翻译,肯定了多种翻译方法在提高译文“整合适应度”方面的作用。研究生态翻译学理论,有助于促进翻译生态环境的构建。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公示语;警务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8-0210-02
为了方便群众,规范公众行为,警务机构需要用文字或图片信息告示、警示或提示公众。警务公示语汉译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现状,代表的是中国的文化素养和生态文明。生态翻译学以“多维度适应与选择”为原则,为警务公示语汉译英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三维转换”颇具解释力。生态翻译学是一门综合的交叉性学科,它建立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适应选择学说之上。它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方法和现象做出了新的阐释和解读。它指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其翻译目的通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而实现,以求“整合适应度”最高的翻译。研究的生态翻译学能够为高质量的警务公示语汉译英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移植到另一种语言,正如将同一种植物从一个环境移植到另一种环境。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大不同的语言体系,其思维方式决定了语言的表达形式。汉译英不是将汉语里的词语和语言结构向英语的词语和语言结构的简单转换,也不是在两种语言中寻找对等的词语和语句结构,并将其串接成句。由于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不同,各国的历史不同,人民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不同,因此语言特征也会大相径庭。汉语习惯雕琢词藻,为渲染气氛,常用四字结构,语义重叠,语言逻辑较为松散;而英语行文简洁明快,文风质朴,逻辑性强。因此,翻译时,应充分考虑两种语言所处的整体生态环境,适当调整词语,转换语言结构。警务公示语的汉译英要适应英语读者的需求,尊重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习惯,以便真实准确地再现汉语的功能意义。
在人员聚集的场合,公示语“鉴于治安考虑,请您随时携带您的包裹和个人随身物品”随处可见。这是非常明确的号召性文本,其语用意义十分明确,即呼吁公众看守好个人财产。英语表意很绅士,很委婉,可英译为“For security reasons, please keep your bags and personal belongs with you all the time. Thank you for your vigilance”。此翻译一目了然,既起到了提醒作用,又兼顾了英语游客的感受。尤其是增译部分“Thank you for your vigilance”,表现了对外国游客的友好和尊重。虽然英语的语言形式较汉语更为复杂,但其语义信息更加细致,语气更加委婉,读者更易弄清公示语提示信息,因此它更符合英语语言生态。
“随意丢弃垃圾,最低罚款100元”的翻译有两个较常用的版本:其一为“Littering at random will be punished for at least RMB100”;其二为“Minimum Fine for Littering RMB 100”。从字面意义上,两个都表明了汉语的意思。但前者语句较长,意义不太明了;后者从生态学视角看顺应了英语文化和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心理特征,更接近英美国家的交际方式,提示警示效果更为突出,“整合适应度”更高。因此,后者越来越多见公众场所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莱斯曾指出,翻译信息类文本所传递的内容要尽量保持不变,用受众所熟悉的语言形式。警务公示语汉译英需要遵循以英语读者为归依的翻译策略。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在不同的生态和社会环境之下,人们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思维习惯、表达方式都存在不同,即所谓文化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或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文化体系,其使用也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忽视英汉文化差异,必定会导致交际障碍。例如有些地方误将休息室译为“rest room”,殊不知“rest room”是机场、商场、剧院等公共场所卫生间的委婉表达。可见,两种语言,表面上一一对应,实际为完全不同的事物。只了解字面意义,缺乏对文化方面的认知,胡乱硬译,将会闹出笑话。警务公示语作为一种公众性语言,其翻译必须精准。警务公示语汉译英旨在“关注文化的内涵与阐释”,关注原语和译语文化在内容和性质上的差异,避免仅从英语或汉语一方出发进行翻译,力求达到文化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公示语是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的传统、思想、习俗和情感。这就要求译者将包括思维方式、禁忌语等目标语读者的习俗纳入考虑范围。大部分公示语都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译者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表达方式,不宜采取单一的翻译方式。