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对医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

2014-10-08王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王琳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医学生而言,要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对该课的参与意识,以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在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医学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9-0080-02

“不读史无以爱其国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既是历史课也是思政课,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纲要》课教学中永恒的主题。怎样才能把爱国主义精髓传导给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教育对象,这是一群充满着朝气的几乎都是90后的孩子,他们追求个性,强调自由,思维独立,特别厌恶说教式的教育;又由于医学知识更新比较快,课程内容不断增加,医学生课时比较多,学业负担较重,作为理科院校的学生他们受社会上的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影响比其他大学生大一些。怎样在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把爱国主义情感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情感诉求,自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考验着每一位教师的智慧和能力。下面,笔者谈一谈在医学生“纲要”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有感同身受的体验譬如在讲授绪论时,不仅让学生了解中国不只有让国人引以为傲的长城、四大发明,而且在浩如烟海的绵延不断的中华文化中,医学也是一枝独秀,战国时期我国医学就有很高的成就, 有了医学分科;扁鹊提出了四诊法;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全麻”法。唐朝分科较细的医学校刊《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著名的医学专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是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翔实的药物学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讲述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奋勇抗敌时,多找些有关近现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同时可以利用有关爱国主义的影片,穿插在讲课的过程中,这样配合书本的内容,加上图片、声音的效果,对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其次,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家乡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的事迹,如请临沂的同学讲一讲红嫂的历史,让微山的同学讲一讲赫赫有名的铁道游击队的历史等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纷纷讲述自己家乡英模的事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当讲述同学看到其他同学因自己讲述的人物而动容时,一种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而爱国的前提是爱家乡、爱家园,如此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这种对家乡的热爱会进而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情感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努力探寻教学的“启情点”近些年来,经典案例法受到各个基础学科的青睐,“纲要”课的经典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情感教学法能更好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情绪的刺激和情绪感受使他们的心灵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当前形势,通过生动的故事,巧妙地迂回发问,积极探索“启情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对一些难辨、易混淆的观念的剖析,需要更多的情感和立场,正确地引导学生判断是非。如在讨论鸦片战争的影响时,“侵略有功吗?”这一问题曾引起学生激烈的争论,教师以步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民族尊严与经济利益哪个重要?中国社会是主动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还是被动卷入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现状如何?最后教师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表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西方列强的入侵是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在经典案例教学中,教师更不应将史与情截然分开,应该努力挖掘经典案例中的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心理播下含情的历史认知。根据时事,让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更好地把历史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如针对持续发酵的钓鱼岛、南海争端,不光让学生在课堂上从历史的角度和现实的角度来讨论我们的立场和解决方法,并且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写一篇关于当代大学生怎样爱国的论文,让学生针对时事思索在新时期怎样爱国。

三、在讨论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教师只是领路人,学生才是主导者和受用者。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结合社会热点,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学生才不会感觉历史是很遥远的事情,与现实没关系,对历史有隔离感,才能在无形中破解“历史无用论”的谜局。结合钓鱼岛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造成今天的局面,美国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讲到近代中国革命中的宣传工作时,我们会记起毛泽东曾经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首先是制造舆论。结合当前社会关于大众媒体是社会良知角色的定位,让学生对舆论功效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在这个网络和物欲盛行的时代,如何杜绝网络谣言,规范虚拟世界道德,如何把握舆论报道的度,体现舆论报道的真实、公平、公正,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舆论的正面引导和监督作用。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纲要”课的教学当中,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才可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对“纲要”课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逐渐提升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为社会上别有用心的谣言所迷惑,正确认识和评价新时代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纲要“课的教学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集结成篇。只有这样才能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才有助于形成有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教师才算真真正正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让学生们走出去,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的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身边事物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大学生亦不例外。他们对高校自身及所处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天然的亲情。因此,学校在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到金乡鲁西南战役馆,到微山湖铁道游击队的故地、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和小岗村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旅游。针对当代大学生总是对书本知识存在疑惑、否定一切,认为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东西才是最深刻的特点,学生在参观旅游中认真观看了馆内收藏大量的遗物、图片、文献资料等,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生动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节和场景,现场感受到历史的气息,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真懂、真信、真用,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过实践教育仅仅是手段,要达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实践结束之后,让学生在查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旅游体会,写出参观心得,从而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总体效果。这不仅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巩固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果,增强凝聚力和对祖国的自豪感。

五、把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校期间,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积累经验和勇于承担重任的勇气,为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医学院校,济宁医学院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以“送医”为主体的“三下乡”活动,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和不足,而且还可以亲身体会到当今农村的变化,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个选择”的理解。

在中外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照中,告诉学生爱国并都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件,爱国更多地体现在一举一动中,在细微中体现爱国主义情怀。

如美国通过历史教育,加强公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国旗教育,向公众表明国旗代表美国;通过宗教教育,把各种宗教活动和教育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共同的民族精神;通过大众传媒教育,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灌输美国式的价值观。另外,广泛建立爱国教育基地,通过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免费向公民开放,展现爱国主义人物的英雄事迹,使公民在自然生活中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因此,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主义与其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了解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实际上就是爱国的表现;爱护国旗,就是维护自身的尊严,这也是爱国的表现;作为学生认真完成学业,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建设伟大的国家,这也是爱国的表现等。这就是告诉学生,爱国是具体而实际的,要从自身做起。

事实证明,轻松活泼的教育方式是最有效的,而它的教育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肯用心去想、去研究,利用书籍、音像、影视、歌曲、互联网等各种手段,拉近学生与历史时代、历史人物的距离,就能在互动式的学习与陶冶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爱国情感。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是生硬的灌输,更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影响,用生动活泼的方式,真正做到有趣、形象、细致、内化、有效,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这无疑还需要我们的教学工作者多动动脑筋,开拓思路,真正让爱国主义教育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生动起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趣味英语听力 什么是爱国主义?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九百多万“五老”托起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一片天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