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2014-10-08张涵
张涵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被经济基础所决定,同时对经济基础又有着重要的反作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保证作用、育人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108-02
一、思想政治教育被经济基础决定又对社会经济基础有着重要的反作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与意识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意识,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物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对历史发展进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思想理论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影响历史的发展并决定历史进程的特点和特殊形式[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中心任务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实行改革和对外开放,时代的主题由冷战变为和平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的教育。因此,邓小平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自觉,越加刻苦。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而且还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根本保证[2]。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同时,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马克思列宁主义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意识不会自发产生和发展,而是要通过共产党的思想政治领导和教育工作,自觉地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离开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建设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以,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工作[3]。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教育、科学、文学等精神生产,是各种社会共有的一种生产。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将精神文明社会的价值观、新思想、新理论向全国人民宣传传播,施加价值观的影响,通过大众传媒、政治宣传、文件文案的提出颁布,各类学校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再通过各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组织各种活动进行动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正是把精神文明社会建设的思想价值观念、准则变为一种共同的公认价值观、价值准则,再通过这个准则使人们将其转化为行为、行动,从而以行动来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只有有行为,精神文明社会才会逐步建立起来。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证作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维系着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目的是充分地肯定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在8·19讲话中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4]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更要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推进理论创新,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新的内容,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成果。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当今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胸怀远大理想,实现基本纲领,让马克思主义继续焕发真理的光芒。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推动社会改造的强大的舆论力量。在进行社会改造和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社会舆论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积极、团结、奋进的思想氛围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改造,使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给社会改造增加前进的阻力甚至使社会的政治经济混乱、倒退。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舆论方面的影响力,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集中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既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经济建设的坚强保证,对经济建设有能动的反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证正确的经济发展方针、政策的提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备条件,要正确宣传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实现“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协调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标志着朝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进了一步,更加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作用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人自身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内在需求,同时也是作为社会成员及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竞争和合作、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存和发展等种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识能力、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要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时代和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创新精神,帮助人才实现能力创新和精神创新,在加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智力因素的教育、培养外,还要使之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及自身的关系,正确应对国际背景、经济基础、体制环境、社会条件、传播手段、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能力,革新思维方式,形成创新精神。endprint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人才的人格完善,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着力点。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在于人的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在于把塑造健全人格作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价值的体现。健全的人格,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包含了丰富的需求体系内容,人格健全和完善的重要表征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包括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三方面,丰富的物质需要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目的,而丰富的精神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塑造健全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在物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些有助实现社会需求和人格发展的和谐统一。
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体社会化的水平,使之适应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宣传国家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和法律文化,以内容的丰富性,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把现实社会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相关知识传递给个体,坚定政治理想和信念,掌握参与社会政治生活、道德生活和法律生活等各种知识与技能,提高个体认识能力,遵循并传递社会所倡导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使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是人的自身和谐最重要的方面,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丰富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的心态进行引导和调适,提高认识自己的能力,促进人们不断充实和发展、提高自己,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冷静、客观地做出评价,并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不仅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还要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倡导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高尚的道德需求。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关注个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给予精神高度紧张、心理负担日益加重的当代人以温馨的心理抚慰,来帮助人们解决思想困惑和烦恼,调适心理状态,恢复心理平衡,使人们更好地应对人生发展面临的来自他人、社会和环境的挑战,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现实和参与社会竞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建立属于自己的和谐精神世界,成为推动前进的动力和面对困境的精神支柱。
参考文献:
[1]刘波.浅谈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华章,2013,(15).
[2]胡梅花,郑永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3]刘冰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Z].光明网—理论频道,2013-08-26.
[4]罗丽霞,李雪飞,王爱华.浅析中央四代领导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阐述[J].青年文学家,2009,(2).2014年9月1第33卷第9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Sep.20141Vol.33 No.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