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2014-10-08许晶莹,徐乐天,钱雪森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探索与研究留守农村高中

许晶莹,徐乐天,钱雪森

摘要: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成为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的现状出发,探讨导致“学困生”出现的内外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242-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高中留守学生。而父母不在身边,造成家庭教育、父母教育的严重缺失,又催生了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都是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的学困生,由于智商差异,学习态度、教育环境的不良等缘故,导致成绩低下。而作为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的一个子课题,本文试图针对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这一不良心态,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探究其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一、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心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班主任、学科教师对“学困生”进行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从“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家庭背景”等方面收集数据。并选取代表性较大的“学困生”班主任采取家访、电访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家庭教育情况。此外,对“学困生”的作业、试卷等书面形式的文字材料进行调查分析。并与个别“学困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1.“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普遍具有如下特点:大多“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不能独立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对主要学科的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改变命运缺乏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学科缺乏自信心。

2.学科教师对“学困生”基本情况的分析:“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偏低,在知识结构上存在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留守“学困生”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学困生”的学习习惯较差,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转化提高的办法大多集中在交流、谈话、辅导及与家长的沟通配合上。

二、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育方面。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学脱离学生实际,造成教师授课“重”知识的传授,“轻”知识的发生过程,学校和教师观念落后,教育方法不当,教育手段陈旧,学校、家长对学生成绩的期望值高,导致其整天应付作业,没有时间消化,影响了他们学习成绩的提升。

2.教师的原因。教师职业的辛苦及应试教育的压力,导致教师教法单调、乏味,没有充分照顾“学困生”这一弱势群体,不注意学法指导和兴趣培养,而部分教师对“学困生”失去耐心,出现体罚、讽剌、挖苦学生的现象,严重地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3.家庭的原因。农村学校,不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面打工,形成农村学校特有的“留守一族”。这些学生由爷爷奶奶抚养或亲戚朋友照顾,缺乏家庭教育,在不当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不服管教、不守规矩、遇事冲动、打架闹事。这些学生在校难以处理好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关系,并产生厌学情绪。

三、探讨帮助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树立健康心理的教育方案

1.加强学生、家长和教师间的沟通。农村高中学生家长外出打工较为普遍。学生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针对这些情况,采用写“四封信”的方式。即老师给学生和学生家长写一封信:指导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高中学习的特点,矫正学生错误的认知;学生给老师写一封信:谈自己对学习、课堂、教师上课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和建议,目的是让老师们听取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欲;学生给家长写一封信: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学习态度,知道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家长给学生写一封信,让学生体会到来自父母宽厚细腻、无私绵远的爱。

2.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习兴趣。很多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都认为知识无用,学好学坏无所谓,为此,我们可以带他们走出教室,深入社会,体验知识的作用和力量。并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让学生懂得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升学,更在于掌握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排除“学困生”心理障碍,增强学习信心。“学困生”心理素质差,自尊心脆弱,自卑感强,经不起老师、同学、家长等方面的冷落和刺激,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给予其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师要加强“学困生”学法指导,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正确,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困生”如何学习。其次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重点难点内容尽量讲得慢些或浅些,让学生认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思维训练、探究性活动训练,请优秀生介绍学习方法,尽可能地让“学困生”掌握较多的学科学习方法,促使“学困生”找出自己的学习方法的缺陷,并相应提出改正的措施。

5.教师要调整和优化教学管理策略,树立全面成才观。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家长必须把握好对“学困生”的期望值,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学困生”学习信心不足或不稳定。作为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每时每刻表现自我、认识自我,努力塑造学生成功的自我形象,进而培养其健康的成功心理。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要树立全面的人才观,善于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允许和鼓励学生在个性特长方面有所发展。

农村高中留守“学困生”存在的厌学和其他问题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不可操之过急,要改变“学困生”不可教的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应研究他们,查找原因,寻找对策,“学困生”的成绩、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素质教育也才能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军森.农村初中生厌学英语的现状与对策[J].广西教育,2010,7(B).

[2]张万兴.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张柱银,李硕.学生“厌学”现象浅析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4,(6):47-4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G12250)。

作者简介:徐乐天,中学高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与研究留守农村高中
马铃薯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机具配套方案的探索与研究
农民工法律问题的研究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在城市“留守”的孩子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