例如“Wu Yi Road Police Station”(五一路派出所),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这样翻译可能造成误解甚至阻碍交流。不论是汉语读者还是英语读者,一般都是从自己熟悉的文化出发解读公示语。译者需要考虑英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尊重英语读者的文化地位,顾及英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在隐含意思不一致时,应以交流顺利进行为目的。在某些特殊场合,公示语英译需要增加补充某些必要的词量来衔接语义,填补可能出现的语义空缺,这样英语语义将更加明确,更加贴近英语语言的表达效果。某些词语或者表达方式,对汉语读者而言可能十分熟悉,但英语读者却不得其解。例如提及“东方明珠”,大多数中国人很容易联想到坐落在中国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但英语读者很难想象出其塔的雄伟壮丽。在翻译“东方明珠”时加入“塔”这一表现建筑物形象的概念,翻译成“The Oriental Pearl Tower”,这样就把汉语中隐含的与背景有关的信息内容表达了出来。这样的增译,增加了汉语中虽无其形但有其意的语言单位,遵循了生态翻译学的原理和原则。并且,所增补的语言单位是在结构或语义上必不可少的,增补后并无蛇足之感,且译文更加通顺达意。endprint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根据生态翻译学观点,翻译除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之外,交际层面上的转换也是不可忽视的,翻译必须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在译文中是否得以体现。翻译是两种语言形式的转化,文化是语言的载体,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交际。因此,翻译实践活动是语言、文化、交际多维度相互影响相互转换的结果。为达到最高“整合适应度”,警务公示语汉译英理所应当将交际维度的转换至于首位。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警务公示语翻译,应充分尊重了英语读者的文化思维习惯,突出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应用功能。
公示语翻译的目的在于客观准确地传递公示语信息,保障信息在译语生态中真实有效。因此,公示语翻译应将信息内容和交际目的而非语言形式至于最为重要的位置。公示语简洁明了的交际目的应当凸显。“严禁酒后驾车”的标示语在公路上随处可见,其正确标准的英文“DUI Prohibited”(其中DUI为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lcohol的缩写)赫然醒目。几个英文字母的缩写彰显了其语用意义和交际目的。又如“严禁停车 违者拖走”,按照字面意义可翻译为“No Parking or It Will Be Towed Away”,但此翻译用语较长,意思不明显。其惯用英译“Tow-away Zone”完全符合公示语明确性的特征,它能有效、明确地指示和提示英语读者。上述两例的中文原文较之其英译字数略多,而英语译文更加简单明了,外籍读者一看便知其意。使用英语语言文化中的惯用缩写是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的优化选择,保障了汉语语言文化和英语语言文化的基本动态对等。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们在公路上常常看到“宁停三分 不抢一秒”的告示,翻译为“Waiting a While is Better than Rushing”略显冗长,不能达到一目了然的警示作用。对其通用的“Better Later than the late ”仿译,“Better Later than Never”则让人一目了然。这样的翻译表现了英语语言文化的独特气质,符合英语惯例,精准地传递了中文公示语的信息,属于交际维度的一次优化选择,是符合“适者生存”的优化法则的。在各种机场录检口、码头、火车站标注了“送客止步”的字样,以提示送行人在此留步。翻译时要考虑到英语读者的熟悉度和感情接受度,翻译成“Passengers Only”,更符合英语读者的表达习惯,这是基于生态翻译学的优化选。
研究生态翻译学理论,有助于促进翻译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翻译学以“多维度适应与选择”为原则,为警务公示语汉译英注入了新的活力。其 “适者生存”、“汰弱留强”等自然法则为公示语的翻译提供了理论支撑。成功的翻译是“整合适应度”较高的翻译,是三个维度都有机平衡的翻译,是适应“整体和谐”翻译生态系统的翻译。翻译研究应致力于建立包容、开放、有说服力的修正体系,清除“语言垃圾”,营造干净舒适的语言文化环境。
——————————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侯向群,吕俊.让翻译研究回归生活世界:一个翻译研究的现象学批评[J].中国翻译,2008,(3):5-10.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际整合”[J].上海翻译,2009,(2):3-8.
〔5〕粟长江.警务术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10,(4):29-32.
〔6〕徐晓梅.生态翻译学视野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教育论坛),2010,(8):75-77.
〔7〕杨永和.我国新世纪公示语翻译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2009,(3):104-108.
〔8〕袁琼.长株潭城市群旅游翻译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学探索,2011,(6):186-187.
(责任编辑 王文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